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弓部垫起弹性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11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足弓部垫起弹性鞋。



背景技术:

当脚掌长时间承受压力,或承受较大的压力时,极易使脚掌之足弓部位过度外张,而造成脚掌骨骼结构产生移位的现象,其不仅影响足弓部位的缓冲功效,进而更导致脚掌及其它各部位出现酸痛的不适感。现有技术通过在鞋垫或者鞋底上设置符合脚掌足弓部位弯曲弧度的足弓凸起,却由于该足弓凸起系以软性材质制作,在长久的踩踏作用下会出现形变疲劳,容易塌软,无法起到贴合脚体足弓部位的作用,实用性低;另外,一般鞋底采用的片状结构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延展性、形变性受到相邻层的片材的限制,延展性、形变性能低,不易在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上进行弯曲,则在使用过程中,鞋底的厚实度造成的硬度、不易折弯性降低了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避免足弓部过度外张,提升穿着舒适性,延长使用时效,柔韧性能好,减震性能优异,易弯折的足弓部垫起弹性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足弓部垫起弹性鞋,包括鞋底和设于鞋底上的鞋面,所述鞋面为弹力网格布鞋面,鞋面的足弓部与鞋底的足弓部之间相互分离,鞋面的足弓部向上拱起构成足弓弧面,足弓弧面与鞋底的足弓部之间构成镂空腔体,所述足弓弧面下方穿设有松紧带,松紧带与足弓弧面之间重叠的部位相互贴合,松紧带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供鞋带穿过的鞋带孔,松紧带呈“M”状结构贴覆在鞋面上,所述鞋底的脚后跟处设有躺倒的“V”型开口,所述“V”型开口将脚后跟处的鞋底在厚度方向上分别划分为上底部和下底部,“V”型开口的夹角处填充设有夹角填充块,所述“V”型开口的开口处设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由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构成,第一连接面的一端与上底部连接,第二连接面的一端与下底部连接,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呈夹角连接,所述鞋底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横向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鞋底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耐磨橡胶片,耐磨橡胶片上设有多条第二横向开槽,第二横向开槽的分布位置与第一横向开槽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鞋底为EVA材料制成,所述夹角填充块为弹性橡胶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鞋面与鞋底前端连接处设置有防护边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鞋面与鞋底后端连接处设置有后跟防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足弓弧面直接由鞋面的足弓部构成,足弓弧面与鞋面足弓部的形变张紧节奏同步一致,穿着行走过程中,鞋面足弓部能够完全贴合包覆整个脚体足弓部,鞋面足弓部通过形变产生的张紧力能够为整个脚体足弓部产生稳定的支撑稳定力,进一步地提高了对脚体足弓部的复位保护作用,避免脚体足弓部的外张移位现象,提升了穿着舒适性;通过调节鞋带的松紧度,可以调整鞋面、足弓弧面与脚体的包覆松紧度,使得鞋面、足弓弧面更加全面的裹脚,增加鞋子和脚舒适度和平稳性,同时相比一般的柔性垫块使用时效更长;上底部、下底部和连接面可以构成三角状镂空孔,该结构的连接面不仅能够提供支撑力以维持三角状镂空孔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夹角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能够相对运动形变,提升了鞋底脚后跟处的弹性形变能力,避免地面对脚的直接冲击,减震性能优异;横向开槽的结构设计使得鞋底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形变能力提升,鞋底能够随着脚的行走步态做弹性形变,具有易弯折性,提升了穿着舒适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避免足弓部过度外张,提升穿着舒适性,延长使用时效,柔韧性能好,减震性能优异,易弯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足弓部垫起弹性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夹角填充块,3-“V”型开口,4-下底部,5-第二连接面,6-第一连接面,7-上底部,8-耐磨橡胶片,9-第二横向开槽,10-第一横向开槽,11-足弓弧面,12-后跟防护板,13-镂空腔体,14-鞋面,15-鞋带,16-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足弓部垫起弹性鞋,包括鞋底1和设于鞋底1上的鞋面14,所述鞋面14为弹力网格布鞋面,鞋面14的足弓部与鞋底1的足弓部之间相互分离,鞋面14的足弓部向上拱起构成足弓弧面11,足弓弧面11与鞋底1的足弓部之间构成镂空腔体13,所述足弓弧面11下方穿设有松紧带16,松紧带16与足弓弧面11之间重叠的部位相互贴合,松紧带16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供鞋带15穿过的鞋带孔,松紧带16呈“M”状结构贴覆在鞋面14上,所述鞋底1的脚后跟处设有躺倒的“V”型开口3,所述“V”型开口3将脚后跟处的鞋底1在厚度方向上分别划分为上底部7和下底部4,“V”型开口3的夹角处填充设有夹角填充块2,所述“V”型开口3的开口处设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由第一连接面6和第二连接面5构成,第一连接面6的一端与上底部7连接,第二连接面5的一端与下底部4连接,第一连接面6与第二连接面5之间呈夹角连接,所述鞋底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横向开槽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鞋底1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耐磨橡胶片8,耐磨橡胶片8上设有多条第二横向开槽9,第二横向开槽9的分布位置与第一横向开槽10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鞋底1为EVA材料制成,所述夹角填充块2为弹性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鞋面14与鞋底1前端连接处设置有防护边条17,防护边条17用于防护脚部的前端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鞋面14与鞋底1后端连接处设置有后跟防护板12,后跟防护板12用于支撑鞋体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足弓弧面11直接由鞋面14的足弓部构成,足弓弧面11与鞋面14足弓部的形变张紧节奏同步一致,穿着行走过程中,鞋面14足弓部能够完全贴合包覆整个脚体足弓部,鞋面14足弓部通过形变产生的张紧力能够为整个脚体足弓部产生稳定的支撑稳定力,进一步地提高了对脚体足弓部的复位保护作用,避免脚体足弓部的外张移位现象,提升了穿着舒适性;通过调节鞋带15的松紧度,可以调整鞋面14、足弓弧面11与脚体的包覆松紧度,使得鞋面14、足弓弧面11更加全面的裹脚,增加鞋子和脚舒适度和平稳性,同时相比一般的柔性垫块使用时效更长;上底部7、下底部4和连接面可以构成三角状镂空孔,该结构的连接面不仅能够提供支撑力以维持三角状镂空孔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夹角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面6和第二连接面5之间能够相对运动形变,提升了鞋底1脚后跟处的弹性形变能力,避免地面对脚的直接冲击,减震性能优异;横向开槽的结构设计使得鞋底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形变能力提升,鞋底1能够随着脚的行走步态做弹性形变,具有易弯折性,提升了穿着舒适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