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除湿脚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8995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除湿脚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穿着用品,特别涉及一种保暖除湿脚套。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保暖需要穿着鞋子、衣物,将人体与外界空气隔离开来,不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人体热量不散发,然而人体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汗液或人体自身的水分蒸发产生湿气,如果衣物透气,水蒸汽将会带走大量热量,降低保温性能,如果不透气将会影响穿着的舒适性。特别地,对于老人小孩等体质差、行动不方便的人群,经常的更换鞋子、衣物会产生大量不便,且容易着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除湿脚套,设置备用的护踝垫及脚垫部,在保暖吸湿的同时,方便更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暖除湿脚套,包括脚套本体,设置在脚套本体上的脚踝部,及设置在脚套本体底部的脚垫部,所述脚踝部包括内层面料,外层面料,及设置在所述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的护踝垫,所述内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与脚套本体一体设置,所述护踝垫独立设置,所述脚垫部包括设置在最底部的隔热层,与脚套本体贴合的结合层,及设置在隔热层与结合层之间的吸湿层,所述结合层的周边设置有粘扣,所述脚垫部通过结合层连接在脚套本体上,所述吸湿层为多层棉布。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面料及结合层采用柔软透气性布料,所述外层面料及隔热层为不透气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面料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多排子母扣。

进一步地,所述护踝垫上设置有尼龙粘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通过脚踝部及脚垫部,将人体脚部与外界冷空气隔绝,达到保暖效果,并通过独立设置的护踝垫及脚垫部,在保存热量的同时,充分吸湿,保持人体脚部温暖干燥,且能够快速更换,方便了行动不便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脚垫部的剖视图。

其中,1为脚套本体,2为脚踝部,21为内层面料,22为外层面料,221为开口,222为子母扣,23为护踝垫,231为尼龙粘扣,3为脚垫部,31为隔热层,32为结合层,33为吸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包括脚套本体1,设置在脚套本体1上的脚踝部2,及设置在脚套本体1底部的脚垫部3。所述脚套本体1内部形成的空腔与人体脚部形状匹配,穿戴舒适方便。

所述脚踝部2包括内层面料21,外层面料22,及设置在所述内层面料21与外层面料22之间的护踝垫23。所述内层面料21及外层面料22与脚套本体1一体设置,所述护踝垫23独立设置。所述内层面料21采用柔软透气弹性布料,与人体脚踝贴合。所述外层面料22为紧实不透气面料,防止热气向外散发,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面料22为皮质。所述外层面料2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21,所述开口221两侧设置有多排子母扣222,通过子母扣222的连接能够闭合并收紧外层面料22。可以理解,外层面料22的收紧也可以通过粘扣或扎带等其它方式实现。所述护踝垫23由多层棉布缝合制成,具有吸湿保暖的特性。所述护踝垫23上设置有尼龙粘扣231,护踝垫23通过尼龙粘扣231能够卷绕并收紧在人体脚踝上。可以理解,护踝垫23也可以通过绑绳等其它方式卷绕并收紧。

如图2所示,所述脚垫部3独立设置,包括设置在最底部的隔热层31,与脚套本体1贴合的结合层32,及设置在隔热层31与结合层32之间的吸湿层33,所述隔热层31由泡沫或皮质材料制成,具有保温不透气的特性。所述结合层32为柔软透气性布料,方便脚底的热量及湿气透过结合层32被吸湿层33吸收。所述述结合层32的周边设置有粘扣,结合层32通过粘扣将脚垫部3连接在脚套本体1底部。可以理解,结合层32也可以通过纽扣等其它方式连接。所述吸湿层33为多层棉布,具有吸湿保暖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设置有备用的护踝垫23及脚垫部3,使用时,人体脚部穿戴好脚套本体1,所述内层面料21与人体脚踝处贴合;将护踝垫23烘干,卷绕在内层面料21外,并通过尼龙粘扣231收紧固定;将外层面料22闭合并收紧,使脚踝与外部冷空气隔绝;将脚垫部3通过结合层32固定在脚套本体1底部,人体的热量及湿气被护踝垫23及吸湿层33吸收,无法向外散发,保持人体脚部温暖干燥;当湿气累计到一定程度后,打开外层面料22,更换备用干燥的护踝垫23,并更换备用干燥的脚垫部3,快速方便;换下的护踝垫23及脚垫部3清洗烘干后留作备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通过脚踝部2及脚垫部3,将人体脚部与外界冷空气隔绝,达到保暖效果,并通过独立设置的护踝垫23及脚垫部3,在保存热量的同时,充分吸湿,保持人体脚部温暖干燥,且能够快速更换,方便了行动不便的人群。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