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用衣服,尤其涉及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现有技术中病员服的结构简单,为便于对病员进行置管操作,均在病员服的衣袖上开设一个开口,然后再缝制布料盖合开口,布料与衣袖之间设有拉链或扣子以将布料固定在衣袖上,这种结构的病员服在对病人进行置管或临检过程中仅需要将开口打开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十分方便。但是,这种病员服在穿着时十分不方便,病员穿着病员服时很容易将手臂由开口伸出,造成病员服穿着不正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病员服穿着不方便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包括上衣本体和设置在上衣本体上的袖子,所述袖子通过魔术贴粘接在上衣本体上,所述魔术贴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粘接在一起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缝制在袖子上,所述第二部分缝制在上衣本体上,所述袖子上沿袖子的长度方向设有开口,所述袖子上在开口的一侧设有盖合开口的延伸边,所述延伸边与袖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延伸边上设有第一扣体,所述袖子上设有与第一扣体配合的第二扣体,袖子固定在上衣本体上以后,所述开口位于袖子与上衣本体连接的一端。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袖子上还设有横向口,所述横向口与开口垂直,并且,袖子固定在上衣本体上以后,所述横向口与开口远离上衣本体的一端相通,所述袖子上设有封闭横向口的隐形拉链。横向口的设置使得开口可以方便地打开,也就是说,在需要对病员手臂进行大面积操作时,可以方便地打开隐形拉链,然后拉开袖子的布料,此时,即可使病员的手臂大面积暴露,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隐形拉链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优化了病员服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横向口的长度为袖子圆周长度的1/2至2/3,并且,所述横向口关于开口对称设置。该设置使得隐形拉链被打开后,袖子的布料可向两侧同时拉开,进而增大了开口的面积,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优化了病员服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袖子上还设有避免人体接触到隐形拉链的延边,袖子固定在上衣本体上以后,所述延边位于横向口靠近上衣本体的一侧,所述延边缝制在袖子上。隐形拉链闭合后,延边可以盖合横向口,避免隐形拉链与人体接触,提高了病员服的舒适性。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袖子上缝制有便于将袖子套设在人体手臂上的柔性拉环,所述柔性拉环缝制在袖子上。柔性拉环的设置有利于病员服的穿着,优化了病员服的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具有如下优点:袖子通过魔术贴固定在上衣本体上,在袖子上还设有开口,袖子上还设有盖合开口的延伸边,延伸边通过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固定在袖子上,病员在穿着病员服时,可先穿着上衣本体,然后,再将袖子套设于手臂上,再通过魔术贴将袖子固定在上衣本体上,完成病员服的穿着,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置管或相应操作时,仅需要打开第一扣体、第二扣体,再撕开魔术贴即可将开口打开,由于袖子为布料制得,因此,开口可以方便地打开,进而使得病员手臂的相应部位暴露,医护人员操作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方案的病员服穿着十分方便,优化了病员服的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中袖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医护人员在对病员进行置管或临检时,需要使病员手臂的相应部位暴露,以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医护人员操作完毕后,病员服应可以方便地遮盖病员手臂上暴露的位置。
如图1所示,一种利于置管的病员服,包括上衣本体1和设置在上衣本体1上的袖子2,上衣本体1和袖子2均采用柔性布料制成;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袖子2通过魔术贴3粘接在上衣本体1上,所述魔术贴3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粘接在一起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缝制在袖子2上,所述第二部分缝制在上衣本体1上,袖子2利用魔术贴3固定在上衣本体1上,袖子2可以方便地取下或固定,在穿着病员服时十分方便,另外,在进行置管或临检时也可以方便地将袖子2取下,所述袖子2上缝制有便于将袖子2套设在人体手臂上的柔性拉环11,所述柔性拉环11缝制在袖子2上,柔性拉环11即由布料制成的拉环,柔性拉环11的厚度应小于袖子2的厚度,也就是说柔性拉环11应尽量的薄,以避免柔性拉环11的设置造成病员不适;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袖子2上沿袖子2的长度方向设有开口4,所述袖子2上在开口4的一侧设有盖合开口4的延伸边5,该延伸边5的宽度在8毫米至10毫米之间,以避免延伸边5堆积而造成病员不适,所述延伸边5与袖子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延伸边5上设有第一扣体6,所述袖子2上设有与第一扣体6配合的第二扣体7,袖子2固定在上衣本体1上以后,所述开口4位于袖子2与上衣本体1连接的一端;第一扣体6、第二扣体7均通过丝线绑扎固定,第一扣体6、第二扣体7的设置,可以对延伸边5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封闭开口4,优化了病员服的性能。
上述方案的病员服在穿着时十分方便,并且,开口4的设置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方案,所述袖子2上还设有横向口8,所述横向口8与开口4垂直,并且,袖子2固定在上衣本体1上以后,所述横向口8与开口4远离上衣本体1的一端相通,所述袖子2上设有封闭横向口8的隐形拉链9,所述隐形拉链9缝制在袖子2上;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袖子2上还设有避免人体接触到隐形拉链9的延边10,延边10的宽度在8毫米至10毫米之间,以避免延边10堆积造成病员不适,袖子2固定在上衣本体1上以后,所述延边10位于横向口8靠近上衣本体1的一侧,所述延边10缝制在袖子2上;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横向口8的长度为袖子2圆周长度的1/2至2/3,并且,所述横向口8关于开口4对称设置,该设置使得袖子2上的布料可以向开口4的两侧拉开,优化了病员服的性能。
以上优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增大开口4的面积,从而使得病员的手臂可以暴露更大的面积,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说明书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这些修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