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2527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背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背心。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得不到充足的锻炼而使身体得了职业病,日益严重的职业病使得人们逐步重视起了体育锻炼,但是女性由于生理特征,在激烈运动时胸部会发生上下左右震动并且伴有疼痛,而且长期运动而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会使得胸部下垂,严重影响形态美感,而普通的文胸等在运动的时候容易压迫胸部,而且散热排汗措施不够好,容易导致胸部闷热,大量流汗而不能得到及时排除造成瘙痒、红肿等现象。

目前大量推广的运动型内衣大多为了稳定性而采用封闭式设计,排汗散热能力差,而且采用传统文胸的结构,裸露的面积过大,在运动时容易发生吊带脱落造成尴尬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透气性强的运动背心,可实现胸部的有效固定,达到塑胸的目的,还可解决传统运动背心外露面积过多的尴尬,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背心,包括一对罩杯、左右防滑肩带、内衬及外衬,所述罩杯固定于内衬内,所述外衬套设于所述内衬外部,所述左右防滑肩带两端分别与内衬和外衬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右防滑肩带包括对称设置的前片左肩带和前片右肩带、对称设置的后片左肩带及后片右肩带,所述前片左肩带的顶部与后片左肩带的顶部相连,所述前片右肩带的顶部与后片后肩带的顶部相连,所述前片左肩带的底部、前片右肩带的底部、后片左肩带的底部及后片右肩带的底部与内衬分别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后片左肩带及后片右肩带分别包括至少三条平行设置的条形肩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后片左肩带及后片右肩带呈“V”型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后片左肩带及后片右肩带相互交错呈“X”型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衬包括前片外衬及后片外衬,所述后片外衬包括后片左外衬及后片右外衬,所述后片左外衬及后片右外衬分别设置于前片外衬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片外衬、后片左外衬及后片右外衬的顶部分别与内衬相连,所述后片左外衬及后片右外衬相互分离使后片外衬形成镂空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内衬底部设有内衬下捆,所述内衬下捆为弹性下捆 。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衬底部设有外衬下捆,所述外衬下捆为弹性下捆 。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内衬及外衬由透气布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背心通过固定于内衬内的罩杯实现胸部的有效固定,达到塑胸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内衬及外衬在结构上合为一体,内衬及外衬的搭配设计外观和谐美观,既满足了消费者的运动需求,也解决了传统运动背心外露面积过多的尴尬,使其能够外穿,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片左肩带及后片右肩带分别包括至少三条平行设置的条形肩带,通过条形肩带使后片左肩带及后片右肩带形成镂空结构,既可防止肩带滑落,又可进一步减少肩带与皮肤的接触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相应地,后片左外衬及后片右外衬相互分离使后片外衬形成镂空结构,透气性强,且所述外衬底部设有外衬下捆,所述前片外衬、后片左外衬及后片右外衬的底部通过外衬下捆进行固定,避免走光现象的发生。同时,所述内衬底部设有内衬下捆,通过内衬下捆可避免内衬随意晃动,使用户在大幅度的运动过程中,内衬仍能很好地实现固定,避免走光或罩杯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动背心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动背心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及图2,图1及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运动背心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一对罩杯、左右防滑肩带(2、3、4、5)、内衬1及外衬(7、8、9),所述罩杯固定于内衬1内,所述外衬(7、8、9)套设于所述内衬1外部,所述左右防滑肩带(2、3、4、5)两端分别与内衬1和外衬(7、8、9)连接;所述内衬1及外衬(7、8、9)优选由透气布制成,能够高效散热排汗,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现有技术中的运动背心一般采用传统文胸的结构,裸露的面积过大,在运动时容易发生吊带脱落造成尴尬的现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运动背心将内衬1及外衬(7、8、9)在结构上合为一体,既满足了消费者的运动需求,也解决了传统运动背心外露面积过多的尴尬,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具体地,所述左右防滑肩(2、3、4、5)带包括对称设置的前片左肩带3和前片右肩带2、对称设置的后片左肩带4及后片右肩带5,所述前片左肩带3的顶部与后片左肩带4的顶部相连,所述前片右肩带2的顶部与后片后肩带的顶部相连,所述前片左肩带3的底部、前片右肩带2的底部、后片左肩带4的底部及后片右肩带5的底部与内衬1分别相连。

进一步,所述后片左肩带4及后片右肩带5分别包括至少三条平行设置的条形肩带。通过条形肩带使后片左肩带4及后片右肩带5形成镂空结构,既可防止肩带滑落,又可进一步减少肩带与皮肤的接触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所述后片左肩带4及后片右肩带5相互交错,可以呈“X”或“V”型设置,可有效地保证肩带的不易滑落。

相应地,所述内衬1底部设有内衬下捆6,所述内衬下捆6为弹性下捆 ,通过内衬下捆6可避免内衬1随意晃动,使用户在大幅度的运动过程中,内衬1仍能很好地实现固定,避免走光或罩杯移位。

另外,所述外衬(7、8、9)包括前片外衬7及后片外衬(8、9),所述后片外衬(8、9)包括后片左外衬8及后片右外衬9,所述后片左外衬8及后片右外衬9分别设置于前片外衬7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片外衬7、后片左外衬8及后片右外衬9的顶部分别与内衬1相连,所述后片左外衬8及后片右外衬9相互分离使后片外衬(8、9)形成镂空结构,透气性强。同时,所述外衬(7、8、9)底部设有外衬下捆10,所述外衬下捆10为弹性下捆 。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片外衬7、后片左外衬8及后片右外衬9的底部通过外衬下捆10进行固定,使用户在大幅度的运动过程中,外衬仍能很好地实现固定,避免走光现象,避免尴尬。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运动背心通过固定于内衬1内的罩杯实现胸部的有效固定,达到塑胸的目的;另外,将内衬1及外衬(7、8、9)在结构上合为一体,既满足了消费者的运动需求,也解决了传统运动背心外露面积过多的尴尬,同时,内衬1及外衬(7、8、9)的搭配设计外观和谐美观,使其能够外穿,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