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簧胶组合鞋底。
背景技术:
根据足部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是以后脚跟先着地,前脚掌蹬地,在整个触地期间,脚部外侧及前脚掌内侧是主要的受力高峰点和支点,且众所周知在触地期间地面会对脚部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若不能良好分散降低的话容易导致疲劳感甚至肌肉劳损等不良反应,另外传统的EVA鞋底在这些主要受力点位置处的能量反弹也不高,使得在运动过程中需要脚部用更多的力量,因此研究开发一款具备良好的减震和较高的能量回归值的鞋底对于穿着者尤其是儿童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提升鞋底的穿着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胶组合鞋底,结构稳定牢靠,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和较高的能量回归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弹簧胶组合鞋底,包括EVA中底、TPR外底及夹设在EVA中底和TPR外底之间的弹簧胶垫体,所述EVA中底的底面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及连通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的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对应设置在EVA中底底面的前掌内侧边缘,所述第二容置槽对应设置在EVA中底底面的后侧边缘及外侧边缘,所述第三容置槽对应设置在EVA中底的前侧边缘;所述TPR外底适配设置在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内;所述弹簧胶垫体包括适配夹设在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垫体及适配夹设在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垫体,且所述第一垫体的内端面和第二垫体的外端面上分别上下间隔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助弹槽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端面向上连通设置在EVA中底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外端面向上连通设置在EVA中底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垫体呈渐变色。
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上分别设有两个助弹槽体,第一垫体上的助弹槽体的纵截面形状呈开口朝内的V字型,第二垫体上的助弹槽体的纵截面形状呈开口朝外的V字型。
优选地,所述TPR外底与第一垫体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透明胶片,所述TPR外底与第二垫体相对应位置处前后间隔设有多个透明胶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的凹陷深度均大于第三容置槽的凹陷深度,且位于EVA中底后侧边缘的第二容置槽向上延伸的高度大于位于EVA中底外侧边缘的第二容置槽向上延伸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EVA中底底面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及连通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的第三容置槽,弹簧胶垫体适配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内,并在弹簧胶垫体及第三容置槽内连接有TPR外底,通过TPR外底一方面包覆保护弹簧胶垫体以避免在触地期间对弹簧胶垫体的摩擦损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弹簧胶垫体于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内的连接牢固,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牢靠,抗冲击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另外,由于弹簧胶垫体包括适配设置在第一容置槽的第一垫体和适配设置在第二容置槽的第二垫体,通过第一垫体使得在以前脚掌内侧蹬地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吸收运动能量并有效反弹给脚部,使得蹬地期间脚感不会太过僵硬且助推感强;通过第二垫体一方面使得在以后脚跟外侧着地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吸收地面冲击力,有效分散,减少对脚部的冲击可能造成的伤害,同时有助于过渡至脚跟内侧触地,另一方面使得在以前脚掌外侧触地过程中能够避免脚部过度内翻,有助于过渡至脚掌内侧触地。通过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可实现脚部在触地期间的各阶段顺畅良性发展,符合足部生物力学的运动特点和人体工程学原理。而且,第一垫体的内端面和第二垫体的外端面上分别上下间隔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助弹槽体,该助弹槽体在受力压缩后能够产生类似弹簧的物理变形,大为增强弹簧胶垫体的吸收冲击能力及反弹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EVA中底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TPR外底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垫体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EVA中底;11、第一容置槽;12、第二容置槽;13、第三容置槽;20、助弹槽体;21、第一垫体;22、第二垫体;30、TPR外底;31、透明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簧胶组合鞋底,包括EVA中底10、TPR外底30及夹设在EVA中底10和TPR外底30之间的弹簧胶垫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EVA中底10的底面设有第一容置槽11、第二容置槽12及连通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12的第三容置槽13,所述第一容置槽11对应设置在EVA中底10底面的前掌内侧边缘,所述第二容置槽12对应设置在EVA中底10底面的后侧边缘及外侧边缘,所述第三容置槽13对应设置在EVA中底10的前侧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容置槽11的内端面向上连通设置在EVA中底10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容置槽12的外端面向上连通设置在EVA中底10的外侧面,位于EVA中底10后侧边缘的第二容置槽12向上延伸的高度大于位于EVA中底10外侧边缘的第二容置槽12向上延伸的高度,所述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12的凹陷深度均大于第三容置槽13的凹陷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胶垫体包括适配夹设在第一容置槽11内的第一垫体21及适配夹设在第二容置槽12内的第二垫体22,所述第二垫体22呈渐变色,且所述第一垫体21的内端面和第二垫体22的外端面上分别上下间隔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助弹槽体20。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21和第二垫体22上分别设有两个助弹槽体20,第一垫体21上的助弹槽体20的纵截面形状呈开口朝内的V字型,第二垫体22上的助弹槽体20的纵截面形状呈开口朝外的V字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TPR外底30适配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第二容置槽12和第三容置槽13内,所述TPR外底30与第一垫体2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透明胶片31,所述TPR外底30与第二垫体22相对应位置处前后间隔设有多个透明胶片31,通过各透明胶片31可使得第一垫体21和第二垫体22的颜色比如渐变色向外透光,增强本实施例鞋底的时尚炫彩外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槽11靠近鞋底中心的端边呈波浪起伏状,所述第二容置槽12靠近鞋底中心的端边亦呈波浪起伏状,所述第一垫体21、第二垫体22以及TPR外底30的相应端边分别也呈相匹配的波浪起伏状,由此一方面增大弹簧胶垫体与TPR外底30和EVA中底10的连接面积和牢固强度,另一方面增强本实施例鞋底的缓震性能和能量回归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