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59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



背景技术:

手提包是随身携带装轻便物品的拎包,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手提包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在女性人群中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多,手提包也随之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手提包样式各异、种类繁多,但现如今销售的手提包还存在着一些多多少少的不足之处,比如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装入物品的多少而改变容积,经常出现手提包装入物品较少的情况,亦或是手提包体积较大,不美观,手提把和背带上没有设置橡皮圈和缓冲带,背重物时很容易造成手部或肩部疼痛,舒适度比较低等,导致了生产需求得不到提高,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

为了解决市场上所存在的不足,目前急需改善手提包的技术,可以更加便捷的服务于人们,让手提包实用性更强,促进手提包行业的不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能根据实际需要装入物品的多少而改变容积、使用时舒适度不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包括包体、背带、手提把、尼龙搭扣和伸缩框架,所述包体的表面安装有卡扣和减力带,且减力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卡扣,所述包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手提把的外侧包裹有橡皮圈,所述手提把的下方安装有夹扣,且夹扣通过固定环与减力带相连接,所述背带上固定有缓冲带,所述背带的西方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尼龙搭扣通过卡扣与包体相连接,所述包体的内部安装有包布,所述伸缩框架的外侧设置有包布,且伸缩框架的两端固定有包体。

优选的,所述背带和手提把均为可拆卸结构,且手提把设有2个。

优选的,所述尼龙搭扣可收放的距离范围为0—8cm。

优选的,所述尼龙搭扣设有两条,且关于包体的中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伸缩框架的横截面积小于包体的横截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设有伸缩框架,可根据实际需要装入物品的多少而改变容积,不会出现手提包盛放物品较少的情况,而且该手提包体积不大,较为美观,手提把和背带上设置橡皮圈和缓冲带,背重物时不会造成手部或肩部疼痛,舒适度比较高,可以更加便捷的服务于人们,让手提包实用性更强,促进手提包行业的不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包体,2、卡扣,3、背带,4、橡皮圈,5、手提把,6、缓冲带,7、夹扣,8、固定环,9、减力带,10、橡胶垫,11、尼龙搭扣,12、连接头,13、伸缩框架,14、包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包括包体1、卡扣2、背带3、橡皮圈4、手提把5、缓冲带6、夹扣7、固定环8、减力带9、橡胶垫10、尼龙搭扣11、连接头12、伸缩框架13和包布14,包体1的表面安装有卡扣2和减力带9,且减力带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卡扣2,包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0,手提把5的外侧包裹有橡皮圈4,手提把4的下方安装有夹扣7,且夹扣7通过固定环8与减力带9相连接,背带3上固定有缓冲带6,不会造成肩部疼痛,舒适度比较高,背带3和手提把5均为可拆卸结构,且手提把5设有2个,既可以背着有可以手拎,使用比较方便,背带3的西方设置有连接头12,尼龙搭扣11通过卡扣2与包体1相连接,尼龙搭扣11可收放的距离范围为0—8cm,尼龙搭扣11设有两条,且关于包体1的中轴对称,可根据实际需要装入物品的多少而改变容积,不会出现手提包盛放物品较少的情况,包体1的内部安装有包布14,伸缩框架13的外侧设置有包布14,且伸缩框架13的两端固定有包体1,伸缩框架13的横截面积小于包体1的横截面积,包体1能充分的保护伸缩框架13和包布14,可以更加便捷的服务于人们,让手提包实用性更强。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时,将尼龙搭扣11松开,把所需装入的物品放到包布14内,通过拉伸或者收缩包体1,伸缩框架13进行拉伸或收缩作业,确保物品能装入包布14内,然后固定包体1两侧的紧尼龙搭扣11,使用者用手握住手提把5上的橡皮圈4,拎包的舒适度比较高,当包内物品较多,不想用手拎时,可通过背带3跨在肩上,在行走的过程中缓冲带6能充分的起到缓冲作业,这就是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