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观透气反向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4292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观透气反向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包括伞中棒,设置在伞中棒上可反向收合的伞骨架和设置在伞骨架上的伞布,所述伞骨架上还设置有遮挡布,所述伞骨架在伞布与遮挡布之间,所述遮挡布中心与伞骨架连接,所述遮挡布边沿与伞布边沿连接;上述通过设置遮挡布,使伞骨架收合后,遮挡布在最外面将伞骨架包在伞布与遮挡布之间,从而解决伞骨架外露带来的影响美观、容易勾到损坏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美观透气反向伞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向伞。
【背景技术】
[0002]反向伞是指与常见的直骨伞相反的收合方式,其主要是通过伞骨架的结构设置实现,常见的直骨伞收合后伞骨架在内,伞布在外,伞骨架的末端朝向伞中棒的把手方向收合,而反向伞收合后伞骨架在外,伞布在内,伞骨架的末端朝向伞中棒的尾端方向收合。反向伞的使用优点就是伞布上有雨水时,收合后不用担心被沾雨水,但是收折后的伞骨架裸露在外部,即影响美观还容易被勾到损坏伞骨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伞骨架外露带来的问题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
[000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包括伞中棒,设置在伞中棒上可反向收合的伞骨架和设置在伞骨架上的伞布,所述伞骨架上还设置有遮挡布,所述伞骨架在伞布与遮挡布之间,所述遮挡布中心与伞骨架连接,所述遮挡布边沿与伞布边沿连接。
[0005]所述遮挡布上设有透气结构。
[0006]所述透气结构为所述遮挡布由中心到外沿包括中心层、中间透气层和外围层,所述中间透气层采用镂空布或网布。
[0007]所述遮挡布的边沿与伞布边沿完全连接。
[0008]所述遮挡布的边沿与伞布边沿分别对应伞骨架的伞骨末端为连接点。
[0009]所述遮挡布的两两连接点之间的边沿形成内凹的弧形边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通过设置遮挡布,使伞骨架收合后,遮挡布在最外面将伞骨架包在伞布与遮挡布之间,这样就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因伞骨架外露带来的影响美观、容易勾到损坏的问题,且在撑伞时,遮挡布还能避免伞骨架夹到撑伞者的头发,上述透气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伞布与遮挡布之间的空间为不利于透气的封闭状态,透气好对于伞的使用保养也有好处,还有也能提升伞使用时的舒适性,另夕卜,遮挡布的结构能够使得反向伞更有层次感而不会有厚重感,能够显得更美观轻盈。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的撑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的收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
[0014]伞中棒-1;伞布-2;
[0015]遮挡布-3;中心层-31;中间透气层-32;外围层_33;弧形边沿-3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伞中棒I,设置在伞中棒I上可反向收合的伞骨架(图中不可见)和设置在伞骨架上遮阳挡雨的伞布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所述伞骨架上还设置有遮挡布3,所述遮挡布3中心与伞骨架连接,所述遮挡布3边沿与伞布2边沿连接,所述伞骨架在伞布2与遮挡布3之间,因此,撑开伞时,伞布2在上面,遮挡布3在下面,收合伞时,伞布2在里面,遮挡布3在外面,通过上述结构,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效果。
[0018]为避免伞布与遮挡布之间的空间为不利于透气的封闭状态,本实施例进一步,所述遮挡布3上设有透气结构,如图中所示,透气好对于伞的使用保养也有好处,还有也能提升伞使用时的舒适性。
[00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为所述遮挡布3由中心到外沿包括中心层31、中间透气层32和外围层33,所述中间透气层32采用镂空布或网布,能够达到较好的透气效果,又能避免伞骨架直接外露。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布3的边沿与伞布2边沿可为完全连接的结构设置;另,也可所述遮挡布3的边沿与伞布2边沿分别对应伞骨架的伞骨末端为连接点,即遮挡布3的边沿与伞布2边沿为不完全连接,两者之间的边沿存在缝隙,也可进一步用于透气实现更好的透气效果;进一步,所述遮挡布3的两两连接点之间的边沿形成内凹的弧形边沿34,如图中所示,即不会露出伞骨架,又能够加大缝隙便于透气。
[0021]另外,上述遮挡布3的结构能够使得反向伞更有层次感而不会有厚重感,能够显得更美观轻盈。
[0022]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包括伞中棒,设置在伞中棒上可反向收合的伞骨架和设置在伞骨架上的伞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架上还设置有遮挡布,所述伞骨架在伞布与遮挡布之间,所述遮挡布中心与伞骨架连接,所述遮挡布边沿与伞布边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布上设有透气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结构为所述遮挡布由中心到外沿包括中心层、中间透气层和外围层,所述中间透气层采用镂空布或网布。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布的边沿与伞布边沿完全连接。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布的边沿与伞布边沿分别对应伞骨架的伞骨末端为连接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美观透气型反向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布的两两连接点之间的边沿形成内凹的弧形边沿。
【文档编号】A45B25/18GK205696178SQ201620588418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发明人】刘基山, 王榆浩
【申请人】福建雨丝梦洋伞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