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无钢圈聚拢杯的文胸。
背景技术:
乳房是人体上很特殊的一个器官,有形状又有流体的存在。乳房中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的组织有两部分:一个是库柏悬韧带,一个是皮肤。如果内衣穿着时承托力不足,就会造成皮肤和库柏悬韧带拉伸变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下垂和外扩的问题。不少女性为了提升胸部曲线,塑造美好形象,会选择过紧或者带有钢圈的文胸穿着,使乳腺受到压迫,影响了淋巴回流,增大了乳腺增生的风险。这类内衣是以牺牲内衣的舒适性为代价的。
现有技术中存在大量在罩杯下侧设有钢圈的文胸,这种文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胸部下垂,提升胸部曲线。但佩戴时会感到束缚和压力、很多消费者在佩戴后发现胸部下侧出现勒痕和红肿,从而使后背部肌肉紧张疼痛得不到放松等不适状况。有资料表明,长期佩戴束缚感过强的文胸,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憋闷窒息等不良反应,有可能引起乳腺增生或者其他胸部疾患,同时会引发肩部酸胀、手臂麻木、头部疼痛甚至胃部疼痛的状况;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佩戴束缚感较强的文胸,提高了血压上升的风险。
一件文胸,如果穿着不舒适,版型和尺码不够合身,材料选用不够安全,造成健康的隐患,那就不是一件好内衣。如果过分强调塑形而不顾及健康,就会增加乳腺疾患的风险,为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隐患。文胸应该有三个关键的原则:舒适、合身、健康。文胸的选择要以可以承托,但又不压迫乳房为原则。
因此,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急需对现有技术做出革新性改进,以便在实现完美塑形的基础上,确保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并满足在体感上的舒适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无钢圈聚拢杯的文胸,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体感不适,对健康带来隐患的技术缺陷,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塑形、保健的效果,其中:
所述文胸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侧比、后比和肩带,以及下捆,罩杯内侧相互连接形成鸡心,罩杯具有下边缘,罩杯靠近侧比一侧的上端形成夹弯部,夹弯部与肩带连接,所述侧比设有多条由侧比外侧向罩杯中心方向延伸的承托软肋,所述承托软肋的端部与所述罩杯的下边缘相交。
所述文胸的罩杯的下边缘与下捆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下扒软肋,所述下扒软肋位于所述罩杯的中心纵向延长线上。
文胸的罩杯的下边缘上设有支撑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侧收部,该侧收部设置在夹弯部和罩杯靠近侧比的一侧。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支撑部件还包括提升部,所述提升部设置在所述罩杯的下边缘和所述罩杯内侧靠近鸡心的位置之间;所述侧收部与所述提升部形成交叉状的绷紧结构。
优选地,支撑部件由弹力网纱构成,且与所述罩杯之间形成中空空间。
优选地,侧收部上端设有副肩带,所述副肩带沿夹弯部向上与所述肩带相连接。
所述罩杯靠近侧比一侧以及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罩杯靠近鸡心一侧以及上部的厚度。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比上设有至少一条锁脂软骨,且所述下捆下缘也设有无骨软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文胸,通过对传统设计的革新性改进,独创了符合人体生理体征的结构改进,摒弃了传统的钢圈设计,取而代之地,采用承托软肋和支撑部件确保了整形塑胸的效果,同时保证了使用者的体感舒适程度,满足了使用者对健康的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层整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罩杯 1 下边缘 11
侧比 2 承托软肋 21 锁脂软肋 22
后比 3
下捆 4 无骨软肋 41
鸡心 5
肩带 6 副肩带 61
夹弯部 7
下扒软肋 8
支撑部件 9 侧收部 91 提升部 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文胸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1、侧比2、后比3和肩带6,还包括一下捆4。罩杯1内侧相互连接形成鸡心5,罩杯1具有下边缘11。为了满足舒适度要求,下边缘11具有一定宽度。罩杯1靠近侧比2一侧的上端形成夹弯部7,夹弯部7与肩带6连接。
在侧比2上设有多条由侧比2外侧向罩杯1中心方向延伸的承托软肋21。承托软肋21按照人体的生理结构设计,按一定间隔均匀分布在侧比2上,并斜向上延伸且贯穿了整个侧比2。承托软肋21的端部与所述罩杯1的下边缘相交。在侧比2上设置的承托软肋21,可以有效将人体胸部侧面的脂肪和腋下副乳进行收拢,其向罩杯1的中心延伸,可以对胸部起到支撑和提升作用。该设计顺应了人体的生理结构,从胸部周围的全角度对其进行承托,可使胸部瞬间挺拔和提升,进一步自然美化胸部,防止乳房的下垂。
在优先的实施方式中,文胸的罩杯1的下边缘11与下捆4之间也设有至少一条下扒软肋8,所述下扒软肋8位于所述罩杯1的中心纵向延长线上。下扒软肋8可以对胸部的曲线起到支撑和补强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固定文胸的作用。
文胸的罩杯1的下边缘11上设有支撑部件9。
支撑部件9包括侧收部91,侧收部91由夹弯部7向下并沿着罩杯1靠近侧比2的一侧设置而成。侧收部91具有近圆弧状,材质上可选用具有透气性能的弹力网纱,呈绷紧态地设置在罩杯1内侧,因此与具有一定弧度的罩杯1内侧形成了中空中间。
与之配合地,支撑部件9还可以包括提升部92,提升部92设置在罩杯1的下边缘11和罩杯1内侧靠近鸡心的位置之间。该提升部92具有圆弧形状,材质上也可选用具有透气性能的弹力网纱,呈绷紧态地设置在罩杯1内侧,因此与具有一定弧度的罩杯1内侧形成了中空中间。侧收部91与提升部92相互交叉贴合,在其共同作用下自然托起胸部,防止了胸部的下垂。采用这种设计的支撑部件9提升胸部曲线时,使用者不会感到任何压力和束缚,弹力网纱制成的侧收部91和提升部92具有一定紧绷力,但它们与罩杯1具有一定中空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使用者胸部形状。换言之,可在一定弹力空间范围内舒适地容置胸部于罩杯1中。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钢圈防止下垂和提升曲线的效果相比,支撑部件9与胸部接触面积加大,从全角度进行提升效果,避免了使用者与钢圈的小面积、硬接触后的束缚感、压迫感、甚至勒痕和红肿现象。
如前所述,为了达到更好的收拢提升效果和体感舒适程度,支撑部件9整体上应与所述罩杯1之间形成中空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罩杯1下边缘上没有设置钢圈,使用者可以完全摆脱掉对胸部的束缚,有利于乳腺的血液循环,使胸部健康得到了保证。
为了更好实现防止胸部下垂和提升胸部曲线的效果,可以在侧收部91上端设有副肩带61,作为防止下垂和提升功能的加强部件,副肩带61可以沿夹弯部7向上延伸,且与所述肩带6相连接。
优选地,罩杯1为无痕一体成型杯,这样为使用者带来了更为舒适贴身体感。为了保证舒适程度,罩杯1的设计具有一定厚度;但为了避免过厚而形成上胸部空杯的现象,罩杯1靠近侧比2一侧,即外侧以及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罩杯靠近鸡心一侧,即内侧以及上部的厚度。藉此,罩杯1的下部厚度可以承托胸部的重量,而罩杯1的上部厚度轻盈,可以更加顺服地与使用者上胸部贴合,避免了空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比2上设有至少一条锁脂软骨22,可以更加有效地收拢侧部脂肪和腋下副乳,实现完美的凹凸曲线。同时下捆4下缘也设有无骨软肋41,确保了文胸的固定,不会在剧烈运动时使胸部产生位移。锁脂软骨22和无骨软肋41优先选择胶质亲肤材料制成,以便确保使用者的舒适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