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盒,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餐盒。
背景技术:
餐盒由于可以便捷的放置食物,在外出的时候可以方便携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市场上的餐盒大多数只有一个放置空间,只能单一的将米饭和菜品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中,使得不同的菜品之间容易串味,不能有效的保证食物的口感和新鲜;再者餐盒中只能放置食物,而餐具只能另外的放置携带,不能够很好的保证餐具的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餐盒,它能够方便将不同的菜品以及米饭分别放置,保证食物口感,不易串味,同时可以方便携带具有消毒功能的餐具盒,使用更加便捷。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餐盒,包括盒体、内盒和餐具盒,所述餐具盒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餐具盒内腔涂有光触媒,所述盒体底面设有贯通侧壁的装配槽,所述餐具盒设置在装配槽中,所述装配槽槽壁设有卡槽,所述餐具盒侧壁设有与卡槽相配的卡块,所述盒体前壁分布有放置槽,所述内盒卡装在放置槽中,所述内盒外端顶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安装槽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卡块伸出安装槽开口,所述放置槽槽壁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孔,所述卡孔贯通盒体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槽底设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板和压簧,所述压簧位于推动板底面与放置槽槽底之间,所述推动板底面和放置槽槽底均分布有限位块,所述压簧卡装在相对置的限位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餐具盒侧壁设有盒口,所述盒口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设有卡垫,所述卡垫中部高并且向四周逐渐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内盒的底面设有导块,所述放置槽下方槽壁设有与导块相适配的导槽,所述导槽贯通盒体前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可拆装的餐具盒,能够便捷的拆装餐具盒取用餐具,同时所述餐具盒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餐具盒内腔涂有光触媒,光触媒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能够很好的对餐具进行消毒,使用更加卫生健康。
2.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将菜品分开放置,有效的避免菜品串味,能够更好的保证食物的味道和新鲜,同时可以很好的闭合内盒,使得内盒不易从盒体脱落,并且取用内盒也非常省力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餐具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盒外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餐盒,包括盒体1、内盒2和餐具盒3,所述盒体1底面设有贯通侧壁的装配槽11,所述餐具盒3设置在装配槽11中,所述装配槽11槽壁设有卡槽12,所述餐具盒3侧壁设有与卡槽12相配的卡块31,所述餐具盒3侧壁设有盒口32,所述盒口32安装有盖板33,所述盖板33的侧壁设有卡垫34,所述卡垫34中部高并且向四周逐渐降低,能够便捷的拆装餐具盒3,方便的取用餐具,使用更加便利。
所述餐具盒3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餐具盒3内腔涂有光触媒,光触媒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能够很好的对餐具盒3内餐具进行消毒,使用更加卫生健康。
所述盒体1前壁分布有放置槽13,所述内盒2卡装在放置槽13中,多个放置槽13能够方便的将内盒2分隔开,在有多个菜品的时候,能够将不同的菜品分隔开,保证食物的口感,不易串味,所述内盒2的底面设有导块21,所述放置槽13下方槽壁设有与导块21相适配的导槽14,所述导槽14贯通盒体1前壁,所述导槽14与导块21相搭配,能够很好的限制内盒2位置,使得内盒2放置牢固,不易晃动,保证食物不会溢出内盒2,同时在食用时,将内盒2从盒体1拿出,所述导块21与桌面接触,可以避免桌面受热磨损损坏。
所述内盒2外端顶面设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槽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槽22中设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与安装槽22槽底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卡块23伸出安装槽22开口,所述放置槽13槽壁设有与卡块23相适配的卡孔15,所述卡孔15贯通盒体1顶面,所述内盒2卡入放置槽13后,所述卡块23在弹簧24弹力的作用下卡进卡孔15中,将内盒2固定在盒体1上,不易脱落,携带便捷;同时所述放置槽13槽底设有推动装置4,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推动板41和压簧42,所述压簧42位于推动板41底面与放置槽13槽底之间,所述推动板41底面和放置槽13槽底均分布有限位块43,所述压簧42卡装在相对置的限位块43之间,在取用内盒2时,将卡块23压入安装槽22中,然后内盒2在推动装置4的作用下,能够自动的从放置槽13中移出,使用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