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减压文胸丈根。
背景技术:
文胸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提供胸部外部支撑,增加舒适性与活动力。
目前市场销售的文胸在穿戴过程中,文胸的下围会对女性身体产生压紧力,造成压迫感和疼痛感。特别是现代女性长期坐在电脑前办公,运动量小,容易在胃部和腹部积累赘肉,文胸下围对女性身体的束缚更加严重。
这是因为文胸的下围采用的是具有拉伸能力的文胸丈根,当文胸丈根沿长度方向拉伸时,文胸丈根的编织线会沿宽度方向收缩变密,以达到沿长度方向伸长的目的。但是文胸丈根沿宽度方向收缩变密之后,文胸丈根的硬度增加,对身体的压迫更加强烈,疼痛感增加;特别是文胸丈根在收缩变密的时候,文胸丈根的边沿处收缩更为严重,增加了身体的不适感。
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可以缓解文胸丈根带来的压迫感的文胸丈根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压文胸丈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文胸丈根引起的压迫感、酸痛感、不舒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压文胸丈根,包括丈根本体,所述丈根本体上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丈根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编织疏松区,所述编织疏松区的两侧为沿所述丈根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编织密集区。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疏松区上间隔设置有镂空区。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区的长度为0.5-1cm,相邻镂空区的间距为0.5-1cm。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疏松区的数量为一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精巧,外形美观;在文胸丈根上设置编织疏松区,当文胸丈根受力沿长度方向拉伸时,由于编织疏松区的存在,可以缓解编织线收缩后的密度和硬度;同时,由于编织疏松区的密度相较于其他区域低,当穿戴者弯腰时,文胸丈根的两侧在力的作用下会自然沿编织疏松区弯折,降低对胃部的压迫,且该文胸丈根恢复原状后无折痕;镂空区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文胸丈根拉伸后的密度,并提高了透气性,舒适精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丈根本体;2、编织疏松区;3、编织密集区;4、镂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减压文胸丈根,包括丈根本体1,丈根本体1上设有一条沿丈根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编织疏松区2,编织疏松区2的两侧为沿丈根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编织密集区3。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于一条的编织疏松区2,当设置多于一条的编织疏松区2时,相邻编织疏松区2之间为编织密集区3。编织疏松区2的编织密度低于编织密集区3的编织密度,设置编织密集区3的目的在于保证文胸丈根保持原有的拉伸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编织疏松区2为条形,在编织疏松区2上间隔设置有镂空区4,镂空区4的长度为0.8cm,相邻镂空区4的间距为1cm。在实际应用中,镂空区4的长度在0.5-1cm为宜,相邻镂空区4的间距在0.5-1cm为宜。
本实施例中的编织疏松区2位于丈根本体1的中段,使用中位于文胸的罩杯下方的位置,刚好位于穿戴者的胃部的位置,缓解对胃部的压迫感。应用中也可以将编织疏松区2延伸至整个丈根本体1的长度。
本实施例在文胸丈根上设置编织疏松区2,当文胸丈根受力沿长度方向拉伸时,由于编织疏松区2的存在,可以缓解编织线收缩后的密度和硬度;同时,由于编织疏松区2的密度相较于其他区域低,当穿戴者弯腰时,文胸丈根的两侧在力的作用下会自然沿编织疏松区2弯折,降低对胃部的压迫,且该文胸丈根恢复原状后无折痕;镂空区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文胸丈根拉伸后的密度,并提高了透气性,舒适精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