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的贴肤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278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的贴肤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具体指一种舒适的贴肤鞋。



背景技术:

鞋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它的品种繁多,花样各式,而目前较为新颖是一种贴肤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207162U的《一种贴肤鞋》所披露的结构,它包括有弹性鞋面和鞋底,具有透气、轻盈、防滑的特点,并还具有很好的弹性,穿着在脚上,会舒适地、牢牢地贴附着在脚面上,犹如袜子似的鞋,因此适用在家、健身等场合使用,尤其适合在沙滩上穿着,甚至穿着可以游泳。

但目前的贴肤鞋,其鞋面与鞋底之间是通过胶进行粘合成一体,若常用于海边或水里,会导致鞋面与鞋底开胶,缩短其使用寿命,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游玩心情。同时在制作时,胶水会污染工作环境,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制作且能提高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的舒适的贴肤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舒适的贴肤鞋,包括有弹力的鞋面和具有弹性的鞋底,所述鞋面上设有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布层,该布层的四周外露于鞋底而形成与鞋面底部大小相匹配的环边,所述鞋面底部的外表面贴附在该环边的下底面而缝制成一体件。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布层与鞋底熔合成一体件,并且在该一体件的上表面上分布有筋条,在该筋条上放置有鞋垫。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进一上优选的是,所述一体件的上表面上形成前、后区域,位于后区域的筋条由纵筋条、横筋条交叉设置而形成格栅状结构。位于前区域的筋条由多个相互平行分布的横向筋条组成。筋道的设置,便于散热、透气,并且前、后筋道设计成不同的结构,也能进一步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较实用的是,在位于脚跟部位处的所述鞋面外表面上设置有提拉条,该提拉条的上端为环形并高于该部位的鞋面。施力于该提拉条,有助于脚伸入到贴肤鞋内。

通常,所述鞋底的下表面分布有防滑用的凹凸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上表面上增设了一布层,利用该布层外露于鞋底的环边作为连接部,使之与鞋面底部相缝合,即鞋底是通过布层与鞋面的连接来实现一体,因此即使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也不会出现鞋底与鞋面脱胶的现象,并且加工方便,穿着舒适,故本实用新型在为人们提供透气、轻盈、防滑、有弹性的贴肤鞋的同时,还使得该贴肤鞋具有使用寿命长、环保、加工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1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舒适的贴肤鞋包括有弹力的鞋面1和具有弹性的鞋底2,其中鞋面上设有鞋口11,以供脚伸入到该贴肤鞋中,该鞋面1可以采用罗马弹力布或三明治布料等具有较好弹性、透气性和伸缩性的面料,还可以在鞋面上印制各种图案,以满足不同人的喜好。

上述鞋底2可以采用TPE热塑性弹性体,当然也可以采用具有相同特性的其它材料来制成。鞋底2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布层3,该布层3的四周外露于鞋底而形成与鞋面底部大小相匹配的环边31,在本实施例中,在注塑鞋底2的同时将上述布层3熔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体件,使得加工更为方便,并且在该一体件的上表面上分布有筋条A,在该筋条A上放置有鞋垫4。

为了使得穿着更为舒适,上述一体件上表面上的前、后区域的筋条设计成不同的结构,优选的是,位于后区域的筋条A由纵筋条A1、横筋条A2交叉设置而形成格栅状结构。位于前区域的筋条由多个相互平行分布的横向筋条A3组成。

同时为了便于脚能快速地伸入贴肤鞋内,在位于脚跟部位处的所述鞋面外表面上设置有提拉条5,该提拉条5的上端为环形并高于该部位的鞋面。并且为了具有更好的防滑性能,所述鞋底的下表面分布有防滑用的凹凸结构(图中未示出)。

加工时,在制好鞋面和带有布层的鞋底后,将鞋面底部的外表面贴附在该环边的下底面,即,使鞋面的外表面与鞋底的底面相对,然而用缝纫机绕着环边缝制一圈,如图1中的缝制线B,将二者缝成一体,缝制结束后,将贴肤鞋翻转,使鞋面的外表面朝外,鞋底的底面朝外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