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可识别移动行李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行业正在越来越多的被来自互联网和智能概念渗透,物联网和智能硬件设备正走入寻常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行李箱作为行李箱行业的最新细分领域,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分别在电子消费品市场和传统行李箱市场逐渐兴起。这一转变对中国的行李箱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许多中国的传统箱包厂商也正在谋求向智能箱包的转型。目前智能行李箱具备的主要功能有GPS定位,充电,称重等等。这些功能都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行李箱的智能化也将成为行李箱行业的必然选择。
对于可移动行李箱而言,需要保证行李箱的安全性,保证行李箱的受到持有人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识别移动行李箱,该可识别移动行李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安全系数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使得行李箱可识别持有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识别移动行李箱,该可识别移动行李箱包括:箱体、RFID阅读器、RFID标签、控制器和导航系统,所述RFID阅读器、导航系统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RFID阅读器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RFID阅读器相配合,在所述RFID阅读器识别到所述RFID标签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导航系统启动,所述导航系统带动所述箱体朝向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运动。
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上设置有无线发射器,所述RFID阅读器上设置有无线接收器,且所述无线发射器与所述无线接收器相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航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转轮和连轴,所述驱动电机被配置成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连轴连接于所述转轮,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以带动所述箱体运动。
优选地,所述转轮的数量为4个,且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优选地,所述转轮包括:被动轮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被动轮通过连轴同轴连接于所述主动轮。
优选地,所述RFID阅读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外表面上。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可识别移动行李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安全系数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使得行李箱可识别持有者。通过RFID阅读器和RFID标签的设置,可以使得行李箱变得更加的安全,在识别身份之后,再通过导航系统驱动箱体朝指定地点运动,从而实现行李箱的移动。行李箱更加的智能化。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行李箱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箱体 2 RFID阅读器
3 RFID标签 4 被动轮
5 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识别移动行李箱,该可识别移动行李箱包括:箱体1、RFID阅读器2、RFID标签3、控制器和导航系统,所述RFID阅读器2、导航系统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RFID阅读器2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RFID标签3和所述RFID阅读器2相配合,在所述RFID阅读器2识别到所述RFID标签3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导航系统启动,所述导航系统带动所述箱体1朝向所述RFID标签3的位置运动。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可识别移动行李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安全系数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使得行李箱可识别持有者。通过RFID阅读器2和RFID标签3的设置,可以使得行李箱变得更加的安全,在识别身份之后,再通过导航系统驱动箱体1朝指定地点运动,从而实现行李箱的移动。行李箱更加的智能化。
行李箱持有人,可以通过RFID阅读器2实现人员的识别,在使用过程中,只需经过RFID阅读器2和RFID标签3的密码识别,即可实现行李箱的控制,极大方便了行李箱的携带和使用。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如图1所述,特别使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RFID标签3上设置有无线发射器,所述RFID阅读器2上设置有无线接收器,且所述无线发射器与所述无线接收器相配合设置。
通过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可便于信息的传输,实现行李箱的智能化。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航系统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转轮和连轴,所述驱动电机被配置成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连轴连接于所述转轮,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以带动所述箱体1运动。
通过上述的方式,可实现整个装置进行移动。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轮的数量为4个,且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轮包括:被动轮4和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被动轮4通过连轴同轴连接于所述主动轮5。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RFID阅读器2设置于所述箱体1外表面上。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RFID阅读器2可实现RFID标签3的相配合,实现了实名认证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