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但是在面对狂风暴雨时雨伞伞骨时常会被吹弯,存在不够稳定牢固的缺点,而且由于时常会有因为雨伞而成的交通或者直接伤害事故的报道,雨伞的安全问题也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下雨天的夜晚由于风大雨大人们常常会利用雨伞来挡面前的风雨,以致遮住撑伞人的视线,只能看到近处的路面,无法提前知道面前相对较远处的情况,而在漆黑的夜晚,车辆也很难发现一个撑着伞的人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再者,现有技术的伞本身的伞骨都存在比较尖利部分,很容易对使用它的人尤其是小孩子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每个圆珠至少包括两个连接孔的雨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伞,包括伞面、伞柄和骨架,所述骨架的顶端连接于伞柄顶端,所述骨架包括多组伞骨,每组伞骨包括多根短骨;并且伞面边沿设置有多个圆珠,所述圆珠上设置有多个供短骨的底端插设的连接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至少每两根短骨为一组设置,每组伞骨内的每根短骨均插设到同一个圆珠上的连接孔,提高伞骨稳定性,并且采用圆珠覆盖短骨,避免对自己和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圆珠由反光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珠的反光材料能够在漆黑夜晚引起驾驶人注意,避免交通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伞柄顶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伞骨的顶端连接于连接套一端,所述连接套另一端设置有伞帽, 所述伞帽为圆珠形或者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伞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套上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伞柄顶端采用伞帽覆盖,进一步保证使用者和周围人员不受伞体的伤害,伞帽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固定在伞顶上,既美观大方又安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伞面包括透明伞面和不透明伞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伞面保证撑伞者在挡雨的同时看清前方路线,避免交通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伞柄下端设置有勾型手柄、圆柱形手柄或者腰型手柄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勾型手柄方便悬挂,圆柱形手柄具有收纳雨伞短骨的作用,腰型手柄符合人体工学,提高握感,能够降低疲惫感,并且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雨伞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雨伞的伞顶和伞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雨伞的圆珠放大示意图。
1-骨架 2-伞柄 3-短骨 4-连接套 5-伞帽 6-圆珠 7-连接孔 8-透明伞面 9-不透明伞面 10-内螺纹 11-外螺纹 12-腰型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雨伞,包括伞面、伞柄2和骨架1,所述骨架1的顶端连接于伞柄2的顶端,所述骨架1包括多组伞骨,每组伞骨包括多根短骨3;并且伞面边沿设置有多个圆珠6,所述圆珠6上设置有多个供短骨3的底端插设的连接孔7。
所述圆珠6由反光材料制成。
所述伞柄2顶端设置有连接套4,所述伞骨1顶端连接于连接套4一端,所述连接套4另一端设置有伞帽5, 所述伞帽5为圆珠形或者椭圆形。
所述伞帽5内设置有内螺纹10,所述连接套的上端设置有与内螺纹10相配合的外螺纹11。
所述伞面包括透明伞面8和不透明伞面9。
所述伞柄2下端设置有勾型手柄、圆柱形手柄或者腰型手柄等,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腰型手柄12。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