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船袜。
背景技术:
船袜是一种很短的袜子,短的程度到穿鞋后看不见袜子(或只看到袜子的边缘),袜口在脚踝以下。“船袜”之名是因为袜子的 形状好像船一样,因为长度顶多到脚踝,所以又称为“踝袜”、“船 型袜”、“超短袜”,在台湾则多半被叫做“隐形袜”。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结构功能单一的船袜已经很难满足现有人们对船袜的需求,现在市面上急需一种多功能的船袜,去竞争市面上的份额。
公告号为2044830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的护踝船袜,它包括袜体,袜体上设有袜口,沿袜口内侧设有一圈硅胶边,袜口后沿设有凸起,凸起内填充有柔软物质,在袜体的底部设有防滑硅胶点,在袜口外侧设有一圈高弹性绒布;在袜体上脚掌和脚趾之间的部分外壁设有条形的加固片,所述加固片的最长边与袜体脚掌处宽度相等。
该对比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对比专利通过在袜口后沿设置有凸起并在凸起内填充有柔软物质,减少脚后跟与鞋跟之间的摩擦,防止脚后跟磨破;该种方式虽然解决了脚后跟磨破的问题,但现有市面上拥有该种功能的船袜较多,且该种船袜的功能相对较为单一,很难满足人们对现有船袜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左袜体与右袜体的袜跟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并在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母面与子面,在解决脚后跟磨破问题的前提下,实现左袜体与右袜体之间的连接,方便船袜的晾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船袜,包括左袜体以及右袜体,所述左袜体的外表面靠近袜跟处设有第一加厚片,所述右袜体的外表面靠近袜跟处设有第二加厚片,所述第一加厚片的侧壁与左袜体连接,所述第二加厚片的侧壁与右袜体连接,所述第一加厚片朝向左袜体的一面设有魔术贴的母面,所述第二加厚片朝向右袜体的一面设有魔术贴的子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左袜体与右袜体袜跟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增加左袜体与右袜体袜跟处的厚度,使鞋跟与脚后跟之间产生的摩擦能通过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对摩擦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传递到作用在脚后跟上力,防止脚后跟出现磨破的现象;通过第一加厚片侧壁与第二加厚片侧壁分别实现与左袜体和右袜体之间的连接,可实现对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的翻折,当需要对袜子进行晾晒时,翻折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实现母面与子面之间的粘接,使船袜实现一体晾晒从而使晾晒更加方便;且通过该种粘接的方式,可实现船袜在清洗时之间的连接固定,方便船袜与船袜之间的区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厚片靠近左袜体袜口处的侧壁与左袜体之间通过缝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厚片靠近右袜体袜口处的侧壁与右袜体之间通过缝纫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厚片与左袜体、第二加厚片与右袜体之间均通过缝纫的方式,实现相互之间的固定连接,缝纫的连接方式能保证连接处的柔软性,使脚部在穿着使用的过程中更加舒适;且缝纫的连接方式均位于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的上侧壁,使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垂挂设置,并减少脚部走动过程中,鞋跟作用在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侧壁的作用力,防止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在走动的过程中发生翻折,增加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的周边均设有柔性加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加强件本身具有很好的柔软性以及一定强度,通过柔性加强件的设置,在保证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本身柔软性的前提下,使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的周边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使侧边发生卷曲的现象,影响到船袜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袜体上设有与母面粘接的第一子面,所述右袜体上设有与子面粘接的第一母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母面与设置在左袜体上的魔术贴第一子面之间粘接,右袜体上的魔术贴第一母面与子面之间粘接,实现第一加厚片在左袜体以及第二加厚片在右袜体上的固定连接,使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实现更好的固定,防止船袜的袜跟处在受到鞋跟的作用力时,发生卷曲的现象,保证船袜穿着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袜体与右袜体的袜口处均包覆有柔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柔性片的设置在袜口与脚部之间形成阻挡,使袜口的存在不会对脚部产生局部的磨损,提升船袜穿着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袜体与右袜体的底部位于两脚趾之间的位置均设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船袜包裹的脚体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导致内部的空气难以产生流动性,且脚部产生的热量贮存在船袜内部并与船袜内部的空气产生混淆,使空气对热量起到保温效果,导致脚趾之间的部位温度较高;通过透气孔的设置,使脚部在走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能将空气通过透气孔排出船袜,对内部的气流起到循环的热交换,使船袜的穿着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袜体与右袜体位于脚背的两侧均设有条状透气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条状透气部的设置,使外部产生的空气流动能通过条状透气部与脚部表面产生接触,使气流的流动更好的带走脚部产生的热量,使船袜的穿做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状透气部为经线与纬线通过经纬稀疏编织的方式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经线与纬线通过稀疏编织的方式,使经线与纬线之间存有若干的孔隙,使条状透气部在有限面积的前提下,增加孔隙的数量,使船袜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且通该种编织方式,能减少脚部通过孔隙与鞋子之间发生的接触,使人体在穿着时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袜体与右袜体内部位于袜跟处均设有防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块的设置增大左袜体、右袜体与脚后跟处之间的摩擦力,使船袜在穿着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袜体与右袜体内部位于脚跟处均设有按摩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部在穿着船袜进行走动的过程中,脚后跟处对按摩凸点施加的作用力,使按摩凸点能嵌设进脚部内,对脚部内的穴位起到按摩的作用,从而达到按摩与保健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左袜体与右袜体的袜跟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厚片与第二加厚片,并在第一加厚片上设有母面,第二加厚片上设有子面,使船袜在防止脚后跟处磨破的前提下,使船袜在洗涤或晾晒的过程中能实现左袜体与右袜体之间的连接,以便于更好的区分和晾晒。
附图说明
图1为左袜体与右袜体的侧视图;
图2为左袜体与右袜体的俯视图。
图中:1、左袜体;2、第一加厚片;3、母面;4、第一子面;5、右袜体;6、第二加厚片;7、子面;8、第一母面;9、柔性加强件;10、柔性片;11、透气孔;12、条状透气部;13、防滑片;14、按摩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2,一种多功能新型船袜,包括左袜体1与右袜体5,左袜体1与右袜体5位于脚背的两侧均设有通过经线与纬线经过经纬稀疏编织的方式构成的条状透气部12,条状透气部12沿船袜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增加外部气流与脚部的接触,达到更好的散热;左袜体1与右袜体5底部位于脚趾之间的位置均设有透气孔11,通过透气孔11连通船袜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增加气流流通性。
参考图2,左袜体1与右袜体5的袜口处包覆有条状的柔性片10,柔性片10与左袜体1和右袜体5之间通过缝纫连接,柔性片10可为柔性面料,增加袜口与脚部接触的柔软性,减少脚部的局部磨损;左袜体1与右袜体5内底部位于脚后跟处设有若干按摩凸点14,按摩凸点14可为硅胶凸点;左袜体1与右袜体5内侧壁位于袜跟处均设有防滑片13,防滑片13增大船袜与脚后跟之间的摩擦力,防滑片13可为硅胶片。
参考图1,左袜体1的外表面位于袜跟处设有魔术贴的第一子面4,第一子面4上粘接有魔术贴的母面3,母面3远离第一子面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厚片2,通过第一加厚片2增加袜跟与鞋跟之间的厚度,防止脚跟磨破;第一加厚片2上侧壁与左袜体1的袜口处通过缝纫实现固定连接,第一加厚片2的周边周向设有柔性加强件9,增加第一加厚片2的强度,防止卷边。
参考图1,右袜体5的外表面位于袜跟处设有魔术贴的第一母面8,第一母面8上粘接有魔术贴的子面7,子面7远离第一母面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厚片6,通过第二加厚片6增加袜跟与鞋跟之间的厚度,防止脚跟磨破;第二加厚片6上侧壁与右袜体5的袜口处通过缝纫实现固定连接,第二加厚片6的周边周向设有柔性加强件9,增加第二加厚片6的强度,防止卷边。
需要对袜子进型洗衣机洗涤时,将第一加厚片2与第二加厚片6分别从左袜体1与右袜体5上撕开,实现第一加厚片2上的母面3与第二加厚片6的子面7之间进行粘接固定,并同时将第一子面4与第一母面8之间实现粘接固定,防止刺毛的存在对左袜体1与右袜体5造成钩破的现象,使多双船袜在洗涤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混淆,方便后期的穿着使用;船袜在晾晒的过程中,左袜体1与右袜体5之间的固定,使船袜在晾晒的过程中不需要对船袜进行一双双的整理,并减少船袜的晾晒空间,使晾晒更加方便。
袜体纤维的染色是通过间歇式散纤维染色机,实现对袜体纤维的染色加工,袜子在间歇式散纤维染色机内染色的过程中,在染料内加入纳米抗菌离子,通过间歇式散纤维染色机的高压染色循环,将纳米抗菌离子强压进纤维内部并附着在纤维内部,从而赋予袜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