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式置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84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震式置物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提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震式置物箱。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一开始造出这种箱子多数是为了放衣服用的。一个典型的手提箱里面有一个内套筒用来放衬衫,旁边还有一个放帽子的小帽框。到了20世纪初,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专门放衣服”的手提箱成了旅行者们可以携带的众多“器皿”中的一种,当时的“器皿”种类繁多,有“轮船箱”“球棒袋”,还有“便携式衣柜”,这是行李箱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时刻,但是只能装一些固体及硬质材料的物品,不能承载易碎物品,类似玻璃杯、瓶等物品,即使存放在普通的手提箱内,也很容易使瓶身破裂,导致危险液体或粉末流出,腐蚀箱体且运输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其优点是减轻存放物品与周边的相互作用、有效限制存放物品的位置及增加液态物质的运输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箱锁及海绵垫,所述上箱体的下部与所述下箱体的下部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箱锁固定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扣合状态下的上方搭接位置处,所述海绵垫垫设于所述下箱体内部,所述海绵垫上设置至少三条横向分割槽和至少三条纵向分割槽,所述海绵垫通过横向分割槽与纵向分割槽分割为网格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还可以是:

所述海绵垫通过横向分割槽与纵向分割槽分割为均匀分布的矩形网格状。

所述上箱体内侧设置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侧下半部,所述置物袋上部边缘与所述上箱体内侧形成开口。

所述上箱体内侧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箱体的内侧上部及所述上箱体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带中部可拆卸卡接。

所述弹性带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扣,两端所述卡扣卡接。

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和/或所述下箱体上部。

所述上箱体后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后部两端,所述下箱体后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下箱体后部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箱锁及海绵垫,所述上箱体的下部与所述下箱体的下部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箱锁固定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扣合状态下的上方搭接位置处,所述海绵垫垫设于所述下箱体内部,所述海绵垫上设置至少三条横向分割槽和至少三条纵向分割槽,所述海绵垫通过横向分割槽与纵向分割槽分割为网格状。这样,将海绵垫上设置至少三条横向分割槽和至少三条纵向分割槽,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式置物箱时,可以根据所存放物品的外部形状对海绵垫上的矩形格进行切割,将海绵垫上切割出一个与存放物品外部形状相同的凹槽,将存放物品嵌装在凹槽内,由于海绵垫具有弹性,存放物品周围弹性相抵,减轻存放物品与周边的相互作用,而且凹槽可以有效限制存放物品的位置,使其避免与箱体直接碰撞,破坏存放物品,若存放物品为液体,凹槽可以使存放瓶开口朝上,防止液体流出,增加液态物质的运输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震式置物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震式置物箱的底面示意图。

图中:1:上箱体;2:下箱体;3:海绵垫;4:把手;5:箱锁;6:弹性带;7: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式置物箱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说明:箱体中部朝向把手4方向为前方,箱体中部朝向凸起7方向为后方,箱体中部朝向上箱体1侧为上部,箱体中部朝向下箱体2侧为下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箱锁5及海绵垫3,所述上箱体1的下部与所述下箱体2的下部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箱锁5固定于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扣合状态下的上方搭接位置处,所述海绵垫3垫设于所述下箱体2内部,所述海绵垫3上设置至少三条横向分割槽和至少三条纵向分割槽,所述海绵垫通过横向分割槽与纵向分割槽分割为网格状。这样,将海绵垫3上设置至少三条横向分割槽和至少三条纵向分割槽,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式置物箱时,可以根据所存放物品的外部形状对海绵垫3上的矩形格进行切割,将海绵垫3上切割出一个与存放物品外部形状相同的凹槽,将存放物品嵌装在凹槽内,由于海绵垫3具有弹性,存放物品周围弹性相抵,减轻存放物品与周边的相互作用,而且凹槽可以有效限制存放物品的位置,使其避免与箱体直接碰撞,破坏存放物品,若存放物品为液体,凹槽可以使存放瓶开口朝上,防止液体流出,增加液态物质的运输安全性。相当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点是:减轻存放物品与周边的相互作用、有效限制存放物品的位置及增加液态物质的运输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如图1-图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海绵垫3通过横向分割槽与纵向分割槽分割为均匀分布的矩形网格状。将所述海绵垫3通过横向分割槽与纵向分割槽分割为均匀分布的矩形网格状,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式置物箱时,可以根据所存放物品的外部形状对海绵垫3上的矩形格进行切割,将海绵垫3上切割出一个与存放物品外部形状相同的凹槽,将存放物品嵌装在凹槽内,由于海绵垫3具有弹性,存放物品周围弹性相抵,减轻存放物品与周边的相互作用,而且凹槽可以有效限制存放物品的位置,使其避免与箱体直接碰撞,破坏存放物品,若存放物品为液体,凹槽可以使存放瓶开口朝上,防止液体流出,增加液态物质的运输安全性。相当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点是:减轻存放物品与周边的相互作用、有效限制存放物品的位置及增加液态物质的运输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如图1-图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箱体1内侧设置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内侧下半部,所述置物袋上部边缘与所述上箱体1内侧形成开口。这样,在上箱体1内侧设置有置物袋,小物件、纸质文件及文本类材料,均可由置物袋上部边缘与所述上箱体1内侧形成开口装入置物袋内,置物袋可以对装入其内的物品进行保护,而且因为所述置物袋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内侧下半部,其开口方向朝上,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有效保证材料尽在置物袋内,不会散落到其他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如图1-图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箱体11内侧设置有弹性带6,所述弹性带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箱体11的内侧上部及所述上箱体11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所携带的不仅是药瓶、盒子、衣物等物品,有些时候也需要带一些纸质的文件、说明书或证书等文件,只是将文件或者证书放置在箱体内,很容易因为箱子内部的各种物品挤压导致文件或证书损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式置物箱,在上箱体1内侧设置有弹性带6,所述弹性带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箱体1的内侧上部及所述上箱体1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这样,纸质的文件及证书均可假设在所述弹性带6后方,由于弹性带6的收缩能力,使文件很好的贴合上箱体1的内侧表面,由于上箱体1的内侧表面是平整的,可以有效防止纸质的文件折旧及损坏。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弹性带6中部可拆卸卡接。这样,弹性带6中部为可拆卸卡接,纸质文件在放置时,打开弹性带6,将纸质文件放置好位置后,卡接弹性带6中部,以便固定纸质文件,安装方便快捷。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弹性带6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扣,两端所述卡扣卡接。这样,在弹性带6中部设置卡扣,存放时,将卡扣打开,将纸质文件平整贴合放置在上箱体1内侧表面上,在将卡扣进行扣合,放置简单,不易损坏纸质文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如图1-图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还包括把手4,所述把手4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和/或所述下箱体2上部。这样,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其上箱体1与下箱体2材质为硬质材料,其体型相对较大,不便于携带,在此,将把手4设置在所述上箱体1和/或所述下箱体2上部使用者仅需手持把手4即可携带整个箱体,更加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震式置物箱,如图1-图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箱体1下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7,两个所述凸起7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下部两端,所述下箱体2下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7,两个所述凸起7分别设置于所述下箱体2下部两端。这样,在上箱体1下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7,两个凸起7分别设置于上箱体1下部两端,下箱体2下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7,两个所述凸起7分别设置于下箱体2下部两端,使其在整个箱体底部有四个凸起7支撑,当放置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式置物箱时,四个凸起7与地面接触,减少上箱体1与下箱体2与地面的接触几率,避免上箱体1与下箱体2因与地面多次摩擦导致损坏,从而提高上箱体1与下箱体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