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节约的吸液防潮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513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节约的吸液防潮用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舒适节约的吸液防潮用品。



背景技术:

口水兜是照顾婴幼儿的常备用品。目前,市面上的口水兜材质多以棉质为主,但这种口水兜一旦打湿,必须及时更换,不然与湿的口水兜长期接触的肌肤会出现红、肿、痛的症状,并且沾上口水的口水兜容易滋生细菌,不及时更换不益于婴幼儿的健康。而口水兜的频繁更换,不仅操作麻烦,还常常出现备用口水兜用完,没有干净口水兜可换的情况。

为保持口水兜与肌肤接触面的干爽,现已出现将卫生巾、纸尿裤中快速吸收水分的吸水材料应用于口水兜的产品。但由于口水兜的佩戴位置相对固定,口水滴落在口水兜的位置也往往相同,常常出现口水兜的局部已吸收饱和,而其他位置仍然干爽的现象。此时,若不更换口水兜,就无法保持与之相接触的肌肤的干爽,容易滋生细菌;若更换口水兜,又造成浪费。

相应的,现有的纸尿裤也会存在局部吸收饱和,而其他部位仍然干爽;整个更换很浪费,不更换又影响舒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节约的吸液防潮用品,该吸液防潮用品可以提高使用舒适性,并且节约使用成本,也降低资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舒适节约的吸液防潮用品,包括基体、吸液片和连接部件;所述基体用于固定吸液片,所述连接部件用于将基体固定到身体或衣物上;所述吸液片有多个,按区域布置在基体上,且吸液片与基体构成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吸液片背面具有隔湿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液片用魔术贴固定在基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吸液片中至少有一片位于基体上易受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易受潮区域的吸液片层叠布置多层,外侧的吸液片可以从内侧的吸液片上撕下。

优选的:所述的吸液防潮用品是口水兜或纸尿裤或纸尿片。

优选的:所述的基体本身具有吸液功能。

优选的:所述吸液片包括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布置的粘接层、隔水膜层、吸液层和表层;所述吸液层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SAP)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吸液防潮用品是口水兜,所述吸液片大小相同,并呈横向或竖向排布在基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吸液片有至少两个,并且是按区域布置的。当某一片吸液片吸水饱和之后,可以单独拆下该片吸液片,然后更换同样规格的吸液片,而不必整个更换。这样既能保持产品干燥舒爽,同时也减少了产品的使用量,节省成本,也减少了连接部件、基体、吸液片的浪费。并且还可以根据用途不同,以及同一用途不是时间段设计不同的结构,例如易受潮区域设置很多层吸液片等。通过直接撕掉易受潮区域的吸液片,快速起到“更换”吸液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口水兜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纸尿裤或纸尿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液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吸液防潮用品可以是口水兜、纸尿裤等。图1所示为口水兜,口水兜包括基体1、吸液片2和连接部件3。所述基体1用于固定吸液片2,基体1可以只是一个底层作为载体使用,材料和结构就很简单了,例如就是一层布。所述连接部件3例如就是系带,用于栓在婴幼儿脖子上;或者连接部件3是具有弹性的挂带,可以挂在使用者的脖子上。所述吸液片2有多个,按区域布置在基体1上,且吸液片2与基体1构成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在某区域的吸液片2弄湿的情况下,单独更换该吸液片2。是的整个产品重新保持干爽,身体感觉舒适。减少系带和基体1材料的浪费。至于吸液片2如何固定并可以取下则由很多方式可以实现,例如在边缘用线简单缝合到一起,外力可以扯开;或者外侧的吸液片2背后固定粘胶粘接;或者边缘用胶黏物粘合等等,最常见的例如吸液片2用魔术贴固定在基体1上,简单易撕。

当然,该基体1也可以本身内部就具有吸水材料,表面为透水材料;也就是说基体1本身也可以是一层吸液片2,具有吸液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基体1是和最靠内侧的吸液片2结合为一体的。优选在吸液片2背面,也就是处于产品上靠近基体1的侧面通常具有隔湿结构,防止吸液片2吸液饱和后水渗入基体1或衣物上。例如图3所示,所述吸液片2包括由靠近基体1的内侧向外侧依次布置的粘接层7、隔水膜层4、吸液层5和表层6;隔水膜层4例如PE、PVC膜。所述吸液层5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制成,或者吸液层5由吸水纸和高分子吸水珠组成。所述表层6例如是无纺布或医用纱布等结构,能够透水、透气并有效阻止回渗,使吸液片2表面保持干爽。此时隔水膜层4和粘接层7的胶粘物就构成了隔湿结构。

更好的方案是如图1,所述的吸液片2中至少有一片位于基体1上易受潮的位置。对于口水兜,易受潮位置也就是使用这口的正下方。三个大小相同的吸液片2从上往下排列,这样如果口水流的少,就只更换最上侧的吸液片2。多一点就更换上方两个或全部三个吸液片2。还可以在易受潮区域设置多片吸液片2,吸液片2之间层叠布置,且可以从靠内侧的吸液片2上取下。可取下的结构设置很容易,例如外侧的吸液片2背后固定粘胶粘接;或者边缘用胶黏物粘合到内侧吸液片2上等。也就是图1中最上侧的位置吸液片布置多层。因为最上侧总是最容易弄湿的,弄湿后直接取下就能保证干爽,所以这样使用起来更方便。

图1中吸液片2的排布方向为横向,吸液片2的排布方式也可以是竖向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状态选择相应的口水兜产品,如孩子在睡觉时,吸液片2只需吸收孩子的口水,且位置稳定,此时可以选择图1所示的吸液片2竖向布置的产品,口水打湿后只去掉相应的吸液片2。孩子在喝水或喝奶时,吸液片2还需吸收漏出的水或奶,且漏液区域无规律。此时适合选择吸液片2竖向布置的产品。这样及时更换吸收满的吸液片2,减少更换次数,减少浪费,又能保持口水兜的干燥清爽,减少细菌滋生,对呵护孩子健康十分有益。

同理,如图2所示,所述的吸液防潮用品也可以是纸尿裤,纸尿裤上设置前后两两个区域,分别设置独立的吸液片2。大便和小便后可以分别取下有污物的吸液片2进行更换。既能保持宝宝干爽舒适,操作也简单快速,还减少了基体1和连接部件3的浪费。更好是在小便区域,额外设置一片或层叠布置几片吸液片2;远离基体1的吸液片2可以从靠近基体1的吸液片上取下。因为小便的次数通常是多余大便次数的,所以小便后直接去掉小便处的吸液片2即可起到保持干爽舒适,节约成本的目的。这样无需更换吸液片2,处理快速,尤其适合夜间使用,缩短更换时间,减少对家长睡眠的影响。纸尿片的结构和原理与纸尿裤是基本一致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