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395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裤,具体为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属于服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裤,一般指贴身的下身内衣,分男装与女装两种。而且根据性别不同,款式也越来越多花样了。穿内裤各国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内裤并不是古已有之的,汉代以前,女人下体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直至现代,内裤款式和面料上已经有很多种了。内裤是女性最贴身的衣物。内裤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女人外形的美丽,更与健康息息相关。大麻又叫线麻、云麻、火麻,汉麻等,它是地球上韧度最高的纤维,其生长中只需少量的水和肥料,不需用任何农药,并可自然分解,所以大麻纤维是环保的纺织原料,现有大多女性内裤组成结构简单,往往只能提供简单的穿着作用,且现有内裤往往密不透风,难以透气、吸湿和排汗,在长期的穿戴下,易给使用者私部带来病菌,不利于长期穿戴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内裤密不透风,难以透气、吸湿和排汗导致使用者易沾染上病菌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包括内裤主体、裤腰、防磨松紧带、锦纶层、竹纤维面料层、防磨垫、大麻纤维层和亲肤棉层,所述内裤主体端口设有裤腰,所述内裤主体两端裤口处均设有防磨松紧带,所述内裤主体裆部外侧设有防磨垫,所述内裤主体外部采用大麻纤维层,且所述内裤主体裆部内侧采用竹纤维面料层,且所述竹纤维面料层与所述大麻纤维层之间设有亲肤棉层,所述内裤主体裆部内一侧采用锦纶层,且所述锦纶层与所述大麻纤维层之间设有所述亲肤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裤腰内设有松紧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磨垫两端均紧密贴合在所述防磨松紧带与所述内裤主体裆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穿着舒适,整体外部采用大麻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亲肤、透气、吸湿、排汗、抗菌的功效,裤口处防磨松紧带使得内裤整体紧密贴合在大腿上,且减少了在使用时对大腿内侧的摩擦,避免损伤人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的锦纶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的竹纤维面料层示意图;

图中:1、内裤主体;2、裤腰;3、防磨松紧带;4、锦纶层;5、竹纤维面料层;6、防磨垫;7、大麻纤维层;8、亲肤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着舒适的内裤,包括内裤主体1、裤腰2、防磨松紧带3、锦纶层4、竹纤维面料层5、防磨垫6、大麻纤维层7和亲肤棉层8,内裤主体1端口设有裤腰2,内裤主体1两端裤口处均设有防磨松紧带3,内裤主体1裆部外侧设有防磨垫6,内裤主体1外部采用大麻纤维层7,且内裤主体1裆部内侧采用竹纤维面料层5,且竹纤维面料层5与大麻纤维层7之间设有亲肤棉层8,内裤主体1裆部内一侧采用锦纶层4,且锦纶层4与大麻纤维层7之间设有亲肤棉层8。

裤腰2内设有松紧带,起到良好的束身效果,避免了内裤脱落。

防磨垫6两端均紧密贴合在防磨松紧带3与内裤主体1裆部之间,使得防磨垫6与内裤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降低了内裤与裤子裆部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内裤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裤腰2起到良好的束身效果,避免了内裤脱落。裤口处的防磨松紧带3使得内裤整体紧密贴合在大腿上,且减少了在使用时对大腿内侧的摩擦,避免损伤人体,锦纶层4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可以平衡空气和身体之间的湿度差,从而减轻了身体的压力,具有调整效果,且特别轻巧,使得内裤整体轻便,穿着舒适,竹纤维面料层5以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且具有特别卓著的抗菌能力,减少了使用者私密处的细菌产生量,大麻纤维层7具有良好的亲肤、透气、吸湿、排汗、抗菌的功效,防磨垫6降低了内裤与裤子裆部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内裤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穿着舒适,整体外部采用大麻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亲肤、透气、吸湿、排汗、抗菌的功效,裤口处防磨松紧带使得内裤整体紧密贴合在大腿上,且减少了在使用时对大腿内侧的摩擦,避免损伤人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