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06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无线充电器发送端、无线充电器接收端、发热丝、光电耦合器、滞回比较器、纽扣电池;其中无线充电器发送端、无线充电器接收端通过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电能传递,无线充电器接收端接着与发热丝的一端、光电耦合器中的光敏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发热丝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D通过电阻R与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滞回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纽扣电池正极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手套的发热控制问题;不会限制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实现了手套自动调节温度的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寒冷天气下手指不灵活严重地阻碍了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普通手套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且戴上普通手套后办公人员仍然存在工作不方便的问题,带USB线的暖手手套虽然能解决办公人员的能暖手问题,但是带USB线的暖手手套限制了办公人员的活动范围,在离开办公桌的时候需要脱掉手套,回到办公桌时又要戴上手套,而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设在现有的手套相应位置上不仅解决了寒冷天气下工作人员的暖手问题,同时完全不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以用于解决手套的发热控制问题、解决通过无线充电方式控制手套发热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包括无线充电器发送端1、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发热丝3、光电耦合器4、滞回比较器5、纽扣电池6 ;其中无线充电器发送端1、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通过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电能传递,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接着与发热丝3的一端、光电耦合器4中的光敏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发热丝3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4中的发光二极管D2通过电阻Rl与滞回比较器5的输出端连接,滞回比较器5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纽扣电池6正极连接。
[0005]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端I由电容Cl与初级线圈并联后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上构成;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由次级线圈与电容C2和稳压管DWl并联,二极管Dl的阳极串接于电容Cl的一端,二极管Dl的阴极串接于稳压管DWl的一端构成;所述光电稱合器4包括光敏三极管Ql和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2阳极与电阻Rl —端串联,Rl的另一端与电阻R2串联,发光二极管D2阴极直接接地;所述滞回比较器5由运放A、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构成,其中运放A输出电压端接电阻R2,电阻R4 —端与电阻R2串联,电阻R4另一端接于运放A同相输入端,稳压管DW2同时与电阻R2和R4串联后接地,运放A反相输入端直接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相接,运放A的同相输入端串接电阻R3后与纽扣电池6的正极连接,纽扣电池6的负极直接接地。
[000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07]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手掌掌心温度的模拟信号与设定好的温度(人体手掌正常温度为35?37°C)模拟信号一同输入运放A中,通过运放比较后,若手掌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则运放A输出端不输出电压,光电I禹合器4中的发光二极管D2不工作,光敏三极管Ql未导通,发热丝3未接通电源处于未工作状态;若手掌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运放A输出端输出电压,光电耦合器4中的发光二极管D2发光,导通了光敏三极管Ql,进而使得发热丝3接通到了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的电源中,发热丝3处于发热状态。
[0008]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充电器发送端I安置在办公桌上手经常停留的位置的正下方以保证手套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能处在可充电位置,发热丝3合理分布在手套的各个位置以保证整个手掌均能受热,可以将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光电耦合器4、滞回比较器5、纽扣电池6置于手掌下方的手套后端,温度传感器接在手套内侧与手掌心相接触;其中,手套可以设计成半指手套。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1、解决了手套的发热控制问题,放在现有的手套相应位置上具体保暖效果,为寒冷天气下的办公人员提供了保暖措施,间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0011]2、该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使用无线充电器而不是USB线为发热丝提供能量,不会限制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
[0012]3、通过温度传感器、滞回比较器和光电耦合器三者联合作用,实现了手套自动调节温度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0014]图中各标号为:1为无线充电器发送端、2为无线充电器接收端、3为发热丝、4为光电率禹合器、5为滞回比较器、6为纽扣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00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包括无线充电器发送端1、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发热丝3、光电耦合器4、滞回比较器5、纽扣电池6 ;其中无线充电器发送端1、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通过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电能传递,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接着与发热丝3的一端、光电耦合器4中的光敏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发热丝3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4中的发光二极管D2通过电阻Rl与滞回比较器5的输出端连接,滞回比较器5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纽扣电池6正极连接。
[0017]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端I由电容Cl与初级线圈并联后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上构成;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由次级线圈与电容C2和稳压管DWl并联,二极管Dl的阳极串接于电容Cl的一端,二极管Dl的阴极串接于稳压管DWl的一端构成;所述光电稱合器4包括光敏三极管Ql和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2阳极与电阻Rl —端串联,Rl的另一端与电阻R2串联,发光二极管D2阴极直接接地;所述滞回比较器5由运放A、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构成,其中运放A输出电压端接电阻R2,电阻R4 —端与电阻R2串联,电阻R4另一端接于运放A同相输入端,稳压管DW2同时与电阻R2和R4串联后接地,运放A反相输入端直接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相接,运放A的同相输入端串接电阻R3后与纽扣电池6的正极连接,纽扣电池6的负极直接接地。
[0018]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包括无线充电器发送端1、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发热丝3、光电耦合器4、滞回比较器5、纽扣电池6 ;其中无线充电器发送端1、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通过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电能传递,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接着与发热丝3的一端、光电耦合器4中的光敏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发热丝3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4中的发光二极管D2通过电阻Rl与滞回比较器5的输出端连接,滞回比较器5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纽扣电池6正极连接。
[001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器发送端(I)、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发热丝(3)、光电耦合器(4)、滞回比较器(5)、纽扣电池(6);其中无线充电器发送端(I)、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通过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电能传递,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接着与发热丝(3)的一端、光电耦合器(4)中的光敏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发热丝(3)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4)中的发光二极管D2通过电阻Rl与滞回比较器(5)的输出端连接,滞回比较器(5)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纽扣电池(6 )正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端(I)由电容Cl与初级线圈并联后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上构成;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端(2)由次级线圈与电容C2和稳压管DWl并联,二极管Dl的阳极串接于电容Cl的一端,二极管Dl的阴极串接于稳压管DWl的一端构成;所述光电稱合器(4)包括光敏三极管Ql和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2阳极与电阻Rl —端串联,Rl的另一端与电阻R2串联,发光二极管D2阴极直接接地;所述滞回比较器(5)由运放A、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构成,其中运放A输出电压端接电阻R2,电阻R4 —端与电阻R2串联,电阻R4另一端接于运放A同相输入端,稳压管DW2同时与电阻R2和R4串联后接地,运放A反相输入端直接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口相接,运放A的同相输入端串接电阻R3后与纽扣电池(6 )的正极连接,纽扣电池(6)的负极直接接地。
【文档编号】A41D19/00GK204191657SQ20142059219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金灿, 李云凤, 沐润志, 毕贵红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