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领口的羊绒针织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8616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领口的羊绒针织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领口的羊绒针织衫。



背景技术:

针织衫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针织衫质地松软,具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穿着舒适。

现有技术中的羊绒针织衫都是按标准尺寸制作,而每个人的体型都有区别,当针织衫的整体大小都可以的情况下,有时领口会偏大或者偏小,不仅影响了穿着时的舒适度,而且不美观。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种袖子和领子可调式针织衫(申请号:201520613854.7,公告号:CN204969532U,公告日:2016.01.20),包括针织衫本体,所述针织衫本体的两个肩部上定有纽扣,所述衣袖上端的圆周上设有扣眼,所述扣眼至少设置为三组,且扣眼从上到下等距离排列在衣袖上,所述纽扣与扣眼连接,所述针织衫本体背面的领部处缝制有第一柔性粘结带,所述衣领的内侧缝制第二柔性粘结带,所述第二柔性粘结带至少设置为三组,且第二柔性粘结带从上到下等距离排列在衣领上,所述第一柔性粘结带与第二柔性粘结带粘接。虽然实现了衣领和衣袖的调节,但是衣领的调节只能调节高度,并不能实现领口直径大小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领口的羊绒针织衫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调节针织衫领口的大小,而且可以同时调节衣肩的宽度,提高了针织衫的美观程度,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需要,使用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穿着时的舒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领口的羊绒针织衫,包括针织衫本体、衣领、衣肩和衣袖,衣袖固定连接在针织衫本体的两侧,衣领和衣肩均位于针织衫本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衣肩上设置有按扣,衣领包括领圈和伸缩带,领圈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伸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领圈的一侧,伸缩带的另一端限位在限位槽内,伸缩带与限位槽相匹配,伸缩带上均匀设置有盲孔,领圈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按钮,按钮与领圈之间设置有卡槽;通过在衣肩上设置按扣,可以使衣肩的大小随着衣领大小的调节而变化,达到衣领与衣肩的整体调节,提高了羊绒针织衫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领圈和伸缩带的设计,可以使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领口大小的调节,既满足了穿着时的舒适度,又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对衣服大小的调节的需要,伸缩带沿着限位槽移动,当领口大小确定后通过按下按钮即可与盲孔进行定位,实现领口的固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领圈呈C字形,C字形的设计便于领圈大小的调整,使领圈与伸缩带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

进一步,伸缩带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刻度,刻度的设计可以使领圈的大小能得到精确的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提高了羊绒针织衫穿着时的舒适度,由于刻度位于伸缩带的内侧,不影响羊绒针织衫在穿着时的美观程度。

进一步,按钮包括支撑盖、挤压块和定位柱,支撑盖固定连接在领圈上,支撑盖内设置有U形槽,挤压块与U形槽相匹配,定位柱垂直连接在挤压块的底面上,定位柱与盲孔相匹配,定位柱上设置有弹性机构,支撑盖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U形槽可以使挤压块沿着同一直线方向移动,提高了挤压块在挤压时的稳定性,使定位柱能快速限位至伸缩带上的盲孔中,提高了领圈与伸缩带连接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弹性机构包括移动板、固定板和第一弹簧,固定板位于移动板的下方,固定板固定在卡槽的底端,移动板固定连接在定位柱的侧壁上,移动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固定板,移动板和固定板均与卡槽相匹配,当定位柱向下移动时,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并通过第一弹簧挤压固定板,直至定位柱插入盲孔中,当再次按下挤压块时,移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回升至原来的高度。

进一步,移动板的端部设置有凹槽,领圈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弹性凸起,弹性凸起与凹槽相匹配,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将弹性凸起限位在凹槽内,可以有效提高在第一弹簧受挤压时定位柱的稳定性,实现领圈与伸缩带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衣肩上设置按扣,可以使衣肩的大小随着衣领大小的调节而变化,达到衣领与衣肩的整体调节,提高了羊绒针织衫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2、领圈和伸缩带的设计,可以使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领口大小的调节,既满足了穿着时的舒适度,又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对衣服大小的调节的需要;

3、伸缩带沿着限位槽移动,当领口大小确定后通过按下按钮即可与盲孔进行定位,实现领口的固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可以调节针织衫领口的大小,而且可以同时调节衣肩的宽度,提高了针织衫的美观程度,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需要,使用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穿着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领口的羊绒针织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衣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领圈与伸缩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钮与领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的运动示意图。

图中:1-针织衫本体;2-衣领;3-衣袖;4-领圈;5-伸缩带;6-按钮;7-盲孔;8-限位槽;9-第二弹簧;10-支撑盖;11-U形槽;12-挤压块;13-定位柱;14-卡槽;15-移动板;16-固定板;17-第一弹簧;18-衣肩;19-按扣;20-凹槽;21-弹性凸起;2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领口的羊绒针织衫,包括针织衫本体1、衣领2、衣肩18和衣袖3,衣袖3固定连接在针织衫本体1的两侧,衣领2和衣肩18均位于针织衫本体1的上方,衣肩18上设置有按扣19,通过在衣肩18上设置按扣19,可以使衣肩18的大小随着衣领2大小的调节而变化,达到衣领2与衣肩18的整体调节,提高了羊绒针织衫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衣领2包括领圈4和伸缩带5,领圈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8,伸缩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领圈4的一侧,伸缩带5的另一端限位在限位槽8内,伸缩带5与限位槽8相匹配,伸缩带5上均匀设置有盲孔7,领圈4呈C字形,C字形的设计便于领圈4大小的调整,使领圈4与伸缩带5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伸缩带5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刻度,刻度的设计可以使领圈4的大小能得到精确的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提高了羊绒针织衫穿着时的舒适度,由于刻度位于伸缩带5的内侧,不影响羊绒针织衫在穿着时的美观程度,领圈4和伸缩带5的设计,可以使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领口大小的调节,既满足了穿着时的舒适度,又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对衣服大小的调节的需要,伸缩带5沿着限位槽8移动,当领口大小确定后通过按下按钮6即可与盲孔7进行定位,实现领口的固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领圈4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按钮6,按钮6与领圈4之间设置有卡槽14,按钮6包括支撑盖10、挤压块12和定位柱13,支撑盖10固定连接在领圈4上,支撑盖10内设置有U形槽11,挤压块12与U形槽11相匹配,定位柱13垂直连接在挤压块12的底面上,定位柱13与盲孔7相匹配,定位柱13上设置有弹性机构,支撑盖10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U形槽11可以使挤压块12沿着同一直线方向移动,提高了挤压块12在挤压时的稳定性,使定位柱13能快速限位至伸缩带5上的盲孔7中,提高了领圈4与伸缩带5连接时的稳定性,弹性机构包括移动板15、固定板16和第一弹簧17,固定板16位于移动板15的下方,固定板16固定在卡槽14的底端,移动板15固定连接在定位柱13的侧壁上,移动板15通过第一弹簧17连接固定板16,移动板15和固定板16均与卡槽14相匹配,当定位柱13向下移动时,带动移动板15向下移动,并通过第一弹簧17挤压固定板16,直至定位柱13插入盲孔7中,当再次按下挤压块12时,移动板15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回升至原来的高度,移动板15的端部设置有凹槽20,领圈4上设置有定位孔22,定位孔22通过第二弹簧9连接有弹性凸起21,弹性凸起21与凹槽20相匹配,通过第二弹簧9的作用,将弹性凸起21限位在凹槽20内,可以有效提高在第一弹簧17受挤压时定位柱13的稳定性,实现领圈4与伸缩带5的固定连接。

在穿着本实用新型的羊绒针织衫时,首先将针织衫穿上,根据领口穿着的舒适度确定领口调节的大小,然后取下针织衫,将衣肩上的按扣打开,然后将领圈上的按钮都打开,使定位柱与伸缩带上的盲孔分离,接着将领圈打开,观察伸缩带内侧面上刻度的显示值,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伸缩带的伸长量,最后重新挤压按钮,使定位柱与盲孔进行定位,实现了领口与衣肩的同时调整,提高了针织衫的美观程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