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配电网维护具有通信数据交互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53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配电网维护具有通信数据交互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中心以及分别与监控中心通信连接的多个戴具本体;

所述戴具本体设有外壳和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内网;

外壳的内部设有氧气气囊,所述氧气气囊通过输气管连接呼气罩,氧气气囊与呼气罩之间设有阀门,阀门设置在外壳上;

戴具本体顶端设有电阻,所述戴具本体的外部设有电场强度测试器、语音播报器、语音通信模块、警报器和触电感应器;

所述语音播报器分别与电场强度测试器和电阻电连接;

所述戴具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对戴具本体进行位置定位,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上位机的监护单元,用于给监护单元供电的供电电池,与供电电池连接用于对供电电池进行充电管理的充电控制单元;

所述外层和内层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第一透气孔;

所述外壳外部包裹有防护层,防护层包括:绝缘胶层和粘合在绝缘胶层下表面的基层,所述基层包括与绝缘胶层粘合的无纺布层,无纺布层贴敷有亚麻层,无纺布层和亚麻层之间设有纤维丝,所述绝缘胶层与基层贯穿设置有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相适配设置;

所述绝缘胶层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绝缘胶层上表面设置有增加绝缘胶层表面光亮效果的反光膜;所述反光膜上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所述戴具本体设有防护口罩,防护口罩通过关节连杆与外壳连接;

防护口罩内部依次设有颗粒过滤层,呼吸缓冲层,纳米沸石层;

所述纳米沸石层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纳米沸石群;纳米沸石群为一定数量的纳米沸石颗粒阵列形成;纳米沸石群中的纳米沸石颗粒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呼吸缓冲层中嵌入粗纤维多孔材料;

关节连杆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一端连接外壳,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连接防护口罩;

在内网贴敷有抗菌层;抗菌层包括:皮革层,皮革层下表面粘贴有海绵层,海绵层下表面粘贴有用高温纤维布制成的隔热层,隔热层下表面粘贴有用由防辐射抗菌面料制成的抗菌低层;

监护单元包括: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储存器、微控制器、海拔高度感应模块、温度感应模块、湿度感应模块、瓦斯感应模块、二氧化碳感应模块、光线感应模块、噪声感应模块、含氧量感应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复位电路、信号滤波电路、红外发送模块、信号放大电路;

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Zigbee模块、RF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红外传输模块、用于连接WIFI模块、Zigbee模块、RF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红外传输模块的总线模块;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信息,并传输至微控制器,以及向上位机发送数据信息;储存器用于储存监护单元接收及发送的数据信息;

定位模块用于对戴具本体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传输至微控制器;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GPS定位装置,卫星接收天线ANT1,收发天线ANT2,通信模块将定位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GPS定位装置和通信模块运行;

所述GPS定位装置的串行端口RXDG与所述微控制器的P1.2端口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的串行端口TXDG与所述微控制器的P1.3端口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P3.1端口与通信模块中的WIFI模块、Zigbee模块、RF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红外传输模块任一TXD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P3.0 端口与通信模块中的WIFI模块、Zigbee模块、RF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红外传输模块任一的RXD连接;

所述卫星接收天线ANT1与所述GPS定位装置的RF_IN端口电连接;

所述收发天线ANT2与通信模块中的WIFI模块、Zigbee模块、RF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红外传输模块任一的AN端口连接;

微控制器用于将定位信息经过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滤波电路后由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

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芯片、三极管Q1、三个电阻以及电容;

三极管Q1采用NPN三极管,红外接收芯片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用于将红外接收芯片接收的电信号,放大后发送至微控制器;

红外发送模块包括:红外发送芯片、反相器、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

红外发送模块的数据输入端通过反相器与红外发送芯片的四号端口连接,红外发送芯片的五号端口通过电容C2接地;

红外发送芯片的VCC端、电阻R11、电阻R12和电容C1串联接地;

红外发送芯片的七号端口连接至电阻R11和电阻R12之间;

红外发送芯片的三号端口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1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2连接;

所述总线模块包括:三个光电隔离器、五个电阻以及通信芯片;三个光电隔离器分别与通信芯片电连接;

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f1、Rf2、Rf3,电容Cf1,电容Cf2,二极管VDf1、三级管Qf1 ;所述电阻Rf1的一端、电容Cf1的正极均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f1的负极与电阻Rf2的一端、二极管VDf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f2的另一端与电阻Rf3的一端、三级管Qf1的b极连接;所述三级管Qf1的c极与电容Cf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f1的另一端、二极管VDf1的阳极、电阻Rf3的另一端、三级管Qf1的e 极、电容Cf1的另一端均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

警报器包括:集成电路IC1、电源、开关、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发光二极管VD 和扬声器YD,所述集成电路IC1 上设置有七个引脚,分别为引脚一、引脚二、引脚三、引脚四、引脚五、引脚六、引脚七,所述电源的正端连接开关的一端,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集成电路IC1的引脚三以及扬声器YD的一端,所述扬声器YD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VD的阴极和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所述发光二极管VD的阳极连接电源的负端,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IC1的引脚二,所述电阻R1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集成电路IC1的引脚四和引脚五,所述集成电路IC1的引脚七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集成电路IC1的引脚一、引脚六以及电源的负端;

微控制器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和滤波器与红外发送模块连接;

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2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感L1;

二极管D1, D2用于钳位作用以及吸收低压电力线上的尖峰干扰;

电感L1、电容C21用于整形滤波,电阻R21、电阻R2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用于将通过电感L1、电容C21滤波,再通过二极管D1, D2作用后的采集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

充电控制单元包括:充电控制芯片、充电控制电阻Rcg1、充电控制电阻Rcg2、充电控制电阻Rcg3、充电控制电阻Rcg4、充电控制电阻Rcg5、充电控制电阻Rcg6、充电控制电容Ccg1、充电控制电容Ccg2、充电控制三极管Qcg2、充电控制二极管VD cg2;

充电控制芯片的六号脚接地,八号脚接地通过充电控制电容Ccg1接地,充电控制电容Ccg1用于滤波;三号脚和五号脚与充电电源连接,二号脚和四号脚通过充电控制电阻Rcg1与充电电源连接,充电控制电阻Rcg1用于调节充电电压;

充电控制三极管Qcg2的基极与十六号脚连接,集电极与充电控制电阻Rcg1连接,发射极、十五号脚、十一号脚通过充电控制电阻Rcg2、十号脚通过充电控制电阻Rcg3、充电控制电阻Rcg6、充电控制电阻Rcg4分别通过充电控制二极管VD cg2与供电电池连接;十四号脚通过充电控制电容Ccg2接地,十三号脚以及十号脚通过与充电控制电阻Rcg3接地;

所述滤波器包括:电阻Rb1、电阻Rb2、电阻Rb3、电阻Rb4、滤波放大器Db3、电容Cb1、第二电容Cb2、第三电容Cb3;

电阻Rb1第一端与滤波器输入端连接,电阻Rb1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b1第一端、电阻Rb2第一端连接;电阻Rb2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Cb2接地,同时电阻Rb2第二端与滤波放大器Db3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滤波放大器Db3的负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b3接地,电阻Rb4一端通过电阻Rb3接地,另一端与滤波放大器Db3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Cb3一端通过电阻Rb3接地,另一端与滤波器输出端连接,滤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b1第二端、滤波放大器Db3输出端、电阻Rb4、第三电容Cb3连接;

监控中心包括:身份设置模块,动态地址生成模块、对每个戴具本体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储存的数据处理模块,网络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比较模块,报表模块,用于储存数据信息的储存模块以及用于将储存模块储存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

身份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每个戴具本体的身份信息;

动态地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动态地址表,并对每个戴具本体生成动态地址,发送至每个戴具本体;动态地址包括每个戴具本体的身份信息以及与戴具本体身份信息惟一对应的全局标识号;

监护单元还包括:数据标识动态模块;

所述数据标识动态模块用于将上传的数据信息生成数据包,通过动态地址表查找出对应的全局标识号,再将该全局标识号与数据包封装成数据传输包,每个所述数据传输包只包含来自一个戴具本体的信息;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按照每个戴具本体传输的数据信息,对每个戴具本体进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所述网络管理模块用于使监控中心与戴具本体之间通过WIFI模块、Zigbee模块、RF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红外传输模块的形式通信连接,并对网拓扑管理、网络性能管理,实现了网络环境透明化;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同时整合所有的戴具本体数据信息,整合的数据信息包括工作时间、定位数据、工作时长、温度数据、湿度数据、海拔高度数据、瓦斯数据、二氧化碳数据、含氧量数据、光线数据、噪声数据,通过线路、表格、图形的展现形式进行整合,通过对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让所有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

所述数据比较模块用于将监控中心收到的各类数据信息与设置的阈值以及往期数据进行对比,当前数据超出设置的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将报警信息形成报警统计,并存储;

所述报表模块用于将数据形成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报告准确评估整个配电网维护情况,获悉戴具本体的情况,整理形成系统整体的维护信息,按照时间段形成系统报告,通过图表展现在显示器上,并通过信息平台共享;

信息平台包括:信息发布与查询模块;信息发布与查询模块用于将每个戴具本体上传的数据信息共享至信息平台,并提供数据查询窗口,供移动终端连接并查询。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基于配电网维护具有通信数据交互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监护单元还包括:沟通级别接收模块、沟通执行模块、身份验证模块、身份验证输入模块;

所述沟通级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加密信息码,根据接收的加密信息码,设置沟通权限级别,加密信息码与沟通权限相对应,每个沟通级别中均设置加密信息码,所接收到加密信息码启动戴具本体所对应的沟通级别;

所述沟通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加密信息码,确定沟通权限,并与具有同样的沟通权限及加密信息码的安防装置进行通信沟通;

身份验证输入模块用于通过密码输入装置、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声音识别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通过红外传输至上位机;储存器储存使用者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基于配电网维护具有通信数据交互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监护单元还包括:接收数据帧模块、数据监测模块、回复模块、差错甄别模块、数据帧分解模块;

接收数据帧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配置通过数据帧通信路径配置的数据发送接收数据帧;

数据监测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数据帧监测接收的数据信息中数据帧是否与配置的数据帧一致,以及在发送数据中配置设置的数据帧;

回复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配置的回复字符,回复字符经由红外接收发送至上位机,使监护单元保持与上位机互通;

差错甄别模块用于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帧是否是无差错的,响应于数据监测模块在所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数据帧是否有差错,如有差错冻结数据及数据帧,形成应答提示符来提示上位机的差错状况;

数据帧分解模块用于对给定的数据帧形成数据字符段,

对数据字符段进行分解,判断是否传递数据信息或者数据字符段是传递控制指令;如有控制指令,对接收的数据字符段确定为控制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