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716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



背景技术:

在临床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心电监护仪作为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电极片是配合心电监护仪使用的、直接贴在人体上用于感应心电信号的贴片。

目前,医院使用的病员服多为对扣式上衣,随意引出,心电导线凌乱,患者侧卧位时导线盘于身旁,不经意间会出现压痕,患者自觉导线导致他活动不方便。此外,在贴电极片或者对电极片进行更换时,需要将病员衣扣解开,这对尤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次性电极片更换来说,这不仅造成操作上的十分不便,并且不利于保护病人隐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前襟胸部位置横贯有第一操作开口,衣服本体前襟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两通孔均与第一操作开口连通,所述通孔上覆盖有遮盖片,所述遮盖片一侧与通孔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部件与衣襟连接,所述遮盖片覆盖在通孔上时其顶部与衣襟之间具有供导线穿出的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为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操作开口上下两侧的衣襟通过魔术贴彼此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衣服本体前襟腹部位置还横贯有第二操作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操作开口上下两侧的衣襟通过魔术贴彼此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衣服本体两侧衣肩处均设有固定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贴敷或更换电极片时只需撕开第一和第二操作开口或者打开通孔上的遮盖片,无需将衣扣解开,即可充分暴露患者需要敷帖电极片的胸腹部皮肤,既避免了患者更换电极片的繁琐,又减少了患者因经常解开衣扣造成受凉、感冒等症状,还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此外,导线从通孔穿出后,经遮盖片与衣襟之间留有的缝隙,导线可以从遮盖片上方穿出,再由两侧衣肩固定环引导和辅助固定,防止导线对病人颈部造成压迫,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遮盖遮盖片合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遮盖遮盖片翻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衣服本体,2-第一操作开口,3-第二操作开口,4-通孔,5-遮盖片,6-固定环,7-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一种方便心电监护的新型病员服,包括衣服本体1,所述衣服本体1前襟胸部位置横贯有第一操作开口2,衣服本体1前襟腹部位置还横贯有第二操作开口3,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敷贴和更换胸部电极片时,只需撕开第一操作开口2或第二操作开口3,便可充分暴露患者需要敷帖电极片的胸腹部皮肤,无需将衣扣解开,既避免了患者更换电极片的繁琐,又减少了患者因经常解开衣扣造成受凉、感冒等症状,还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口2和第二操作口3的上下两侧均分别通过魔术贴7来彼此连接,方便医护人员对第一操作口2和第二操作口3撕开和固定,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常规的连接固定方式,如拉链等等。

为了方便对电极片导线的引导和固定,在衣服本体1前襟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4,两通孔4均与第一操作开口2连通,所述通孔4上覆盖有遮盖片5(见图1),所述遮盖片5一侧与通孔4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部件与衣襟连接(见图2),所述遮盖片5覆盖在通孔4上时其顶部与衣襟之间具有供导线穿出的缝隙,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衣肩处还均设有固定环6。在完成电极片的敷贴或更换后,电极片的导线从通孔内穿出,并将遮盖片5覆盖在通孔4上,由于覆盖后遮盖片5顶部与衣襟之间具有供导线穿出的缝隙,所以导线可以顺利穿出并继而穿过衣肩处的固定环,避免了因外露导联线杂乱分布在衣服外而影响患者的心情和舒适程度。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为魔术贴,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常规的连接固定方式,如暗扣等等。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