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使用更安全、更便捷的一种新型手术衣。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术衣结构都是前衣身、衣袖、中间开缝的后衣身和后衣身开缝处两侧的腰带,采取后衣身腰带系扣的方式完成手术衣的穿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手术室内医用器具、医用部件太多且太多具备尖角或尖端,系扣的腰带会在医生或护士转身时勾到这些医用部件或医用器具,给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带来不便。另外,通过左右腰带系扣的方式虽然能穿戴并保持一定的绷紧力,但是由于手术时人的手臂不停抬起落下等操作使得衣袖会出现松垮的情况,而手术衣必须保证衣袖的紧挺括,这也是现在手术衣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后衣身的腰带不再系扣或系扣后贴在后衣身上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都更高的新型手术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手术衣,包括衣身和连接于该衣身上的袖子、腰带,所述衣身包括前衣身和后衣身,后衣身开缝,所述腰带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后衣身开缝的两侧,还包括使得腰带系扣后不超出人体厚度的腰带系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手术衣的进一步改进,腰带系扣结构为设置在后衣身开缝处的粘扣带,粘扣带的母面和子面分别设置在后衣身开缝的两侧,粘扣带的母面在宽度方向上有一半是连接在衣身上的,另一半可以在腰带系扣好后翻转与开缝处的另一侧的后衣身上的粘扣带的子面粘扣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腰带系扣后将粘扣带的母面翻到后衣身另一侧的子面,可以将系扣带包覆隐藏在粘扣带内,避免了医者在转身时腰带勾到医用部件或医者在手术室内行走过程中系扣的腰带勾到桌角,提高了手术衣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手术衣的进一步改进,腰带系扣结构为设置在左腰带上的与左腰带一体成型的若干个沿左腰带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的硬性倒钩状凸起和固定设置在右腰带端头的柔性环形绳索,左腰带和右腰带固定连接在后衣身内表面上,左腰带右腰带为硬弹性腰带,左腰带右腰带伸出后衣身开缝处,且具备向人体方向靠近的弹性。将腰带固定在后衣身的内表面,并且采用硬弹性材料,这样腰带不超出人体厚度方向,紧贴在手术衣上,且不系扣,加上紧贴,因此不会勾到桌角或医用部件;设置若干个硬性倒钩状凸起配合右腰带端头的柔性环形绳索能够调整腰带的系紧程度,满足不同腰围的人的穿戴,再配合腰带本体的自重,柔性环形绳索正好能搭扣在硬性倒钩状凸起上,只有在需要脱下时给予右腰带一个向上的力才能把柔性环形绳索脱离硬性倒钩状凸起,在正常使用中不会出现左右腰带脱离系扣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手术衣的进一步改进,腰带系扣结构为分别设置在后衣身开缝的两侧的左腰带和右腰带,左腰带中空且左腰带的外壁由弹性材料制得,左腰带的外表面设置一个具备弹性的环绕紧箍件,右腰带的端头还设有和右腰带一体成型的凸盘,凸盘可伸入左腰带中空空间中,凸盘的形状与左腰带中空空间的形状匹配,凸盘的尺寸大于右腰带带部的尺寸。这样的设置也是采用腰带不系扣的方式,而将右腰带插入左腰带的中空空间中,为了紧固住左右腰带,采用环绕紧箍件的设置,在调整好右腰带伸入左腰带的长度后,将环绕紧箍件向纵向外侧拉松后松手,使得环绕紧箍件紧固在凸盘的右侧,即完成腰带的紧固;要脱下手术衣时则将环绕紧箍件向纵向外侧拉松并拉出右腰带后松手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手术衣的进一步改进,左腰带和右腰带各设置两个,在后衣身开缝处结合成“X”的形状。这样的设置改变了原先几乎水平方向的左右腰带紧固或系扣的方式,而变成左右斜向的系扣或紧固,这样能够对衣袖具备一定的绷紧力,使得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证衣袖的紧挺括,避免了由于手术衣衣袖的松垮而影响手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系扣的腰带包覆隐藏或将腰带不系扣,避免了医者在转身时腰带勾到医用部件或医者在手术室内行走过程中系扣的腰带勾到桌角,提高了手术衣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并且避免了由于手术衣衣袖的松垮而影响手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手术衣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去除粘扣带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腰带系扣后粘扣带还未扣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左腰带和右腰带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左腰带和右腰带系扣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其中一个左腰带和右腰带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衣身 1-1、前衣身 1-2、后衣身 2、袖子 3、腰带 3-1、左腰带 3-2、右腰带 3-2-1、右腰带带部 4、母面 5、子面 6、硬性倒钩状凸起 7、柔性环形绳索 8、环绕紧箍件 9、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以及效果有更加清楚地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新型手术衣,包括衣身1和连接于该衣身1上的袖子2、腰带3,所述衣身1包括前衣身1-1和后衣身1-2,后衣身1-2开缝,所述腰带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后衣身1-2开缝的两侧,还包括使得腰带3系扣后不超出人体厚度的腰带系扣结构。腰带系扣结构为设置在后衣身1-2开缝处的粘扣带,粘扣带的母面4和子面5分别设置在后衣身1-2开缝的两侧,粘扣带的母面4在宽度方向上有一半是连接在衣身1上的,另一半可以在腰带3系扣好后翻转与开缝处的另一侧的后衣身1-2上的粘扣带的子面5粘扣连接。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4至图6所示,腰带系扣结构为设置在左腰带3-1上的与左腰带3-1一体成型的若干个沿左腰带3-1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的硬性倒钩状凸起6和固定设置在右腰带3-2端头的柔性环形绳索7,左腰带3-1和右腰带3-2固定连接在后衣身1-2内表面上,左腰带3-1右腰带3-2为硬弹性腰带,左腰带3-1右腰带3-2伸出后衣身1-2开缝处,且具备向人体方向靠近的弹性。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7、图8所示,腰带系扣结构为分别设置在后衣身1-2开缝的两侧的左腰带3-1和右腰带3-2,左腰带3-1中空且左腰带3-1的外壁由弹性材料制得,左腰带3-1的外表面设置一个具备弹性的环绕紧箍件8,右腰带3-2的端头还设有和右腰带3-2一体成型的凸盘9,凸盘9可伸入左腰带3-1中空空间中,凸盘9的形状与左腰带3-1中空空间的形状匹配,凸盘9的尺寸大于右腰带带部3-2-1的尺寸。左腰带3-1和右腰带3-2各设置两个,在后衣身1-2开缝处结合成“X”的形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