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248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女性睡眠过程中一直深受困扰。睡眠中不穿内衣,乳房容易在自然状态下垂摆,睡眠质量不高的同时,还不利于维持乳房的挺拔形态;而目前市面的文胸或背心中,大多数都带有钢圈,坚硬的质感会严重降低睡眠质量,且在压迫状态下,极易发生血液不流通的情形;而普通的无钢圈文胸对于乳房的限制力较少,不能起到定位矫形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钢圈、舒适感强、能够对乳房起到矫形作用的睡眠内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包括背心前部、背心后部、连接背心前部和背心后部的两条肩带以及设在两条肩带之间的领口组成,所述背心前部设有无钢圈的交叉胸布,所述交叉胸布由左胸布和右胸布组成,所述左胸布右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带,所述右胸布左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二弧带;

所述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于交叉胸布的中部设有一个交点,以该交点为分隔,所述第一弧带包括第一上弧带和第一下弧带,所述第二弧带包括第二上弧带和第二下弧带,所述第一上弧带、第一下弧带、第二上弧带、第二下弧带的关系为:

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下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

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下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上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

其中,所述背心本体还包括宽松紧,所述宽松紧均与背心前部的下端和背心后部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左胸布和右胸布均设有使交叉胸布配合乳房形状的车缝线。

其中,所述第一上弧带设在右胸布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设在设在右胸布的下方,第二上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下方,第二下弧带设在左胸布的上方。

其中,所述左胸布和右胸布均包括里层和外层,所述里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者合成纤维层,所述外层为透气棉层。

其中,所述左胸布左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三弧带,所述右胸布右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四弧带,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的上端分别连接于领口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的下端分别连接于背心前部下端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第四弧带、领口、背心前部下端形成的闭合区域对应于人体乳房部位。

其中,所述第一弧带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四弧带,所述第二弧带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三弧带,所述第三弧带和第四弧带分别被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分隔为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1-2:1-1.5。

其中,所述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的上方均涂布有弹性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分别贴合了人体右左乳房的弧形形态,更够给予乳房很好的支撑力,同时由于左右胸布的交叉层叠设置,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具有相互拉扯定位作用,避免了第一弧带和第二弧带对乳房的过分约束,使本内衣的舒适感强;2、左右胸布的交叉层叠设置会使内衣在中间产生狭缝,增强透气性,而透气性远胜一般设有透气孔的内衣,更能排气减汗,提高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是实用新型交叉胸部的背面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1-背心前部、11-左胸布、111-第一弧带、1111-第一上弧带、1112-第一下弧带、112-第三弧带、12-右胸布、121-第二弧带、1211-第二上弧带、1212-第二下弧带、122-第四弧带、2-背心后部、3-肩带、4-宽松紧、5-车缝线、6-领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申请中,以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即图1为判断左右的基准。左右即指正面视图的左右。

如图1所示,一种舒适定形的睡眠内衣,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包括背心前部1、背心后部2、连接背心前部1和背心后部2的两条肩带3以及设在两条肩带3之间的领口6组成,所述背心前部1设有无钢圈的交叉胸布,所述交叉胸布由左胸布11和右胸布12组成,所述左胸布11右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带111,所述右胸布12左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二弧带121,所述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两端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于交叉胸布的中部设有一个交点,以该交点为分隔,所述第一弧带111包括第一上弧带1111和第一下弧带1112,所述第二弧带121包括第二上弧带1211和第二下弧带1212,所述第一上弧带1111、第一下弧带1112、第二上弧带1211、第二下弧带1212的关系为:

所述第一上弧带1111设在右胸布12的上方,所述第一下弧带1112设在设在右胸布12的下方,第二上弧带1211设在左胸布11的下方,第二下弧带1212设在左胸布11的上方;考虑到乳房自然睡眠状态容易下垂,而人的侧睡习惯以右侧睡为优,因此第一下弧带1112设在右胸布12的下方更能给予左胸适当方向支撑力,而右胸可以借助地形(床或抱枕等)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其中,所述背心本体还包括宽松紧4,所述宽松紧4均与背心前部1的下端和背心后部2的下端连接。

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分别贴合了人体左右乳房的弧形形态,更够给予乳房很好的支撑力,同时由于左右胸布12的交叉层叠设置,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具有相互拉扯定位作用,避免了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对乳房的过分约束,使本内衣的舒适感强;同时左右胸布12的交叉层叠设置会使内衣在中间产生狭缝,增强透气性,而透气性远胜一般设有透气孔的内衣,更能排气减汗,提高睡眠质量。

其中,所述左胸布11和右胸布12均设有使交叉胸布配合乳房形状的车缝线5。车缝线5的设置能够使左胸布11和右胸布形成与乳房形状贴合的曲面,提供乳房的容置空间,并利用弧带起到定位矫形作用。

其中,所述左胸布11和右胸布12均包括里层和外层,所述里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者合成纤维层,所述外层为透气棉层。双层结构能够实现内层的顺滑和外层的高透气性以及良好触感。

其中,所述左胸布11左端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三弧带112,所述右胸布12右端设有向右凸起的第四弧带122,所述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的上端分别连接于领口6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的下端分别连接于背心前部1下端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弧带112、第四弧带122、领口6、背心前部1下端形成的闭合区域对应于人体乳房部位。

其中,所述第一弧带111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四弧带122,所述第二弧带121的两个端口均连接于第三弧带112,所述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分别被第二弧带121和第一弧带111分隔为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长度比为1:2:1.5。通过对第一弧带111、第二弧带121、第三弧带112、第四弧带122的线条约束,使塑性效果得到最优化。

第三弧带112和第四弧带122的设置能够结合第一弧带111和第二弧带121,给予乳房各个方向的支撑力,同时第一弧带111与第四弧带122、第二弧带121和第三弧带112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内衣的鸡心位置的布料形状更加贴合乳房形状,更好的形成乳房容置空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