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连体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2610阅读:3666来源:国知局
婴儿连体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连体裤。



背景技术:

0-12个月婴儿不会行走,多数时间处于平躺或坐立状态,而且大小便并无意识,因此需要使用尿布,为方便尿布的使用,婴儿需要穿开裆裤或不穿裤子。夏天比较热可以不穿裤子,但是春秋冬季为保暖需要穿开裆裤,然而现有开裆裤大腿内侧和屁股部开口较小,很容易尿湿,因此需要在裤裆部使用尿布,婴儿好动,若不经常纠正,尿布很容易错位,这样就不能解决容易尿湿的问题,尤其是女婴,很容易将裤子的腰部尿湿。

另外,婴儿肚脐很重要,婴儿体质较弱,肚脐受凉会造成严重的拉肚子,因此婴儿肚脐部需要保暖,现有婴儿连体裤只到腰部,并不能保护肚脐。还有婴儿脚部也需要保暖,现有技术中婴儿连体裤和袜子是两个部分,袜子需要单独穿,然而婴儿好动,腿部踢蹬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袜子脱掉,反复穿脱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婴儿连体裤,该婴儿连体裤可防止婴儿尿湿裤子,同时可以保护肚脐不受凉,而且可以保护脚部不受凉,并防止袜子脱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小腿部、膝盖部和大腿部组成的左裤腿和右裤腿,其特征是:所述左右裤腿膝盖部向上倾斜延伸至大腿部外侧形成侧连接部,所述两侧连接部顶端的前部连接有护脐带,所述护脐带上设有前定位带,所述小腿部的下部活动连接有护脚部。

所述护脐带的中部设有通孔,该通孔上缝制有网布,所述护脐带的内表面、通孔的外沿上环设有外伸段。

所述两侧连接部顶端的后部连接有护腰带,护腰带上设有与前定位带配合的后定位带。

所述护脚部的上部设有子连接带,小腿部的下部设有与子连接带配合的母连接带。

所述侧连接部为大腿部前后面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所述护腰带的两端部均设有扣子孔,所述护脐带的两侧部设有与扣子孔配合的扣子。将扣子与扣子孔配合,可以调节腰部松紧。

所述护腰带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两个扣子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左右裤腿膝盖部向上倾斜延伸至大腿部外侧形成侧连接部,侧连接部为大腿部前后面的二分之一或仅设置在大腿部的侧部,将大腿内侧、大腿部前后面的大部分及臀部露出,防止尿湿裤子;两侧连接部顶端的前部连接有护脐带,护脐带上的外伸段和网布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使用时可以在上述空间内放置纱布,新生儿肚脐需要经常用碘伏等消毒液清洗,纱布可以保护肚脐处不受衣物的摩擦;还可以在两侧连接部顶端的后部设置护腰带,护腰带对腰部起到保暖作用;小腿部的下部活动连接有护脚部,护脚部对脚部起到保暖的作用,护脚部可拆卸,而且可以防止护脚部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护脐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该婴儿连体裤包括由小腿部、膝盖部和大腿部组成的左裤腿1和右裤腿2,左右裤腿膝盖部向上倾斜延伸至大腿部外侧形成侧连接部3,本实施例中侧连接部3为大腿部前后面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或仅设置在大腿部的侧部,将大腿内侧、大腿前后面的大部分及臀部露出,防止尿湿裤子。两侧连接部3顶端的前部连接有护脐带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护脐带4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肚脐部正好对应,该通孔上缝制有网布41,网布41使护脐带4透气性好,护脐带4的内表面、通孔的外沿上环设有外伸段42,外伸段42和网布41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使用时可以在上述空间内放置纱布,新生儿肚脐需要经常用碘伏等消毒液清洗,纱布可以保护肚脐处不受衣物的摩擦。护脐带4上设有前定位带43。护脐带4还可以做成肚兜。两侧连接部3顶端的后部设置护腰带6,,护腰带6上设有与前定位带43配合的后定位带61,护腰带6对腰部起到保暖作用,护腰带6还能固定尿布。护腰带6的两端部均设有扣子孔62,护脐带4的两侧部设有与扣子孔62配合的扣子40,本实施例中护腰带6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两个扣子孔62。婴儿在穿裤子时可以使扣子40与适当的扣子孔62配合,从而调整腰部的松紧。

如图1所示,小腿部的下部活动连接有护脚部5,本实施例中护脚部5的上部设有子连接带,小腿部的下部设有与子连接带配合的母连接带。护脚部5和左右裤腿之间还可以用扣子和扣鼻的连接方式连接,小腿部的下部自下而上环设有多圈扣子,护脚部5上设有与扣子对应的扣鼻。这种结构的护脚部5可拆卸,护脚部5对脚部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护脚部5脱落。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