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68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方面,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一种必要的挡雨工具,雨伞都是由罩面和伞柄组成,传统的雨伞伞柄都设置在罩面的正中心位置。在雨天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在打伞行走于雨中一段时间后总会发现衣服的后面会出被淋湿,不管你怎么变换打伞姿势,这个问题(不能有效的避雨)都不能被很好的避免。根据统计数据,中、小学生在雨天打伞总是喜欢将雨伞扛在肩膀上,结果导致后背、书包等被淋湿;有人可能会选择大一点的伞,然后大一点的伞又会携带不方便,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雨伞在使用时不能有效遮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包括伞柄、罩面、伞骨、抽出装置。所述伞柄设置在罩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伞柄上端设置有伞顶轮觳,伞柄底部安装有伞底固定轮觳,伞底与伞顶之间设置有可移动轮觳;所述伞骨包括:一级伞骨、二级伞骨、三级伞骨,其中一级伞骨一端通过铁丝呈辐射状连接在伞顶轮觳上,另一端与一级罩面末端固结,二级伞骨一端通过铁丝连接在可移动轮觳上,另一端与一级伞骨铰接,三级伞骨起抽出作用,位于抽出装置中;所述罩面包括:一级罩面、二级罩面,其中一级罩面围绕于一级伞骨外,构成主伞,二级罩面为抽出罩面;所述抽出装置包括:三级伞骨、二级罩面、移动块构成,其中移动块由固定环固定在一级伞骨上,三级伞骨一端枢接在移动块上,另一端通过铁丝固定在移动轮觳上,移动块一端具有固定挡板,二级罩面钉在移动块下方,与一级罩面保持平行结构。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采用抽出装置,实现罩面的二次加长,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传统雨伞无法有效避雨问题,另一方面本发明仅仅在伞后面加有抽出装置并未改变原伞整体结构,节约材料,方便使用,占有空间小,可以极大地提高雨伞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人们遮风挡雨,因此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抽出装置平面图;

图3是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抽出装置细节图;

图4是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抽出样式图。

其中:1-伞底固定轮觳、2-一级罩面、3-二级伞骨、4-伞顶轮觳、5-伞柄、6-移动轮觳、7-三级伞骨、8-主伞开关、9-副伞开关、10-一级伞骨、11-固定环、12-固定挡板、13-二级罩面、14-制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可抽出式长尾雨伞,包括伞柄5、罩面、伞骨、抽出装置。所述伞柄5设置在一级罩面2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伞柄5上端设置有伞顶轮觳4,伞柄底部安装有伞底固定轮觳1,伞底与伞顶之间设置有可移动轮觳6;所述伞骨包括:一级伞骨10、二级伞骨3、三级伞骨7,其中一级伞骨10一端通过铁丝呈辐射状连接在伞顶轮觳4上,另一端与一级罩面2末端固结,二级伞骨3一端通过铁丝连接在可移动轮觳6上,另一端与一级伞骨10铰接,三级伞骨7起抽出作用,位于抽出装置中;所述罩面包括:一级罩面2、二级罩面13,其中一级罩面2围绕于一级伞骨10外,构成主伞,二级罩面13为抽出罩面,构成副伞;所述抽出装置包括:三级伞骨7、二级罩面13、移动块,其中移动块由固定环11固定在一级伞骨10上,三级伞骨7一端枢接在移动块上,另一端通过铁丝固定在移动轮觳6上,三级伞骨7为不定长式,当按下副伞开关9时,三级伞骨7伸长推动移动块沿一级伞骨10向前滑动,当移动块的固定挡板12与一级伞骨10上制动槽14重合时停止移动,此时副伞完全打开,移动块一端具有固定挡板12,二级罩面13钉在移动块下方,与一级罩面2保持平行结构;在雨天使用时先通过主伞开关8打开主伞,再通过副伞开关9打开副伞即可。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