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易穿戴的鞋子,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防脱鞋子。
背景技术:
鞋子作为日用必备物品,根据其用途以及穿戴的舒适性可分为多个种类,如运动鞋、兼顾运动和舒适性的休闲鞋以及时尚靓丽的高跟鞋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子穿戴的舒适性以及时尚的外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鞋子穿戴过程中,常常由于型号尺寸的选择失误以及穿戴外力造成鞋子不合脚问题,该鞋子在穿戴中很容易脱落,甚至合脚的鞋子在走动中也会出现脱落问题,尤其是凉鞋以及高跟鞋类尤为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做了各种创新与努力,如中国专利ZL200520057258.1公开的人体工学防脱鞋,它在鞋面的跟部两侧面上设置有橡筋带,通过橡筋带绕脚后对鞋子的牵拉作用来防止鞋子脱落,然而该结构使用并不方便,每次穿戴均需拉开橡筋带,脱掉鞋子也同样麻烦,既影响舒适性又不美观;随着人们对鞋子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该类鞋子已渐渐被市场所淘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防脱鞋子,它具有结构协调美观、防脱效果好和穿戴舒适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双层防脱鞋子,它包括鞋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在鞋底上的内鞋层以及分别包裹在内鞋层后跟部与前部外侧的分体式外鞋层,所述分体式外鞋层靠近后跟部上缘设置有防脱护垫。
所述分体式外鞋层为分别包裹在内鞋层后跟部与前部外侧的后跟外鞋层和鞋头外鞋层,所述防脱护垫设置在后跟外鞋层的上缘处。
优选的是:所述分体式外鞋层为硬质材料制成,内鞋层为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内鞋层和分体式外鞋层均设有沿其外缘引边走线的双车线。
所述防脱护垫为两片对称包裹在脚踝后侧的叶形垫片,该防脱护垫的两片叶形垫片呈V字形结构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防脱护垫与脚部接触面设置有柔性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协调紧凑,穿戴方便,防脱效果好,它采用内外鞋层的分开设计,利于分解工艺以进行流水化专业生产与加工,柔性的内层保证了舒适性,硬质的外鞋层利于保持鞋子外形,也利于对鞋子外形进行各类时尚化的设计;它将防脱护垫与鞋子结构融为一体,既不影响鞋子整体协调的外形,又可起到很好的防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脱护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层防脱鞋子包括鞋底1,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连接在鞋底1上的内鞋层3以及分别包裹在内鞋层3后跟部与前部外侧的分体式外鞋层,所述分体式外鞋层靠近后跟部上缘设置有防脱护垫6。本实用新型将鞋子上层结构划分为内鞋层3和外鞋层,可简化鞋子加工的难度,两者分开缝制到鞋底1上,提高分工协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分体式的外鞋层可进一步提高生产的效率与专业化水平,通过与鞋子融为一体的防脱护垫6,又起到很好的防脱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为提高鞋子穿着的舒适性和外形的柔韧性,内鞋层3为柔性材料制成,保证了与脚部接触的柔软度,所述分体式外鞋层为硬质材料制成,避免鞋子变形。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子的外形结构强度以及装饰性,所述内鞋层3和分体式外鞋层均设有沿其外缘引边走线的双车线5。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创新在于分体式外鞋层的结构设计,它为分别包裹在内鞋层3后跟部与前部外侧的后跟外鞋层2和鞋头外鞋层4,所述防脱护垫6设置在后跟外鞋层2的上缘处,这样可分开生产后跟外鞋层2和鞋头外鞋层4,待内鞋层3缝制好后,只需要在其前后两侧的鞋底1上连接后跟外鞋层2和鞋头外鞋层4即可。
为了提高防脱效果以及穿着的舒适性,所述防脱护垫6为两片对称包裹在脚踝后侧的叶形垫片,该防脱护垫6的两片叶形垫片呈V字形结构设置;它能很好地包裹住后脚部,在鞋子向上抬起时牢牢卡主脚后,避免鞋子脱落,特别适合凉鞋以高跟鞋的时尚外形设计;为了提高穿着的舒适性,所述防脱护垫6与脚部接触面还设置有柔性防护层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