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吹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吹风的降噪风叶。
背景技术:
电吹风属于理发设备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吹风或定型工具,目前的电吹风大多采用后置进风结构,这种电吹风在使用时,由于电机需要从后部风口吸入大量的空气,现有风叶的叶片均为独立式,风叶直接从叶片间隙中通过,从而产生噪音,在高速旋转和气流的作用下,风叶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导致噪音的进一步加大,有鉴于此,发明人对现有的结构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吹风的降噪风叶,本降噪风叶具有噪声低和结构紧凑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吹风的降噪风叶,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盘的圆周表面均匀布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的下边缘均与固定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多个叶片的外端部均与固定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底面为内凹球面,所述固定盘的顶面为外凸球面,所述多个叶片均与外凸球面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中心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两端均穿过固定盘,所述安装孔设置于安装套中。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套与固定盘的内凹球面之间设置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多个叶片的内端部与安装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包括导流部和与导流部连接的送风部,所述导流部的高度低于送风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吹风的降噪风叶,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盘的圆周表面均匀布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的下边缘均与固定盘固定连接;本降噪风叶通过将叶片与固定盘进行固定,从而使叶片在工作时,可以明显减小气流对叶片的振荡,从而降低噪音,另外,气流在风叶的作用下,从固定盘的边缘进入,避免气流与风叶直接撞击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本风叶具有明显的降噪效果,结构紧凑,易于与电吹风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固定盘--61,安装孔--62,内凹球面--63,外凸球面--64,安装套--65,加强筋--66,叶片--67,导流部--671,送风部--672,固定环--6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电吹风的降噪风叶,包括固定盘61,所述固定盘61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62,所述固定盘61的圆周表面均匀布设有多个叶片67,所述多个叶片67的下边缘均与固定盘61固定连接;本降噪风叶通过将叶片67与固定盘61进行固定,从而使叶片67在工作时,可以明显减小气流对叶片67的振荡,从而降低噪音,另外,气流在风叶的作用下,从固定盘61的边缘进入,避免气流与风叶直接撞击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本风叶具有明显的降噪效果,结构紧凑,易于与电吹风进行组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风叶还包括固定环68,所述多个叶片67的外端部均与固定环68连接。所述固定环68对叶片67的外端部形成固定,从而防止叶片67的端部与离心气流接触,不但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而且结构更加可靠。
在本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盘61的底面为内凹球面63,所述固定盘61的顶面为外凸球面64,所述多个叶片67均与外凸球面64连接为一体。所述外凸球面64可以使吸入的气流更加顺畅的转换为离心气流,所述外凸球面可以使马达的驱动轴位于内部,避免驱动轴与离心气流之间产生较大的阻挡。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本风叶的安装,所述固定盘61的中心连接有安装套65,所述安装套65的两端均穿过固定盘61,所述安装孔62设置于安装套65中。利用该安装套65可以使风叶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更加方便。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套65与固定盘61的内凹球面63之间设置有多条加强筋66,所述多个叶片67的内端部与安装套65连接。所述加强筋66可以提高风叶的整体强度,所述叶片67的内部部与安装套65连接后,在吸入气流时,可以避免叶片67的尖端划过气流产生噪音。
当然,所述叶片67包括导流部671和与导流部671连接的送风部672,所述导流部671的高度低于送风部672的高度,所述导流部671的作用在于将吸入的气流进行分导,然后由送风部672进一步推送形成离心气流,较低的导流部671可以增加气流的吸入量,减少了气流与导流部671的接触面积,亦可实现降噪的目的。
显然,本风叶的上述部件:固定盘61、叶片67、安装套65、安装孔62及固定环68均可以利用注塑成型工艺一次成型即可。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