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遇酸变色的PVC手套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446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遇酸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该PVC手套由三层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内套层、中层和外套层;其中内套层为聚氨酯层,中层为PVC手套本体层,外套层为酸变色涂层;所述聚氨酯层具体形成如下:首先浸渍水溶性聚氨酯浆料,然后经过烤箱在120-140℃条件下烘烤2分钟进行塑化形成,其中水溶性聚氨酯浆料由水性聚氨酯树脂、软化水和助剂pH调节剂组成,按重量份比水性聚氨酯树脂:软化水为1:22,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8~9;所述酸变色涂层采用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酸变色液:酸指示剂0.5~5份;水 35~70份;乙醇10~25份;甲基乙基酮1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遇酸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变色涂层采用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酸变色液:酸指示剂1份;水63份;乙醇20份;甲基乙基酮1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遇酸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指示剂为甲基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遇酸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手套本体层采用包括以下组分的PVC糊料:PVC糊树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液体钙锌稳定剂和降粘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遇酸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手套本体层采用包括以下组分的PVC糊料:PVC糊树脂10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40~80份;液体钙锌稳定剂 0.5~2份;降粘剂25~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遇酸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手套本体层采用包括以下组分的PVC糊料:PVC糊树脂10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68份;液体钙锌稳定剂 1.5份;降粘剂32份。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遇碱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钙锌稳定剂为原塑F99、南亚40P/46P或常熟钙锌稳定剂SBA-203。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遇碱变色的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粘剂为南京永舜D70。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遇酸变色的PVC手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变色液的制备:首先按照重量份将原材料0.5~5份酸指示剂;35~70份水;10~25份乙醇;10~25份甲基乙基酮加入至搅拌罐中进行搅拌,配制酸变色液;搅拌完毕后放入流水线料槽内;

(2)外套层酸变色涂层的形成:首先将手模预热至50℃,然后浸渍步骤(1)所制备的酸变色液,在110℃烘烤3分钟,将酸变色液烘干,使得酸变色液在手模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3)PVC糊料的制备:首先按照重量份将原材料100份PVC糊树脂;40~8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5~2份液体钙锌稳定剂;25~40份降粘剂放入配料罐中进行搅拌,配制PVC糊料,搅拌完毕后在真空度为0.095MPa~0.098MPa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泡,脱泡完毕后存储在储料罐中;

(4)中层PVC手套本体层的形成:将步骤(3)所制备的PVC糊料放入流水线糊料槽内,然后将步骤(2)形成涂层预塑化的手模浸渍PVC糊料,经过烤箱190-210℃条件下烘烤4-7分钟,待手模出烤箱后进行冷却和散热;

(5)内套层聚氨酯层的形成:待手模冷却后浸渍水溶性聚氨酯浆料,最后经过烤箱在120-140℃条件下烘烤2分钟,将水分烘干;冷却降温后,进行卷边、脱模,得到成品PVC手套。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