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抓地防滑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84669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仿生抓地防滑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仿生抓地防滑鞋底本申请为发明创造名称为仿生抓地防滑鞋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05-28,申请号为201510281987.3。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鞋底,具体涉及仿生抓地防滑鞋底。

背景技术:
运动鞋的抓地性能、防滑性能和稳定性能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关系,有矛盾关系也有增进关系,鞋底的抓地性能与鞋底花纹结构有关系,根据不同的穿着环境,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差异:在泥土地或户外砂石环境下,粗犷的深沟花纹设计可以很好的起到抓地作用,但其稳定性能较差,遇到湿滑环境时防滑性能较差;而在平滑的水泥地或室内场地,细密的水波纹结构增强了与地面的接触摩擦面积,可以提供有效的防滑性能和稳定性能,但其抓地性能较差。即在湿滑场地环境下,防滑、抓地、稳定则是相互矛盾的,防滑性能好,稳定性能较好,则意味着抓地性能就会较差,而抓地性能较好,其防滑性和稳定性就较差。因此,现有的鞋底结构存在抓地性能、防滑性能和稳定性能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鞋底结构存在抓地性能、防滑性能和稳定性能不能兼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仿生抓地防滑鞋底,所述鞋底本体上自前向后间隔设有多条呈曲线状的深度弯曲槽,所述深度弯曲槽将所述鞋底本体间隔分成为多个褶皱部,每个所述褶皱部由间隔铺设的多根弧状褶皱凸起条组成,所述弧状褶皱凸起条环绕临近的所述深度弯曲槽的两侧呈波浪状排列,相邻两根所述弧状褶皱凸起条之间形成褶皱沟槽,所述深度弯曲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褶皱沟槽的深度。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深度弯曲槽的深度为6~7mm,所述褶皱沟槽的深度为2~4mm。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弧状褶皱凸起条采用3D耐磨EVA材料,并融入记忆性柔软剂成分。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弧状褶皱凸起条上向外凸设有多个圆锥状突起。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圆锥状突起的直径为0.5~1mm,高度为0.5mm。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深度弯曲槽的个数为6条。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深度弯曲槽的侧面为U形结构。本发明,在鞋底本体上自前向后间隔设有多条深度弯曲槽,使得鞋底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又由于弧状褶皱凸起条的存在,使得足部在运动过程中内旋时,可以有效控制深度弯曲槽过度扭曲,弧状褶皱凸起条上的褶皱增加了鞋底与湿滑地面的接触面积,稳定性好,同时在压力及褶皱沟槽的作用下,通过褶皱沟槽排出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水,提高黏附和抓地能力,起到防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侧向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抓地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鞋底本体10采用发泡材料或硬质TPU,提供整个鞋底的支撑稳定功能,鞋底本体10上自前向后间隔设有多条呈曲线状的深度弯曲槽20,深度弯曲槽20的侧面为U形结构,这种结构在人行走时使鞋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很好的承受人体体重,不易发生整体侧滑,深度弯曲槽20的深度为6~7mm,使得鞋底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在人走路过程中抬脚时良好的弯曲性能降低了足部本身的行走力度,轻盈舒适。深度弯曲槽20将鞋底本体10间隔分成为多个褶皱部30,每个褶皱部30由间隔铺设的多根弧状褶皱凸起条31组成,弧状褶皱凸起条31环绕临近的深度弯曲槽20的两侧呈波浪状排列,褶皱部30的结构与相对应位置处的足部结构相适配,提高支撑能力和舒适度。相邻两根弧状褶皱凸起条31之间形成褶皱沟槽32,弧状褶皱凸起条31是借鉴壁虎脚的弧状褶皱凸起条进行仿生学设计,同时根据人体足部步态分析及足底压力分布特点建立的仿生功能数学模型设计而成,褶皱沟槽32的深度为2~4mm,小于深度弯曲槽20的深度,弧状褶皱凸起条31上的褶皱增加了鞋底与湿滑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弧状褶皱凸起条31具有很好的支撑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防滑能力,另外通过褶皱沟槽32可以排出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水,达到较好的抓地和黏附性能,起到防滑作用。本发明中,深度弯曲槽20的个数为6条,将鞋底本体10间隔分为七个褶皱部30,形成模块化的褶皱区域,符合脚部的结构特点,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弧状褶皱凸起条31采用3D耐磨EVA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能力,并融入记忆性柔软剂成分,使得弧状褶皱凸起条31具有记忆效果,可以在受到挤压变形的情况下,遇到压力变小,记忆性可使其很快恢复原状,而且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舒适度高。弧状褶皱凸起条31上向外凸设有多个圆锥状突起33,圆锥状突起33的直径为0.5~1mm,高度为0.5mm,当弧状褶皱凸起条31上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时,弧状褶皱凸起条31上的褶皱受到压力作用变形,使得鞋底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同时弧状褶皱凸起条31上的多个圆锥状突起33增强与地面的摩擦与黏附能力,类似壁虎脚褶皱上的刚毛,提高防滑能力,当足底压力逐渐减小时,由于弧状褶皱凸起条31材料的记忆性能使弧状褶皱凸起条31上的弹性褶皱逐渐恢复原状,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起到反黏附能力。本发明,在鞋底本体上自前向后间隔设有多条深度弯曲槽,使得鞋底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又由于弧状褶皱凸起条的存在,使得足部在运动过程中内旋时,可以有效控制深度弯曲槽过度扭曲,弧状褶皱凸起条上的褶皱增加了鞋底与湿滑地面的接触面积,稳定性好,同时在压力及褶皱沟槽的作用下,通过褶皱沟槽排出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水,提高黏附和抓地能力,起到防滑作用,同时兼顾良好的抓地性能、防滑性能和稳定性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