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可更换的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021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口袋可更换的服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袋可更换的服装。



背景技术:

服装,泛指衣服、裤子等日常饰品,为了增强使用的功能性,服装上一般都设有口袋,便于放置物品,并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传统的,服装上的口袋是固定设置在服装本体上的,服装样式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口袋可更换的服装,所述口袋可更换的服装的口袋可方便拆卸更换、样式多样,可实现一件多穿的效果,使用舒适。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口袋本体,包括依次叠设的口袋外布、口袋里布以及第一魔术贴粘片,所述口袋里布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的光滑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口袋里布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的边缘连接,所述口袋外布的边缘与所述口袋里布的边缘连接,且所述口袋外布与所述口袋里布之间设有口袋开口,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用于与服装本体上设置的第二魔术贴粘片粘合。

一种口袋可更换的服装,包括服装本体以及上述所述的口袋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袋可更换的服装还包括与所述服装本体连接的底层防护布,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的光滑面设置在所述底层防护布上,且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与所述底层防护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的边缘与所述底层防护布的边缘采用压线车缝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与所述底层防护布之间还采用交叉压线车缝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袋本体为上部呈矩形下部呈三角形的五边形结构,所述口袋外布的上端与所述口袋里布的上端之间为所述口袋开口,所述底层防护布、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的结构均与所述口袋本体的结构匹配,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与所述底层防护布的下端三角形尖角结构处还采用倒尖角压线车缝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拉链带、第二拉链带和拉头,所述第一拉链带设置在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的上端,所述第二拉链带设置在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的上端,所述拉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拉链带或第二拉链带上,所述拉头用于夹持所述第一拉链带与第二拉链带,使所述第一拉链带与第二拉链带相互啮合或脱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拉链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层防护布为梳织布或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为魔术贴勾面粘片,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为魔术贴毛面粘片。

可以理解,其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口袋本体,通过设置第一魔术贴粘片,第一魔术贴粘片能够与服装本体上的第二魔术贴粘片配合,使口袋本体可以方便地从服装本体上拆卸和更换,通过对应设计不同款式的口袋本体并在服装本体上更换口袋本体,可实现服装样式的多样变换,实现服装本体一件多穿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口袋外布与口袋里布,口袋外布与口袋里布之间能够形成放置物品的空间,而口袋里布的边缘与第一魔术贴粘片的边缘连接,口袋里布能够对第一魔术贴粘片进行有效的遮挡,防止人手在放置物品过程中碰到第一魔术贴粘片刮伤,提高口袋本体使用时的舒适性。

所述口袋可更换的服装,包括上述所述的口袋本体,具备所述口袋本体的技术效果,口袋可方便拆卸更换、样式多样,可实现一件多穿的效果,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口袋可更换的服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口袋可更换的服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口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魔术贴粘片与底层防护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服装本体,200、口袋本体,210、口袋外布,220、口袋里布,230、第一魔术贴粘片,240、口袋开口,300、第二魔术贴粘片,400、底层防护布,500、第一拉链带,600、第二拉链带,700、拉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口袋可更换的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00和口袋本体200。本实施例中,所述服装本体100为衣服、裤子、箱包等服饰品,图1、图2中示意出了所述服装本体100为上衣时的情形。所述口袋本体200包括依次叠设的口袋外布210、口袋里布220以及第一魔术贴粘片230,所述口袋里布220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230的光滑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口袋里布220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230的边缘连接,所述口袋外布210的边缘与所述口袋里布220的边缘连接,且所述口袋外布210与所述口袋里布220之间设有口袋开口240,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230用于与服装本体100上设置的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粘合。第一魔术贴粘片230与第二魔术贴粘片300配合可使所述口袋本体200安装在所述服装本体100上。

所述口袋本体200,通过设置第一魔术贴粘片230,第一魔术贴粘片230能够与服装本体100上的第二魔术贴粘片300配合,使口袋本体200可以方便地从服装本体100上拆卸和更换,通过对应设计不同款式的口袋本体200并在服装本体100上更换口袋本体200,可实现服装样式的多样变换,实现服装本体100一件多穿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口袋外布210与口袋里布220,口袋外布210与口袋里布220之间能够形成放置物品的空间,而口袋里布220的边缘与第一魔术贴粘片230的边缘连接,口袋里布220能够对第一魔术贴粘片230进行有效的遮挡,防止人手在放置物品过程中碰到第一魔术贴粘片230刮伤,提高口袋本体200使用时的舒适性。所述口袋可更换的服装,包括上述所述的口袋本体,具备所述口袋本体的技术效果,口袋本体可方便拆卸更换、样式多样,可实现一件多穿的效果,使用舒适。

本实施例中,所述口袋可更换的服装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口袋本体200,不同的所述口袋本体200上设有不同的图案。具体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季度或潮流而对应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口袋外布210,进而能够形成不同款式的口袋本体200,消费者能够在服装本体100的口袋位置处随时换上不同款式的口袋本体200,实现一件服饰可穿出多种样式的一件多穿效果,能够满足众多消费者的不同喜好需求,满足消费者追求新款潮流的需要。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230为魔术贴勾面粘片,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为魔术贴毛面粘片,符合实际使用习惯,所述口袋本体200贴合或拆卸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1、图5、图6所示,所述口袋可更换的服装还包括与所述服装本体100连接的底层防护布400,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光滑面设置在所述底层防护布400上,且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与所述底层防护布400连接。通过设置底层防护布400,并将第二魔术贴粘片300设置在底层防护布400上,第二魔术贴粘片300通过底层防护布400设置在服装本体100上,进而,服装本体100不会因口袋本体200的多次更换所产生的直接拉扯而破损或变形,能够有效保护服装本体100。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层防护布400为梳织布、皮或其他材质较硬的防护布,抗拉性能好,能够有效保护服装本体100。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边缘与所述底层防护布400的边缘采用压线车缝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边缘与底层防护布400的边缘能够可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与所述底层防护布400之间还采用交叉压线车缝连接。一般的,魔术贴长期多次拉动后,魔术贴的角位处容易松动或拉破,通过采用交叉压线车缝连接的方式,能够加强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角位处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二魔术贴粘片300角位处更加坚固,能够有效防止第二魔术贴粘片300出现松动或拉破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口袋本体200为上部呈矩形下部呈三角形的五边形结构,所述口袋外布210的上端与所述口袋里布220的上端之间为所述口袋开口240,所述底层防护布400、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结构均与所述口袋本体200的结构匹配。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与所述底层防护布400的下端三角形尖角结构处还采用倒尖角压线车缝连接。同样的,通过在第二魔术贴粘片300与所述底层防护布400的下端采用倒尖角压线车缝连接,能够进一步加强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下端角位处的结构强度,防止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下角处出现松动或拉破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口袋可更换的服装还包括第一拉链带500、第二拉链带600和拉头700,所述第一拉链带500设置在所述第二魔术贴粘片300的上端,所述第二拉链带600设置在所述第一魔术贴粘片230的上端,所述拉头700设置在所述第一拉链带500或第二拉链带600上,所述拉头700用于夹持所述第一拉链带500与第二拉链带600,使所述第一拉链带500与第二拉链带600相互啮合或脱开。采用上述结构,当口袋本体200安装在服装本体100上后,通过拉动拉头700使所述第一拉链带500与第二拉链带600相互啮合,即可使第二魔术贴粘片300与第一魔术贴粘片230连接,进一步加强口袋本体200与服装本体100的连接,当口袋本体200中放置较重物品时,能够有效防止口袋本体200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头700设置在所述第一拉链带500上,进而,在设计口袋本体200时,无需在每个口袋本体200上设置拉头700,便于生产制造,节约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