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随身物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特别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包。
背景技术:
从经典到现代,包饰的兴起与服装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从十八世纪末,附有衣带的波浪型裙子被修身的衣服取代后,女士们便纷纷去寻找可以装载个人物品的袋子。第一个鱼网状的小袋乘势而起,这种束上长绳的小袋便于拿在手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包饰"。几百年来,时装配件的潮流犹如时装一般,日新月异,变个不停。而它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为女士们衣着打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包饰。基于不同的潮流文化,不同的时代状况,不同的场合,女人的包饰已演变出变幻无穷的形式。
虽然包的基本结构大多为包括容纳物品的袋部及包带组成,但对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通常需要不同类型的包,例如,有时需要手提式的,有时需要肩挎式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包,本多功能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情况,通过简单的变形调节就可适用于多种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包,包括袋部、包带,所述袋部主体为一块矩形布制成,所述矩形布的一对边上设置有束口抽绳结构,即布边上有细长布套,绳从布套中穿过,绳的两端收紧可以使布边聚拢,两侧的抽绳同时收紧可以使矩形布形成一兜状体。所述矩形布的另两边连接挡口布,即在包的口沿延伸出的一块布。所述挡口布长度小于布边的长度,布边经均匀褶皱缩到挡口布长度后与挡口布连接,即挡口布使布边产生了收缩,从而使与绳收紧时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使得一块布料形成了兜状体的形状。所述挡口布上连接包带。
本多功能包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同时收集两个抽绳可以将包便形成一个小口大兜状的包,可以手提,可以肩挎。当两个抽绳成自由状态或略微收紧的状态时,可以将包的袋部放在使用者的胸前,一个挡口布上的包带通过一个胳膊的肩部,另一个挡口布上的包带通过另一胳膊的腋下,两个挡口布上的包带在背部通过打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包就变成了前胸挎包,可装下更多的物品。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多功能包中,所述矩形布为可双面用布料。将包反过来用,包的结构和功能不变。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多功能包中,具有束口抽绳结构的两布边设置有拉链。可以通过拉链将两布边连接在一起起到封住包口的作用。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多功能包中,每个挡口布上均连接两个独立的包带,包带的一端连接在挡口布上,包带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包具有四个方向的四个独立的包带,这样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相互的系结等形式进行包带的自由组合,以便适应不同的用途,例如将四个包带分别系在四个方向的固定点上,这是的包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吊床,可以睡小孩。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多功能包中,所述束口抽绳的两端绳头均设置有卡头,在沿包带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与束口抽绳的卡头配合的卡口或供抽绳穿插连接的孔。这样将绳头的卡头连接到与其临近的包带的卡口处,并使绳的长度小于两卡口之间的长度,当提起包带,包带受拉力拉直的时候,由于绳的长度小于两卡口之间的长度,从而也是绳向两端同时向上拉紧,使得绳依然对布边有收紧的作用,从而也使得袋部变成了大肚小口的包的结构。这种方式对包收口的好处是,当需要打开包口或需要把包口变得更大些以便取放包内的物品时,只要将包放下,例如放在桌面上,使包带处于松弛的状态,绳也就处于松弛的状态,从而使布边伸展开,使得包口扩大,当提起包,包口又自然的变成了收紧状态,很是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功能包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包配合束口抽绳结构,使得包能够方便的变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情况,通过简单的变形调节就可适用于多种用途。
2、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变形为手提包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包变形为胸前挎包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包的绳被包带拉起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包带1,袋部2,绳3,布套4,挡口布5,手6,拉链7,卡口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包,包括袋部2、包带1,所述袋部主体为一块矩形布制成,所述矩形布的一对边上设置有束口抽绳结构,即布边上有细长布套4,绳3从布套中穿过,绳的两端收紧可以使布边布套聚拢,两侧的抽绳同时收紧可以使矩形布形成一兜状体。所述矩形布的另两边连接挡口布5,即在包的口沿延伸出的一块布。所述挡口布长度小于布边的长度,布边经均匀褶皱缩到挡口布长度后与挡口布连接,即挡口布使布边产生了收缩,从而使与绳收紧时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使得一块布料形成了兜状体的形状。所述矩形布为可双面用布料。将包反过来用,包的结构和功能不变。每个挡口布上均连接两个独立的包带,包带的一端连接在挡口布上,包带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包具有四个方向的四个独立的包带,这样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相互的系结等形式进行包带的自由组合,以便适应不同的用途,
本多功能包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同时收集两个抽绳可以将包便形成一个小口大兜状的包,可以手6提,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当两个抽绳成自由状态或略微收紧的状态时,可以将包的袋部放在使用者的胸前,一个挡口布上的包带通过一个胳膊的肩部,另一个挡口布上的包带通过另一胳膊的腋下,两个挡口布上的包带在背部通过打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包就变成了前胸挎包,可装下更多的物品。将包反过来用,包的结构和功能不变。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具有束口抽绳结构的两布边设置有拉链7。可以通过拉链将两布边连接在一起起到封住包口的作用。具有束口抽绳结构的两布边设置有拉链。可以通过拉链将两布边连接在一起起到封住包口的作用。
所述束口抽绳的两端绳头均设置有卡头,在沿包带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与束口抽绳的卡头配合的卡口8或供抽绳穿插连接固定的孔。这样将绳头的卡头连接到与其临近的包带的卡口处,并使绳的长度小于两卡口之间的长度,当提起包带,包带受拉力拉直的时候,由于绳的长度小于两卡口之间的长度,从而也是绳向两端同时向上拉紧,使得绳依然对布边有收紧的作用,从而也使得袋部变成了大肚小口的包的结构,如图5所示。这种方式对包收口的好处是,当需要打开包口或需要把包口变得更大些以便取放包内的物品时,只要将包放下,例如放在桌面上,使包带处于松弛的状态,绳也就处于松弛的状态,从而使布边伸展开,使得包口扩大,当提起包,包口又自然的变成了收紧状态,很是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