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手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老人因为大脑退化而造成失忆、失智的情况,由此导致迷路、丢失等现象屡有发生。针对这类老年人的出行问题一直是困扰家人的大问题,一些家人为这些老人准备了联络卡随身携带,但是相对偏僻的地方,一旦老人发生危险情况,很难找到他人帮忙施救,老人自己也缺乏报警等自我施救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老年人由于记忆退化,容易导致迷路、丢失,不能及时施救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定位手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定位手环包括:第一腕带、卡扣、卡环、信号发射器、微处理器、蓄电池、GPS定位器、第二腕带、监控终端、震动马达、手环本体;
手环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第二腕带的末端安装有卡环,第一腕带上设置有与卡环相匹配的卡扣;手环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后端安装有微处理器和信号发射器,第二腕带上安装有GPS定位器,蓄电池分别与信号发射器、微处理器、GPS定位器的电源端相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信号发射器和GPS定位器相连接;手环本体的外部设置有监控终端,监控终端上安装有震动马达,监控终端的信号输出端与震动马达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第一腕带上还安装有照明灯和开关,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相连接。
所述的手环本体、第一腕带、第二腕带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所述的蓄电池采用充电电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定位手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信号发射器能够及时将手环本体所在的位置发送到监控终端,方便查看老人所在的位置,方便家人寻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腕带;2、卡扣;3、卡环;4、信号发射器;5、微处理器;6、蓄电池;7、GPS定位器;8、第二腕带;9、监控终端;10、震动马达;11、手环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该定位手环包括:第一腕带1、卡扣2、卡环3、信号发射器4、微处理器5、蓄电池6、GPS定位器7、第二腕带8、监控终端9、震动马达10、手环本体11;
手环本体1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腕带1和第二腕带8,第二腕带8的末端安装有卡环3,第一腕带1上设置有与卡环3相匹配的卡扣2;手环本体1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6,蓄电池6的后端安装有微处理器5和信号发射器4,第二腕带8上安装有GPS定位器7,蓄电池6分别与信号发射器4、微处理器5、GPS定位器7的电源端相连接,微处理器5分别与信号发射器4和GPS定位器7相连接;手环本体11的外部设置有监控终端9,监控终端9上安装有震动马达10,监控终端9的信号输出端与震动马达10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腕带1上还安装有照明灯和开关,照明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6相连接,方便老人在黑暗的环境中行走。
所述的手环本体11、第一腕带1、第二腕带8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佩戴舒适。
所述的蓄电池6采用充电电池,降低了使用成本。
通过第一腕带1和第二腕带8的相互配合,将手环本体11戴在老人的手腕上,GPS定位器7随时定位老人所在的位置,将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5,微处理器5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到信号发射器4,信号发射器4将信号无线传输到监控终端9上,监控终端9对信息进行分析,超出设定范围后,监控终端9向震动马达10发出信号,震动马达10实现报警功能,提醒家人对老人进行寻找.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