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4284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衣。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时都需要换上手术衣,一方面为了保证手术室的洁净,阻止污物进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阻隔血液或组织液溅到身上,造成交叉感染。手术衣根据具体部分的位置不同,分为无菌区和有菌区,无菌区是手术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需要保护该区域的绝对清洁,禁止细菌沾染;而有菌区则允许细菌存在。一般情况下,手术衣的长度较长,上身正面属于无菌区,而下身部分属于有菌区,在手术过程中为了避免造成对无菌区的污染,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有菌区与无菌区的接触,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坐的次数和时间,即使在坐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使有菌区不与无菌区接触。可见,现有手术衣存在使用者在坐姿时存在有菌区与无菌区交叉感染的风险,从而不利用使用者采用坐姿进行休息。在手术时间较长时,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手术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手术衣存在使用者在坐姿时有菌区容易与无菌区接触造成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术衣,包括衣服本体,以供使用者穿着,所述衣服本体包括禁止沾染细菌的无菌区和允许沾染细菌的有菌区;防污染结构,所述防污染结构设于所述衣服本体上,以用于隔离所述有菌区与所述无菌区的接触,避免所述有菌区污染所述无菌区。

优选的,所述衣服本体包括遮盖使用者上身及上肢的上装、及与所述上装相连并遮盖使用者下身的下摆,所述上装包括用以遮盖使用者上身的上身部分、及用以遮盖使用者上肢的衣袖部分。

优选的,所述无菌区设于所述上装的所述上身部分的正面、以及所述衣袖部分上,所述有菌区设于所述下摆、及所述上装的所述上身部分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防污染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摆上的开叉结构,所述开叉结构沿所述衣服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所述开叉结构的下端距离所述下摆的下边缘具有一段距离。

优选的,所述开叉结构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所述下摆的背面,所述开叉结构具有两条,分别位于所述下摆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开叉结构的长度为25mm-35mm,所述开叉结构的下端与所述下摆的下边缘的距离为2mm-5mm。

优选的,所述无菌区包括涂覆于所述衣服本体上的抗菌涂层,或所述无菌区包括抗菌纤维。

优选的,所述手术衣还包括设于所述衣服本体上以可打开其内部的开缝、及设于所述衣服本体上以使位于所述开缝两端的所述衣服本体的部分连接的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位于所述开缝一端的所述衣服本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及设于位于所述开缝另一端的所述衣服本体上并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手术衣还包括设于所述衣服本体的上端以吸收使用者头部产生的汗液并防止该汗液往下流的吸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衣的技术效果:当医务人员使用该手术衣时,由于存在防污染结构,隔离有菌区与无菌区的接触,从而避免有菌区污染无菌区,保证医护人员在坐姿时有菌区不会与无菌区进行交叉感染。因此,使医护人员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适时休息,而不必为了害怕有菌区污染无菌区而保持长时间的站立,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由于无菌区和有菌区的区分设置,有菌区采用的材料可以和无菌区相同,也可以不同,而采用不同材料能避免手术衣上非必要抗菌杀毒的部分因也设置无菌区而造成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手术衣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以展示手术衣背面的结构;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以展示手术衣的连接结构使开缝两侧端的衣服本体部分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衣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衣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衣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上、下、左、右等方向的描述,均是按照使用者穿着手术衣状况下的上、下、左、右方向。

请参阅图1和图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衣的实施例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的手术衣100,包括衣服本体10、提示结构20及防污染结构80,下面对手术衣100的各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衣服本体10为用于供使用者进行手术时穿着,其中,衣服本体10包括禁止沾染细菌的无菌区11和允许沾染细菌的有菌区12;

防污染结构80设于衣服本体10上,以用于隔离有菌区12与无菌区11的接触,避免有菌区12污染无菌区11。

当医务人员使用该手术衣100时,由于存在防污染结构80,隔离有菌区12与无菌区11的接触,从而避免有菌区12污染无菌区11,保证医护人员在坐姿时有菌区12不会与无菌区11进行交叉感染。因此,使医护人员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适时休息,而不必为了害怕有菌区12污染无菌区11而保持长时间的站立,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由于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的区分设置,有菌区12采用的材料可以和无菌区11相同,也可以不同,而采用不同材料能避免手术衣100上非必要抗菌杀毒的部分因也设置无菌区11而造成材料浪费。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衣服本体10包括遮盖使用者上身及上肢的上装13、及与上装13相连并遮盖使用者下身的下摆14,上装13包括用以遮盖使用者上身的上身部分131、及设于上身部分131的两侧端以用于遮盖使用者上肢的衣袖部分132。

较佳地,无菌区11为可用于对附于其上的细菌或病毒进行抗杀消灭的杀菌结构,以避免附于其上的细菌或病毒成长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使用,同时也有利于手术衣100的重复使用。其中,无菌区11设于上装13的上身部分131的正面、以及衣袖部分132上,有菌区12设于下摆14、及上装13的上身部分131的背面。

其中,由于使用者穿着手术衣100做手术时,其上装13为主要沾上血液或者组织液的地方,故此,为了避免因在衣服本体10上随意设置无菌区11而造成材料浪费以及增加造价成本,较佳地,无菌区11为设于上装13的上身部分131的正面。另外,衣袖部分132因使用者经常使用手部而容易沾上血液或组织液,据此,无菌区11也同时设于衣袖部分132上,以利于杀菌消毒。

优选地,无菌区11包括抗菌纤维,而抗菌纤维为对抗甲氧苯青霉素的黄色葡萄菌等,具有抗菌杀菌功能,可防感染和传染。该抗菌纤维具有混入型制法和后处理型制法,具体地,混入型的制法是将含银、铜、锌离子的陶瓷粉等具有耐热性的无机抗菌剂,混入聚酯、聚酰胺或聚丙烯腈中进行纺丝而得;后处理型是将天然纤维用季铵化物或脂肪酰亚胺等有机抗菌剂浸渍处理制得。

而进一步地,该抗菌纤维为藕丝纤维或竹纤维。其中,藕丝纤维是从荷花的茎秆中经过河水浸渍、洗晒、脱胶等工艺处理后而制成,其不但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防臭、透气和抗霉杀菌功能,而且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而对于竹纤维,因竹子里面含有一种名为“竹醌”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天然抗菌的成分,还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的药物特性,加之,竹纤维保持了竹子的原有结构,让抗菌物质始终保留在纤维素大分子上;同时,由竹纤维制成的纺织品24小时抗菌率可达到71%,高于同行业的其他材料的杀菌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无菌区11包括涂覆于衣服本体上的上装13、衣袖部分132上的抗菌涂层,而较佳地,抗菌涂层为纳米银涂层,其中,纳米银(Nano 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

较佳地,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设置为不同颜色,如,无菌区11设置为白色,而有菌区12设置为蓝色,如此,不同的颜色呈现,有利于使用者区分识别。

请再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的实施内容,而在本实施例中,手术衣100还包括设置在衣服本体10的无菌区11与有菌区12的交界处的提示结构20,以用于区分衣服本体10上的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其中,无菌区11与有菌区12的交界处是一条线,也可以是一个区域。

具体地,提示结构20为无菌区11与有菌区12之间的接缝线21a。采用接缝线21a,为目前使不同织物连接一起的简单有效的实施方式,而且,接缝线21a的线痕可清晰有效地使到使用者区分识别不同织物,据此,无菌区11与有菌区12的连接和区别,可由接缝线21a简单实现。

请参阅图5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的实施内容,而在本实施例中,该提示结构20为位于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的交界处的连续或非连续凸起21b。其中,采用凸起21b的设置,相对于接缝线21a,由于其凸出的结构,使到使用者的视觉及触觉,更容易感觉识别,从而也更让使用者清楚区分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两者。

另外,凸起21b可采用连续结构外,还可采用非连接结构,以节省材料的应用;如凸起21b采用非连接结构,其可使用一些边角布料制备,除了合理优化材料的应用之外,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的实施内容,而在本实施例中,提示结构20为具有一定宽度的连接条21c,连接条21c沿其长度方向,一侧连接无菌区11,另一侧连接有菌区12,以可借由连接条21c有效连接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两者的同时,还能清楚识别区分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而连接条21c可位于无菌区11,亦可位于有菌区12。

较佳地,连接条21c可使用一些长条状布料制备,而连接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时,使其与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的周边连接即可,简单方便,由此,除了合理优化材料的应用之外,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为了保证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之间的连接效果以及区分效果,连接条21c的宽度为变化的,如,连接条21c的宽度沿连接条21c的长度方向呈递增或递减变化,或者也可无规则变化,也是有利于使用者区分识别无菌区11和有菌区12。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的实施内容,而在本实施例中,防污染结构80包括设于下摆14上的开叉结构81,开叉结构81沿衣服本体10的长度方向开设并延伸设置,且开叉结构81的下端距离下摆14的下边缘具有一段距离,其中,该距离定义为预留距离D,且2mm<D<5mm,优选为,D=3mm,以保证开叉结构81的设置不会影响手术衣100的正常使用,尤其是预留距离过小,容易致使开叉结构81被撕裂至下摆14的下边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长度方向是指手术衣100在使用者穿着的情况下沿人的身高的方向。下端,下边缘也都是指手术衣在使用者穿着的情况下沿人的身高的方向上认定的下的方向。开叉结构81的下端距离下摆14的下边缘具有一段距离,是指开叉结构81没有开到下摆14的最下端尽头,手术衣100整体上仍然是各部分保持连接的。正是由于开叉结构81没有开到尽头,从而不会有手术衣100的衣服本体10的一部分能够自由的任意移动或飘起,因此也不会由于下摆14可以任意移动而造成有菌区12与无菌区11的接触。

那么,当使用者坐下时,其身体会挤压下摆14,而且挤压下摆14的作用力可通过开叉结构81而被缓减消去,具体为,当使用者身体挤压下摆14时,其产生的作用力会传至开叉结构81,而开叉结构81受力后会被撑大张开,以此将作用于其上的作用力缓减消去,由此,使到下摆14不会因使用者身体的挤压而被向上提起至上装13的位置处,从而也避免了有菌区12和无菌区11的接触。

开叉结构81的作用,亦可如此理解:初始时,无菌区11为无菌设置,不允许细菌的存在,而有菌区12为可允许一定细菌的存在,而有菌区12和无菌区11之间的非接触保护,正是为了避免有菌区12污损无菌区11;而使用者穿着手术衣100做手术时,难免该无菌区11会沾上血液或者组织液,而使用者做完手术后,一般情况下,会坐下歇息,此时,借由开叉结构81的设置,可使下摆14不会因使用者身体的挤压而被向上提起至上装13的位置处,避免有菌区12和无菌区11的接触,也避免无菌区11上的血液或者组织液弄脏有菌区12,保证手术衣100的整体洁净,同时地,也便于手术衣100的清洗方便,有利于其重复使用。

优选地,叉结构81具体设置成切口形式,在下摆14的区域沿长度方向开设口子。开叉结构81设置在下摆14的背面,从而不影响手术衣100的正常使用。开叉结构81具有两条,分别位于下摆14的左右两侧。左右的方向是以使用者穿上手术衣100时使用者的作用方向。除了上述提到了开叉结构81能够避免坐姿时有菌区12对无菌区11的污染,并且由于切口81的设置,使到下摆14可以被张开更大的空间,而使用者的双腿也相应得到更大的活动空间,据此,大大方便使用者的行动。

而开叉结构81的长度为25mm-35mm,优选为27mm或者30mm,以此保证开叉结构81能较好地实施其受力张开而卸去作用力的功用。同时地,由于开叉结构81为类似于一维方向的一条缝,因此,其长度也就是指这条缝的长度。根据上述位置的设置,下摆14在坐姿时,不会上移到膝盖以上,从而保证了有菌区12不会与无菌区11接触。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上述的实施内容,而在本实施例中,手术衣100还包括位于上装13的上身部分131的正面的口袋30,以使使用者可将其手部置于其上,而使手部得到有效放松。

而进一步地,为了有利于使用者的使用,该口袋30设于上装13的正面;同时地,该口袋30为采用吸湿材料,由此,可使溅上其上的血液或组织液被吸收凝固,而不能往下流淌至地面,以致弄脏手术室环境;还有的是,该无菌区11覆盖口袋30表面,以使口袋30具有抗菌杀毒的功能。

另外,为了便于生产设计,该口袋30为规则几何图形形状;较佳地,该口袋30的纵向截面为规则多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且在本实施例中,手术衣100还包括设于衣服本体10上以可打开其内部的开缝40、及设于衣服本体10上以使位于开缝40两侧端的衣服本体10的部分连接的连接结构50,而较佳地,开缝40为沿衣服本体10的上端延伸至衣服本体10的下端,以便于使用者的穿着和脱掉。

而连接结构50包括设于位于开缝40一端的衣服本体10上的第一连接件51、及设于位于开缝40另一端的衣服本体10上并可与第一连接件51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件52,由此,在需要使位于开缝40两侧端的衣服本体10的部分连接,只要直接地使第一连接件51与第二连接件52连接配合即可,简单方便;而需要使衣服本体10的内部打开以便于使用者脱掉,也是直接使第一连接件51与第二连接件52分离即可。

为了简化结构及便于取材,第一连接件51为第一系带,而第二连接件52为第二系带,而该第一系带与第二系带可以独立设置,也可相连一起,以形成一整体,同时地,该整体系带的两端部需要分别位于开缝40的两侧端,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且在本实施例中,手术衣100还包括设于衣服本体10上以供使用者使衣服本体10收紧的收紧结构60,而较佳地,该收紧结构60为一收腰系带,以利于设计制造,同时地,也有利于使用者收腰束紧。

请再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且在本实施例中,手术衣100还包括设于衣服本体10的上端以吸收使用者头部产生的汗液并防止该汗液往下流的吸汗结构70;较佳地,而为了简化结构,该吸汗结构70为环设于衣服本体10的上装13的衣领位置处上的吸汗领圈,而该吸汗领圈可采用吸汗面料制成,以此保证其吸汗性及使用者的舒适性。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且在本实施例中,手术衣100还包括设于衣服本体10的上装13的背面上的透气结构(图中未标示),以借由透气结构的设置,可使到使用者通风透气,不会产生闷热感,大大提高其舒适感。

优选地,透气结构包括面料、及与面料复合一起的透气薄膜,其中,该透气薄膜为PTFE膜,由此,所形成的透气结构具有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透气结构包括涂覆于衣服本体10背面上的透气涂层,其中,该透气涂层为微孔性涂层,而微孔性涂层主要是使聚氨酯在成膜过程中形成微孔,这些微孔直径能阻止水滴而允许水蒸气分子通过,由此,可获得防水透气性,提高使用者的穿着时的舒适感。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透气结构包括设于衣服本体10背面上的多个网格状的透气孔,以此,可有效地保证手术衣100的透气效果,而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