运动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04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运动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依次连接的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鞋底上设有若干沿鞋底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凸棱,相邻凸棱之间设有拱形凹槽,位于后脚跟部的凸棱为第一凸棱,第一凸棱朝向鞋底内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位于中足部的凸棱为第二凸棱,第二凸棱设置成三角形状凸棱,自内而外依次排布且第二凸棱的三角形底面朝向鞋底外侧端面;前脚掌部包括自前而后依次连接的趾骨部、关节部和跖骨部,位于跖骨部的凸棱为第三凸棱,第三凸棱朝向鞋底外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沿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形成锯齿状鞋底,使得鞋底的弯曲方向与单足压力中心轨迹保持一致,从而保证穿着者在步行过程中鞋子的平稳性和抓着力。
【专利说明】运动鞋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设计领域,具体涉及运动鞋鞋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对于绝大多数的人们来说,当下最流行的健康生活方法就是饭后散步。而对于散布或者一些有氧运动来说,一双鞋子鞋底的舒适性和平稳性是非常重要的,现有休闲鞋鞋底采用发泡材料制成,质量轻且弹性好,但其平稳性相对来说则较差。而针对这一问题,现在市面上有一部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有一部分就是简单的采用一些对称结构来保证其稳定性,还有一部分根据足部的结构特点来设计结构以保证其平稳性,但是以上方案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运动鞋鞋底穿着平稳性不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依次连接的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所述鞋底上设有若干沿鞋底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凸棱,相邻所述凸棱之间设有拱形凹槽,位于所述后脚跟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朝向鞋底内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位于所述中足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设置成三角形状凸棱,自内而外依次排布且所述第二凸棱的三角形底面朝向鞋底外侧端面;所述前脚掌部包括自前而后依次连接的趾骨部、关节部和跖骨部,位于所述跖骨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三凸棱,所述第三凸棱朝向鞋底外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
[0005]在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关节部的所述凸棱为第四凸棱,所述第四凸棱设置成三角形状凸棱,自内而外依次排布且所述第四凸棱的三角形底面朝向鞋底内侧端面。
[0006]在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趾骨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五凸棱,所述第五凸棱设置成弧线形凸棱,且所述第五凸棱的弧形凸面朝向鞋底外侧端面。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拱形凹槽的凹形外表面上设有耐磨橡胶。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凸棱的棱端面上均设置有耐磨橡胶。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五凸棱的棱端面上设置有耐磨橡胶。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凸棱和第三凸棱均设置成直线凸棱,且其横截面为三角形。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凸棱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凸棱之间的间距。
[00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凸棱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三凸棱之间的间距。
[00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采用EVA材质一体发泡成型。
[001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凸棱沿鞋底长度方向形成的锯齿状结构,完整的将力依次从后脚跟部传递到中足部,再传递到前脚掌部,从而平稳的完成脚部的运动过程。
[0015]本实用新型采用锯齿状结构依次沿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形成整个鞋底,使得鞋底的弯曲方向与单足压力中心轨迹保持一致,有效结合了足部运动生物力学,从而保证穿着者在步行过程中鞋子的平稳性和抓着力,同时对于步态不标准的人群,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使其逐渐恢复成正常步态,而且穿着者在步行过程中,相邻两个锯齿状结构之间会被压缩变形,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鞋子的稳定性,所以齿状结构会引导脚沿着压力中心轨迹的方向运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鞋底)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三凸棱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依次连接的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鞋底上设有若干沿鞋底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凸棱,相邻凸棱之间设有拱形凹槽。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后脚跟部的凸棱为第一凸棱1,第一凸棱朝向鞋底内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棱设置成直线凸棱,且其横截面为三角形。这样,就会形成锯齿形状排列的结构,人在步行过程中,脚后跟外侧着地时,从脚后跟第一个三角形的第一凸棱着地开始,后面的每一个第一凸棱会像锯齿割木头一样与地面贴合牢固,两个锯齿状结构之间的拱形凹槽会被压缩形变,根据足部的受力情况来进行调节,使下一个第一凸棱以最佳的角度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鞋子的稳定性,所以锯齿状结构会引导脚沿着压力中心轨迹的方向运动,使得两相邻的三角形第一凸棱之间形成最符合足部受力特点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给与穿着者最平稳的感受。
[0021]位于中足部的凸棱为第二凸棱2,第二凸棱设置成三角形状凸棱,自内而外依次排布且第二凸棱的三角形底面朝向鞋底外侧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当脚后跟完全着地后,中足部刚好与地面开始接触,中足部是由三角形锯齿状结构组成的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区域,使得鞋底的弯曲方向与单足压力中心轨迹相一致,在中足部与地面接触后,该区域的特殊三角形锯齿状结构会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使弯曲方向符合正常的足部运动方向的范围,使足部运动从脚后跟经中足部平稳的过渡到前脚掌部。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前脚掌部包括自前而后依次连接的趾骨部、关节部和跖骨部,位于妬骨部的凸棱为第三凸棱3,第三凸棱朝向鞋底外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凸棱设置成直线凸棱,且其横截面为三角形,这样,就会形成锯齿形状排列的结构。跖骨部第一个第三凸棱离地后,与相邻的第二块第三凸棱之间的拱形凹槽受力发生形变,增大锯齿状结构之间的空隙,使得第二块第三凸棱完全与地面贴合而不会瞬间被第一块第三凸棱带离地面,跖骨部中第三凸棱依次受力,这样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蹬身阶段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鞋子的稳定性,同时极大的提升鞋底的抓地能力。
[0023]位于关节部的凸棱为第四凸棱4,第四凸棱设置成三角形状凸棱,自内而外依次排布且第四凸棱的三角形底面朝向鞋底内侧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凸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关节部是由齿状结构所构成的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区域,会改变鞋底原来的弯曲方向,弓丨导足部沿单足压力中心轨迹运动。
[0024]位于趾骨部的凸棱为第五凸棱5,第五凸棱设置成弧线形凸棱,且第五凸棱的弧形凸面朝向鞋底外侧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凸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趾骨部的弧线形凸棱与关节部的第四凸棱相结合使足部运动指向大脚指,使足部沿着正常范围方向运动,保持步行过程中的动态平稳。
[0025]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凸棱沿鞋底长度方向形成的锯齿状结构,完整的将力依次从后脚跟部传递到中足部,再传递到前脚掌部,从而平稳的完成脚部的运动过程。
[0026]拱形凹槽的凹形外表面上设有耐磨橡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凸棱的棱端面上均设置有耐磨橡胶。耐磨橡胶的设计,提高了鞋底整体的耐磨性,增强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0027]第二凸棱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凸棱之间的间距,第二凸棱设计的相较于第一凸棱较为密集,更好的符合受力集中的特点;同样的,第四凸棱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凸棱之间的间距,也是为了使第四凸棱符合受力集中的特点,也更符合运动特点。
[0028]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采用EVA材质一体发泡成型。使得鞋底质轻而又有非常好的弹性。
[0029]本实用新型采用锯齿状结构依次沿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形成整个鞋底,使得鞋底的弯曲方向与单足压力中心轨迹保持一致,有效结合了足部运动生物力学,从而保证穿着者在步行过程中鞋子的平稳性和抓着力,同时对于步态不标准的人群,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使其逐渐恢复成正常步态,而且穿着者在步行过程中,相邻两个锯齿状结构之间会被压缩变形,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鞋子的稳定性,所以齿状结构会引导脚沿着压力中心轨迹的方向运动。
[003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运动鞋鞋底,包括依次连接的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上设有若干沿鞋底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凸棱,相邻所述凸棱之间设有拱形凹槽,位于所述后脚跟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朝向鞋底内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位于所述中足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设置成三角形状凸棱,自内而外依次排布且所述第二凸棱的三角形底面朝向鞋底外侧端面;所述前脚掌部包括自前而后依次连接的趾骨部、关节部和跖骨部,位于所述跖骨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三凸棱,所述第三凸棱朝向鞋底外侧端面向前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关节部的所述凸棱为第四凸棱,所述第四凸棱设置成三角形状凸棱,自内而外依次排布且所述第四凸棱的三角形底面朝向鞋底内侧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趾骨部的所述凸棱为第五凸棱,所述第五凸棱设置成弧线形凸棱,且所述第五凸棱的弧形凸面朝向鞋底外侧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凹槽的凹形外表面上设有耐磨橡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凸棱的棱端面上均设置有耐磨橡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凸棱的棱端面上设置有耐磨橡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棱和所述第三凸棱均设置成直线凸棱,且其横截面为三角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棱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凸棱之间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凸棱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三凸棱之间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掌部、中足部和后脚跟部采用EVA材质一体发泡成型。
【文档编号】A43B5/00GK204048242SQ20142058993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吴荣照, 张升, 胡炼 申请人: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