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表保护套。
背景技术:
手表已经是人们现在普遍使用的一种工具,与手表配套使用的手表保护套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工业生产中,工作人员有时会需要按照时间来操作,经常地看时间,这就需要一直带着手表。而作业时手表(主要是表盘部分)经常会受到磕碰,撞击,或摩擦,极易受到损坏,而且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容易沾上油污等。现有的手表保护产品有的不便于随时看时间,有的达不到防磕碰的效果,仅仅是把手表覆盖住防油污而已。手表保护套其核心为保护手表避免其破损,手表保护套的主要技术来源于材质和形状。
手表保护套在其领域有效的解决了工业生产中对手表的伤害。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手机保护套具有如下问题:
1.佩戴/携带不方便。
2.长期佩戴其材质对手表有磨损。
3.成本太高。
由于上述缺点导致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是应用的领域不广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廉价的手表保护套,以解决佩戴/携带不方便,长期佩戴其材质对手表有磨损,成本太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表保护套,包括表盘保护膜和表带保护套,表盘保护膜为圆形透明保护膜,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表带保护套呈左右对称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表盘保护膜位于表带保护膜中间,表带保护套设置有凸起的表盘保护膜基座,表盘保护膜位于表盘保护膜基座上,表盘保护膜基座与表盘保护膜形成可容纳手表盘的空间,表盘保护膜基座与表带保护套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表带保护套外周缘设置有固定粘扣,固定粘扣与表带保护套缝合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表带保护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透气孔位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与上平面高于表带保护套,低于表盘保护膜基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表盘保护膜和表带保护套整体呈船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表盘保护膜为为聚乙烯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表带保护套为腈纶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表盘保护膜为圆形透明保护膜,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表带保护套呈左右对称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表盘保护膜位于表带保护膜中间,表带保护套设置有凸起的表盘保护膜基座,表盘保护膜位于表盘保护膜基座上,表盘保护膜基座与表盘保护膜形成可容纳手表盘的空间,表盘保护膜基座与表带保护套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手表保护套整体结构简单,形状美观实用,表带保护套可直接覆盖与手表上,透明的表盘保护膜既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表盘,又不影响及时方便的查看时间点;表盘保护膜和表带保护套上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使得作业温度较高时或使用环境温度较高时,及时排汗和散热,不影响手表的性能,使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表保护套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表保护套的主视图。
图中,1-表盘保护膜,2-表带保护套,3-透气孔,4-表盘保护膜基座,5-固定粘扣,6-第一连接体,7-第二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表保护套,包括表盘保护膜1和表带保护套2,表盘保护膜1为圆形透明保护膜,表盘保护膜1优选为优质聚乙烯材质制成,既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表盘,又不影响及时方便的查看时间点;表盘保护膜1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使得作业温度较高时或使用环境温度较高时,及时排汗和散热,不影响手表的性能。
表带保护套2呈左右对称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表盘保护膜1位于表带保护膜中间,表带保护套2设置有凸起的表盘保护膜基座4,表盘保护膜1位于表盘保护膜基座4上,表盘保护膜基座4与表盘保护膜1形成可容纳手表盘的空间,表盘保护膜基座4与表带保护套2为一体成型结构;表带保护套2优选为优质腈纶材质制成,厚度合适,有弹力,佩戴更舒适。
表带保护套2外周缘设置有固定粘扣5,固定粘扣5与表带保护套2缝合连接;使用时,将手表保护套附着于手表上将粘扣粘上,即可牢固固定手表保护套,不脱落。
表带保护套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6和第二连接体7,透气孔3位于第一连接体6和第二连接体7上;第一连接体6和第二连接体7与上平面高于表带保护套2,低于表盘保护膜基座4。
表盘保护膜1和表带保护套2整体呈船形,形状美观实用;舒适的材质,便于长期佩戴/携带且价格更适合消费者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表保护套不仅可以日常生活环境下使用,还可广泛应用于工厂操作环境下中。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