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组合式饮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7776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双层组合式饮水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瓶,特别是涉及双层组合式饮水瓶。



背景技术:

饮水瓶一种最常用的生活用品,已有的饮水瓶多为单层结构,若人们想在饮水瓶中放置冰块或者茶叶或者水果等,而在喝水时容易将冰块、茶叶和水果等倒出,造成浪费,且影响人们正常饮水,因此也有人会在饮水瓶的口部设置滤网,而瓶口设置滤网,一方面在饮水时由于瓶身会倒置向下倾斜,瓶内的冰块或者水果等较大的物品会向下掉落到滤网上,在与滤网接触时会溅起水花,由于滤网在瓶口,水花容易溅到人们脸上,另一方面该结构仅适用于较大瓶口的饮水瓶,若瓶口较小,冰块、水果等不易放入饮水瓶中,且瓶口过小也无法放置滤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将瓶体分为上下两个,下瓶体开口大,有利于放入加料的物品,上瓶体开口小,有利于人们饮用,且避免水花溅到人们脸上的双层组合式饮水瓶。

本实用新型双层组合式饮水瓶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分为上瓶体和下瓶体,上瓶体上部制有小瓶口,小瓶口与瓶盖螺纹连接,上瓶体下制有下口,下口设置连接环,连接环中制有滤网,连接环的上部与上瓶体的下口螺纹连接,在下瓶体上部制有大瓶口,大瓶口与连接环的下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组合式饮水瓶,主要是将瓶体分为上瓶体和下瓶体,上、下瓶体之间经连接环相连接,连接环中制有滤网,而上瓶体的上部为小瓶口,下瓶体的上部为大瓶口,当要往瓶内加入茶叶或者冰块或者水果等物品时,直接将饮水瓶从下瓶体和连接环之间打开,由于下瓶体为大瓶口,物品加入放便,在加水或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上瓶体的小瓶口有利于人们饮用,而将滤网设置在瓶体的中部,滤网与小瓶口距离远,且小瓶口的口部小,在饮水时瓶体向下倾倒,瓶内的冰块或者水果等较大的物品掉落在中部滤网上,即使有水花也不会溅到人们脸上。

本实用新型双层组合式饮水瓶,所述的上瓶体口部设置提手环。有了提手环,饮水瓶携带更加方便。所述下瓶体的底部外套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底套,在底套内壁制有定位筋,下瓶体外壁制有定位槽,定位筋与定位槽相配合。橡胶材料制成的底套,起到防滑作用,使饮水瓶放置平稳可靠,而定位筋和定位槽配合,使底套与下瓶体底部配合可靠,避免底套脱出或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组合式饮水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组合式饮水瓶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组合式饮水瓶,如图1—图2所示,包括瓶体和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分为上瓶体2和下瓶体3,上瓶体上部制有小瓶口21,小瓶口与瓶盖1螺纹连接,上瓶体下制有下口22,下口设置连接环4,连接环中制有滤网5,连接环的上部与上瓶体的下口22螺纹连接,在下瓶体3上部制有大瓶口31,大瓶口与连接环4的下部螺纹连接。主要是将瓶体分为上瓶体2和下瓶体3,上、下瓶体之间经连接环4相连接,连接环中制有滤网5,而上瓶体的上部为小瓶口21,下瓶体的上部为大瓶口31,当要往瓶内加入茶叶或者冰块或者水果等物品时,直接将饮水瓶从下瓶体3和连接环4之间打开,由于下瓶体为大瓶口31,物品加入放便,在加水或饮用时,将瓶盖1打开,上瓶体的小瓶口21有利于人们饮用,而将滤网5设置在瓶体的中部,滤网与小瓶口距离远,且小瓶口的口部小,在饮水时瓶体向下倾倒,瓶内的冰块或者水果等较大的物品掉落在中部滤网上,即使有水花也不会溅到人们脸上。所述的上瓶体2口部设置提手环6。有了提手环6,饮水瓶携带更加方便。所述下瓶体3的底部外套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底套7,在底套内壁制有定位筋8,下瓶体外壁制有定位槽9,定位筋与定位槽相配合。橡胶材料制成的底套7,起到防滑作用,使饮水瓶放置平稳可靠,而定位筋8和定位槽9配合,使底套与下瓶体3底部配合可靠,避免底套脱出或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