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裤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130阅读:1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裤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暖裤腿。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季节,人们大多采用毛裤或是棉裤以及厚实的棉袜来进行保暖。上述的毛裤或棉裤或厚实的棉袜大多是依存于人体本身散发的热量。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其本身体质较弱热量不足,此时上述毛裤或棉裤或厚实的棉袜便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额外的热量来补充。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采用电加热的形式来给毛裤或棉裤或厚实的棉袜额外供热。但是它们保暖的部位都比较单一,要么只能进行足部的保暖,要么只能进行腿部或膝盖的保暖,而且在毛裤或棉裤或厚实的棉袜内加入加热件后会使得毛裤或棉裤或厚实的棉袜在穿着时非常不方便,同时穿着时还容易拉断或拉坏加热件。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加热的毛裤或棉裤或厚实的棉袜在加热时不能自动调节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对多个部位进行保暖,方便穿着、且在穿着时不会损坏加热件,能自动调节温度的保暖裤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暖裤腿,包括裤腿本体;裤腿本体分为足部包覆区、小腿包覆区、膝盖包覆区三个部分;裤腿本体上设有分割线;分割线从裤腿本体上膝盖包覆区的端部延伸到足部包覆区的中部;裤腿本体上在分割线处设有弹性连接件;裤腿本体上在足部包覆区的内踝至足跟处设置有拉链;还包括温控装置以及与温控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三发热件、电源、控制开关;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三发热件分别设置在裤腿本体的足部包覆区、小腿包覆区、膝盖包覆区内;裤腿本体上的足部包覆区、小腿包覆区、膝盖包覆区处均布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每个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保暖裤腿的足部包覆区、小腿包覆区、膝盖包覆区三个部分分别设置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三发热件,从而保暖裤腿能同时对多个部位进行保暖,此外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三发热件的开启和关闭均能够被独立的控制,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开启或关闭相应包覆区的发热件,从而能为相应的部位保暖,使得本实用新型显得更加灵活,增设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部位的温度,然后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温控装置,再由温控装置来自主调节相应发热件的发热温度,获得理想的穿着体验,在裤腿本体上设置分割线,以及在分割线处设有弹性连接件,这样在使用保暖裤腿时,可以利用弹性连接件的弹性来调节保暖裤腿的开口大小,方便穿着,也不会损坏某一发热件,同时还可以利用弹性连接件的弹性让保暖裤腿很好的紧贴在人体上,达到更好的保暖效果,裤腿本体上在足部包覆区的内踝至足跟处设置有拉链,这样在使用者穿上保暖裤腿后,方便在内踝至足跟处进行一些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裤腿本体包括外层、内层;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三发热件通过绝缘胶粘接固定在外层或内层上;温度传感器均布置在内层靠近人体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三发热件在使用时不会随意移动,而温度传感器均布置在内层靠近人体的一侧,这样方便检测温度,而且检测的温度值更加准确。

进一步,温度传感器通过包覆层固定在裤腿本体的内层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对温度传感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使得在穿着保暖裤腿时不会损坏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第一发热件由碳纤维发热丝制成;第二发热件由碳纤维发热丝制成;第三发热件由碳纤维发热丝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布置,而且加热效果好。

进一步,内层远离温度传感器的一侧设有负离子纤维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

进一步,内层与负离子纤维层之间设有远红外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改善使用者的血液循环。

进一步,内层朝向人体的一侧设有绒毛。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舒适性以及保暖性。

进一步,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第三发热件的发热温度范围均为35.5℃至4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保暖效果好,又不会烫伤使用者。

进一步,弹性连接件为由橡皮筋制成的松紧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弹性好。

进一步,裤腿本体上在弹性连接件的安装处设有外包层;外包层呈褶皱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防止外界的冷空气通过弹性连接件进入到裤腿本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暖裤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暖裤腿拆除外包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暖裤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暖裤腿所涉及到的电路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裤腿本体,110、足部包覆区,120、小腿包覆区,130、膝盖包覆区,140、外层,150、内层,160、负离子纤维层,170、远红外层,180、外包层,2、分割线,3、弹性连接件,4、第一发热件,5、第二发热件,6、第三发热件,7、温控装置,8、电源,9、温度传感器,10、包覆层,11、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保暖裤腿,包括裤腿本体1;裤腿本体1分为足部包覆区110、小腿包覆区120、膝盖包覆区130三个部分。裤腿本体1上设有分割线2,分割线2从裤腿本体1上膝盖包覆区130的端部延伸到足部包覆区110的中部,即分割线2的长度略小于裤腿本体1的长度,两者的差值在30mm至80mm,裤腿本体1上在分割线2处设有弹性连接件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3为由橡皮筋制成的松紧带,弹性连接件3将裤腿本体1由分割线2分割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这样在使用者穿着保暖裤腿时,可以直接利用弹性连接件3的弹性来改变保暖裤腿的开口大小,从而方便使用者穿着,同时在穿着好后还可以利用弹性连接件的弹性让保暖裤腿很好的紧贴在人体上,在考虑到上述因素后,将弹性连接件3的宽度设计为20mm至50mm。裤腿本体1上在足部包覆区110的内踝至足跟处设置有拉链11,这样在使用者穿上保暖裤腿后,方便在内踝至足跟处进行一些操作,如内踝静脉穿刺、下肢骨折病人皮牵引、某些神经功能检查。

在裤腿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温控装置7、电源8、控制开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4由碳纤维发热丝制成,第二发热件5由碳纤维发热丝制成,第三发热件6由碳纤维发热丝制成,采用碳纤维发热丝主要是因为发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而且体积小,方便布置在裤腿本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分别设置在裤腿本体1的足部包覆区110、小腿包覆区120、膝盖包覆区130内(图2中的剖面线仅仅是为了用于清楚表示出足部包覆区110、小腿包覆区120、膝盖包覆区130这三个区,以及在这三个区对应的分别布置有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在布置时可以是水平的类似环绕布置,也可以是竖直布置,并且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在裤腿本体1上布置时均不会布设到弹性连接件3上,这样在穿着保暖裤腿时就可以利用弹性连接件3的弹性来改变保暖裤腿的开口大小,弹性连接件3在发生形变时也不会影响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即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也不会出现被拉坏或损坏,提高了保暖裤腿使用时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电源8、控制开关均与温控装置7电连接,裤腿本体1上的足部包覆区110、小腿包覆区120、膝盖包覆区130处均布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9,每个温度传感器9均与温控装置7电连接。温控装置7能将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的发热温度范围均控制在35.5℃至40℃,这个范围保暖温度比较合适,又不会烫伤使用者。电源8优选为锂电池,锂电池的巡航时间长,在充电时,既可以是无线充电,也可以是有线充电。考虑到温控装置7、电源8、控制开关放置的方便性,在裤腿本体1上设有收纳包(类似口袋的形式),温控装置7、电源8、控制开关均放置在收纳包内。

在本实施例中,裤腿本体1包括外层140、内层150,这样可以构成双层结构,方便布置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通过绝缘胶粘接固定在外层140或内层150上;温度传感器9均通过包覆层10固定在内层150靠近人体的一侧,这样可以确保温度传感器9检测到的温度的准确性。

还可以对保暖裤腿作如下改进:

内层150远离温度传感器9的一侧设有负离子纤维层160,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

内层150与负离子纤维层160之间设有远红外层170,这样能够改善使用者的血液循环。

为了增强保暖裤腿的保暖性能以及舒适性,在内层150朝向人体的一侧设有绒毛。

裤腿本体1上在弹性连接件3的安装处设有外包层180,其中,外包层180呈褶皱状,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的冷空气通过弹性连接件3进入到裤腿本体1内。

此外,在考虑到操作方便的原因,可以在温控装置7上连接相应的无线控制电路,方便使用者通过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进行控制调节。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源8与温控装置7的接通,同时还可以利用控制开关控制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第三发热件6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始工作,裤腿本体1上的足部包覆区110、小腿包覆区120、膝盖包覆区130处均布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9,位于各包覆区的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该包覆区的温度,然后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温控装置7,由温控装置7控制相应发热件的发热温度,从而做到智能调节温度的功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