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04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一滑动件及一拉动件;滑动件具有基底部、第一侧挡部、第二侧挡部、基座部及锁钩件,并且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拉动件可活动地与锁钩件相互配合;其中,第一侧挡部的第一内表面与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小于第二侧挡部的第二内表面与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第一对称中心线经过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并且基座部的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线以沿着一从第二侧挡部朝向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
【专利说明】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背景技术】
[0002]常见服装的基本拉合组件不外乎使用钮扣或拉链结构。相较于钮扣,使用拉链结构拥有更好的使用性及较为坚固的结构特性,一般拉链结构具有一拉链头及一拉链带,拉链头主要配合拉链带作为拉链结构往复拉动的链接组件,使拉链结构未来应用在服饰及配件将更为普及。然而,公知拉链头定位于拉链带上的定位效果不佳。所以,如何借助于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高拉链头定位于拉链带上的定位效果,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件及一拉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一基座部及一锁钩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所述拉动件可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挡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对应的第二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经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以沿着一从所述第二侧挡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
[0006]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的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滑动件,其包括: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一基座部及一锁钩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挡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对应的第二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经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以沿着一从所述第二侧挡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
[0007]本实用新型另外再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所述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设置于一具有相互配合的一第一拉链齿条及一第二拉链齿条的拉链齿结构上,所述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一滑动件及一拉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一基座部及一锁钩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所述拉动件可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挡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对应的第二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经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以沿着一从所述第二侧挡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拉链齿条包括一第一拉链齿承载件及多个固定在所述第一拉链齿承载件上的第一拉链齿,所述第二拉链齿条包括一第二拉链齿承载件及多个固定在所述第二拉链齿承载件上的第二拉链齿,其中一所述第一拉链齿卡固于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拉链齿之间,以形成一供所述定位部插入的间隙。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会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及“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会经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并且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方式,以沿着一从所述第二侧挡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以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的设计,所以整体的所述拉链齿结构会稍微朝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方向偏移,使得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不会被遮蔽,而是可以准确对位于所述间隙。因此,当所述定位部通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以卡固在所述间隙内时,所述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将可通过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间隙的配合而准确被定位在所述拉链齿结构上。
[0009]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A-A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的前视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钩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在拉链齿结构上进行滑动时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部插入于间隙内时的放大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Z
[0019]滑动件1基底部10
[0020]前端部101
[0021]后2而部102
[0022]第一侧挡部11
[0023]第一内表面111
[0024]第一主要内表面 1111
[0025]第一次要内表面 1112
[0026]第一外表面112
[0027]第二侧挡部12
[0028]第二内表面121
[0029]第二主要内表面 1211
[0030]第二次要内表面 1212
[0031]第二外表面122
[0032]基座部13
[0033]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
[0034]锁钩件14
[0035]定位部140
[0036]闪避切边1400
[0037]拉动件2 末端部20
[0038]可活动件21
[0039]拉链齿结构3 第一拉链齿条31
[0040]第一拉链齿承载件 310
[0041]第一拉链齿311
[0042]第二拉链齿条32
[0043]第二拉链齿承载件 320
[0044]第二拉链齿321
[0045]第一厚度H1 第一主要厚度H11
[0046]第一次要厚度H12
[0047]第二厚度H2 第二主要厚度H21
[0048]第二次要厚度H22
[0049]第一对称中心线L1
[0050]第二对称中心线L2
[0051]几何中心点P
[0052]预定水平偏移量S
[0053]间隙g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是借助于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记载有关“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可借助于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特此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记载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0055]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滑动件1 (或称拉头、拉链头),其包括:一基底部10、一第一侧挡部11、一第二侧挡部12、一基座部13及一锁钩件14。
[0056]首先,配合图1、图2及图3所示,第一侧挡部11与第二侧挡部12分别从基底部10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并且第一侧挡部11与第二侧挡部12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基底部10的一前端部101。基座部13设置在基底部10上且连接至基底部10的一后端部102,并且基座部13具有一位于第一侧挡部11与第二侧挡部12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锁钩件14可活动地设置在基座部13上,并且锁钩件14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的定位部140。举例来说,锁钩件14可通过枢接的方式设置在基座部13上。
[0057]再者,配合图2及图3所示,第一侧挡部11具有一第一内表面111及一与第一内表面111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表面112,并且第二侧挡部12具有一与第一内表面111彼此相对应的第二内表面121及一与第二内表面121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二外表面122。另外,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内表面111与第一外表面112之间的一第一厚度H1会小于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内表面121与第二外表面122之间的一第二厚度H2。
[0058]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2及图3所示,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内表面111区分成一第一主要内表面1111及一第一次要内表面1112,并且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内表面121区分成一面向第一主要内表面1111的第二主要内表面1211及一面向第一次要内表面1112的第二次要内表面1212。其中,如图2或图3所示,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主要内表面1111与第一外表面112之间的一第一主要厚度H11会小于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主要内表面1211与第二外表面122之间的一第二主要厚度H21。另外,如图2或图3所示,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次要内表面1112与第一外表面112之间的一第一次要厚度H12会小于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次要内表面1212与第二外表面122之间的一第二次要厚度H22。
[0059]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2及图3所示,基底部10具有一第一对称中心线L1,并且基座部13具有一第二对称中心线L2。第一对称中心线L1会经过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的一几何中心点P (如图2所示),并且基座部13的第二对称中心线L2以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线L1的方式,以沿着一从第二侧挡部12朝向第一侧挡部11的水平方向,以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S。举例来说,基座部13的第二对称中心线L2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线L1的预定水平偏移量S可以符合下列关系式:S = (Η2-Η1)/2,其中S为预定水平偏移量,H1为第一厚度,H2为第二厚度。
[0060]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或图3所示,以第一对称中心线L1做为对称基线的话,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外表面112与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外表面122会对称设置在第一对称中心线L1的两相对端。另外,以第二对称中心线L2做为对称基线的话,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内表面111的第一主要内表面1111与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内表面121的第二主要内表面1211会对称设置在第二对称中心线L2的两相对端,或者是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内表面111的第一次要内表面1112与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内表面121的第二次要内表面1212会对称设置在第二对称中心线L2的两相对端。再者,配合图2、图3及图4所示,锁钩件14的定位部140的其中一侧面具有一沿着相反于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凹陷的闪避切边1400,使得定位部140会偏离第二对称中心线L2而靠近第一对称中心线L1 (如图3所示)。
[0061]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Z,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Z设置于一具有相互配合的一第一拉链齿条31及一第二拉链齿条32的拉链齿结构3 (或称拉链带)上,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Z包括:一滑动件1及一拉动件2 (或称拉片)。
[0062]配合图1、图5及图6所示,滑动件1具有一基底部10、一第一侧挡部11、一第二侧挡部12、一基座部13及一锁钩件14。其中,第一侧挡部11与第二侧挡部12分别从基底部10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并且第一侧挡部11与第二侧挡部12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基底部10的一前端部101。基座部13设置在基底部10上且连接至基底部10的一后端部102,并且基座部13具有一位于第一侧挡部11与第二侧挡部12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130。锁钩件14可活动地设置在基座部13上,并且锁钩件14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的定位部140。拉动件2可活动地与锁钩件14相互配合,例如拉动件2的其中一末端部20具有一可活动地与锁钩件14相互配合的可活动件21。
[0063]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6及图7所示,第一拉链齿条31包括一第一拉链齿承载件310及多个固定在第一拉链齿承载件310上的第一拉链齿311,并且第二拉链齿条32包括一第二拉链齿承载件320及多个固定在第二拉链齿承载件320上的第二拉链齿321。另外,如图7所示,每一个第一拉链齿311会卡固于两个相邻的第二拉链齿321之间。当其中一第一拉链齿311卡固于其中两个第二拉链齿321之间以形成一间隙g时,间隙g可供定位部140插入,所以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Z可通过定位部140与间隙g的配合而准确被定位在拉链齿结构3上。
[0064]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侧挡部11的第一内表面111与第一外表面112之间的一第一厚度H1会小于第二侧挡部12的第二内表面121与第二外表面122之间的一第二厚度H2”及“第一对称中心线L1会经过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的一几何中心点P,并且基座部13的第二对称中心线L2以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线L1的方式,以沿着一从第二侧挡部12朝向第一侧挡部11的水平方向,以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S”的设计,所以整体的拉链齿结构3会稍微朝第一侧挡部11的方向偏移,使得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不会被遮蔽,而是可以准确对位于间隙g。因此,如图7所示,当定位部140通过贯穿式定位开口 130以插入于间隙g内时,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Z将可通过定位部140与间隙g的配合而准确被定位在拉链齿结构3上。
[0065]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一基座部及一锁钩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以及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可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挡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对应的第二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 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经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以沿着一从所述第二侧挡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所述预定水平偏移量符合下列关系式:S = (Η2-Η1)/2,其中S为所述预定水平偏移量,Hl为所述第一厚度,H2为所述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的两相对端,且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的两相对端,其中所述锁钩件的所述定位部的其中一侧面具有一沿着相反于所述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凹陷的闪避切边,使得所述定位部偏离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而靠近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区分成一第一主要内表面及一第一次要内表面,且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区分成一面向所述第一主要内表面的第二主要内表面及一面向所述第一次要内表面的第二次要内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主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主要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主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主要厚度,且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次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次要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次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次要厚度。
4.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一基座部及一锁钩件; 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 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挡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对应的第二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 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经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以沿着一从所述第二侧挡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所述预定水平偏移量符合下列关系式:S =(H2-H1)/2,其中S为所述预定水平偏移量,Hl为所述第一厚度,H2为所述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的两相对端,且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的两相对端,其中所述锁钩件的所述定位部的其中一侧面具有一沿着相反于所述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凹陷的闪避切边,使得所述定位部偏离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而靠近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区分成一第一主要内表面及一第一次要内表面,且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区分成一面向所述第一主要内表面的第二主要内表面及一面向所述第一次要内表面的第二次要内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主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主要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主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主要厚度,且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次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次要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次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次要厚度。
7.一种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所述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设置于一具有相互配合的一第一拉链齿条及一第二拉链齿条的拉链齿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一基座部及一锁钩件,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锁钩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以及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可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挡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彼此相对应的第二内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彼此相反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厚度; 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经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几何中心点,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以沿着一从所述第二侧挡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预定水平偏移量; 其中,所述第一拉链齿条包括一第一拉链齿承载件及多个固定在所述第一拉链齿承载件上的第一拉链齿,所述第二拉链齿条包括一第二拉链齿承载件及多个固定在所述第二拉链齿承载件上的第二拉链齿,其中一所述第一拉链齿卡固于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拉链齿之间,以形成一供所述定位部插入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所述预定水平偏移量符合下列关系式:S = (Η2-Η1)/2,其中S为所述预定水平偏移量,Hl为所述第一厚度,H2为所述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的两相对端,且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的两相对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件的所述定位部的其中一侧面具有一沿着相反于所述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凹陷的闪避切边,使得所述定位部偏离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而靠近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提高定位效果的隐形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区分成一第一主要内表面及一第一次要内表面,且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区分成一面向所述第一主要内表面的第二主要内表面及一面向所述第一次要内表面的第二次要内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主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主要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主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主要厚度,且所述第一侧挡部的所述第一次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一次要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挡部的所述第二次要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一第二次要厚度。
【文档编号】A44B19/26GK204191750SQ20142058987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日
【发明者】林于寳 申请人: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