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菌防臭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743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抗菌防臭袜子。



背景技术:

脚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肢体部分之一,在中医学中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人们行走过程中,脚部负荷大,容易出汗。但与衣物相比,鞋的透气和透湿能力要差很多,脚常常处于潮湿的微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脚癣并产生难闻的臭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袜子是穿在脚上的服饰用品,在起到一定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传统的袜子对脚部因运动产生的汗液不能吸附处理,使得袜子和脚黏贴在一起,十分的不舒服,且传统的袜子不具有抗菌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抗菌袜,但是这些抗菌袜主要是采用抗菌剂对袜子进行后处理制成。这种经抗菌剂处理的袜子,不耐洗涤,经多次洗涤后,抗菌效果往往会完全丧失,并且抗菌剂一般不是天然物质,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菌防臭袜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抗菌防臭袜子,包括内袜和外袜,内袜包括袜脚和袜筒,外袜套设在内袜的袜脚底部和袜脚趾前端以及袜筒的后部,外袜和内袜之间的拼缝为采用缝合线对目缝制而成的拼缝,内袜和外袜之间设有夹层腔,夹层腔内设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一端与内袜连接,另一端与外袜连接;连接块采用镀银纤维纱线制作而成,外袜处于夹层腔内的一侧设有第一吸水棉垫、第二吸水棉垫和第三吸水棉垫,第一吸水棉垫设置在外袜的脚跟处,第二吸水棉垫设置在外袜的脚掌处,第三吸水棉垫设置在外袜的脚趾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镀银纤维纱线为镀银纤维短纤与服用纤维的混纺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内袜采用精梳长绒棉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层结构设计,能有效吸走脚部产生的汗液,并与脚部进行隔离,预防产生臭气,镀银纤维纱线制作而成的连接块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有效的预防细菌,从而保证脚部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抗菌防臭袜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袜,2-外袜,3-夹层腔,4-连接块,5-第一吸水棉垫,6-第二吸水棉垫,7-第三吸水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抗菌防臭袜子,包括内袜1和外袜2,所述内袜1包括袜脚和袜筒,所述外袜2套设在内袜的袜脚底部和袜脚趾前端以及袜筒的后部(如图1所述),所述外袜2和内袜1之间的拼缝为采用缝合线对目缝制而成的拼缝,所述内袜1和外袜2之间设有夹层腔3,所述夹层腔3内设有若干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一端与内袜1连接,另一端与外袜2连接;连接块4采用镀银纤维纱线制作而成,所述镀银纤维纱线为镀银纤维短纤与服用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外袜2处于夹层腔3内的一侧设有第一吸水棉垫5、第二吸水棉垫6和第三吸水棉垫7,所述第一吸水棉垫5设置在外袜2的脚跟处,所述第二吸水棉垫6设置在外袜2的脚掌处,所述第三吸水棉垫7设置在外袜2的脚趾处,所述内袜1采用精梳长绒棉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穿上时,在行走中脚部产生的汗液主要产生在脚跟、脚掌以及脚趾部位,汗液经过内袜1渗出,然后被第一吸水棉垫5、第二吸水棉垫6和第三吸水棉垫7吸走,使得内袜1内不会产生汗液积累,使得脚部感觉较为干爽,从而预防产生臭味,同时连接块4采用镀银纤维纱线制作而成,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有效的预防细菌的产生。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