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427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服(downcoat)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保暖性能好。羽绒服相对于传统的棉衣,还具有轻便美观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绗线将羽绒服的面料层和底层缝合在一起,并通过绗线之间的交错形成充绒空间,然而,通过缝合的传统方法制作的羽绒服,必定会在缝合处留下针孔,久而久之,羽绒会从针孔中跑出,从而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和外形美观。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其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粘合强度大的液体。采用热熔胶代替绗线连接面料和底料同样可以在制衣过程中形成足够的充绒通道,并且,由于采用热熔胶代替了绗线,连接处不再具有针孔,因而可以有效地改善羽绒服久穿之后的漏绒现象。然而用于制衣的热熔胶是条状热熔胶,通过一般的喷涂方式喷涂出的热熔胶为直线形的热熔胶条,因而造型呆板,不符合如今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一种羽绒服,其通过热熔胶连接面料和底料,并且在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同时具有比现有羽绒服更好的防跑绒效果。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绒服,所述羽绒服采用条状热熔胶代替了传统羽绒服中的绗线,解决了使用绗线缝制的羽绒服久穿后容易跑绒影响保暖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羽绒服,所述羽绒服包括面料层(1)和防绒层(2),所述防绒层与面料层通过条状热熔胶(3)粘结,相邻的两条热熔胶之间形成充绒通道以填充羽绒。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采用条状热熔胶替代绗线起到通过胶合的方式连接面料层和热熔胶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制衣过程中由于缝合绗线带来的针孔导致的久穿后跑绒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条状热熔胶层可以根据需要喷涂成直线、折现或曲线,样式繁多,能够满足不同审美消费者的需求,根据不同的设计喷涂成不同的线条也有利于胶合过程中粘合的更加牢固。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中用于胶合的热熔胶条之间互不交叉,因此可以先将羽绒服的面料层和防绒层通过热压的方式胶合完成后再进行充绒,而非先进行充绒后再进行热压,后者将导致热压时烫坏羽绒并且羽绒的存在会影响热压的效率和效果。优选地,所述条状热熔胶(3)通过点涂的方式喷涂在防绒层(2)上。点涂的方式喷涂热熔胶可以使得热熔胶的宏观形状呈现为各种不同的线条,从而更加美观,并且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热熔胶条的线条以提高胶合效果。优选地,所述条状热熔胶(3)包括底浆层(4)和胶粉层(5),所述胶粉层(5)喷涂在所述底浆层(4)表面上。优选地,所述面料层的厚度为0.2-1mm。优选地,所述防绒层的厚度为0.2-1mm。优选地,所述防绒层(2)上还设有防绒胶层(6),所述防绒胶层(6)设置在防绒层(2)与面料层(1)相对的面上。在所述防绒层上另外多涂布一层防绒胶层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羽绒通过除了针孔之外的其他途径跑绒,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的防跑绒能力。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层为条状的热熔胶层,所述条状热熔胶层由点状分布的胶点组成。优选地,所述胶点的下部为底浆,上部为均匀铺洒的胶粉。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2-1mm。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层上的胶点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能够有效地减免羽绒服跑绒的现象,并且制备过程不复杂,羽绒服外观多样且美观;2)、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在一些厚面料的羽绒服制品中,由于工艺所限,无法对面料进行防绒处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成的羽绒服仍然有着良好的防跑绒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热熔胶颗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料层2-防绒层3-条状热熔胶4-底浆层5-胶粉层6-防绒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包括面料层1和防绒层2,面料层1和防绒层2之间通过条状热熔胶3粘结在一起。热熔胶在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中起到了普通羽绒服中绗线的作用,喷涂成型之后经热压后可以使得面料层和防绒层胶合,并形成条带状的充绒通道。向充绒通道内冲入羽绒后将边缘封口后即可制得羽绒服,该羽绒服由于没有使用缝制绗线的传统制衣工艺,从而没有针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条状热熔胶3的宏观外形为互不交错的若干条直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条状热熔胶3的宏观外形为互不交错的若干条折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条状热熔胶3的宏观外形为互不交错的若干条曲线。互不相交的胶条能够形成条带状的充绒通道,因此,可以在热压完成后再对其进行充绒,而一些现有技术中将胶条设计成纵横交错的,其形成封闭的小格后就无法再向其中充绒,因此势必需要在制衣过程中先行填充羽绒,随后再进行热压,如此操作难以将羽绒控制在所需位置以避免在热压过程中影响胶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条状热熔胶通过点涂的方式喷涂在防绒层上。点涂的方式喷涂热熔胶可以使得热熔胶的宏观形状呈现为各种不同的线条,从而更加美观,并且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热熔胶条的线条以提高胶合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条状热熔胶3包括底浆层4和胶粉层5,所述胶粉层5喷涂在所述底浆层4表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浆层4主要由丙烯酸、水和PU制备得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粉层5主要由水性PU、水性TPU和PA制备得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粉层是水性PU。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粉层是水性TPU.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粉层是水性PA。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绒层2上还设有防绒胶层6,所述防绒胶层6设置在防绒层2与面料层1相对的面上。在所述防绒层上另外多涂布一层防绒胶层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羽绒通过除了针孔之外的其他途径跑绒,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的防跑绒能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绒胶层6是TPU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涉及所述的羽绒服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防绒层2上喷涂条状热熔胶3后,通过热压的方式将防绒层2和面料层1通过条状热熔胶3连接,并形成充绒通道,向所述充绒通道内充入羽绒并封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stork涂层机以点涂的方式喷涂条状热熔胶3,具体过程包括,先将浆料以点涂的方式涂布在防绒层上形成热熔胶条,后在所述热熔胶条上铺撒胶粉,并将多余胶粉吸走。本实用新型采用点涂的方式进行热熔胶条的喷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喷涂条状热熔胶3前,在防绒层2上先涂布一层防绒胶层6,其中,所述防绒胶层6涂布在所述防绒层2与面料层1相对的一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熔胶层为条状的热熔胶层,所述条状热熔胶层由点状分布的胶点组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点的下部为底浆,上部为均匀铺洒的胶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2-1m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熔胶层上的胶点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实施例1按照以下步骤制作羽绒服1.取防绒层,在防绒层上喷涂热熔胶,喷涂以双点式喷涂进行,首先喷涂一层胶层,后再胶层上喷涂粉层;其中,底浆层的原料为丙烯酸、水和PU的混合物;胶粉层通过水性PU、水性TPU和PA制备得到;2.进行热压,将面料层与防绒层通过热熔胶连接在一起,热熔胶连接部将面料和防绒层之间隔出若干个充绒通道;3.进行充绒,向充绒通道内充入羽绒,并将面料层和防绒层的最外沿缝合,完成制衣。实施例2按照以下步骤制作羽绒服1.取防绒层,在防绒层上喷涂热熔胶,喷涂以双点式喷涂进行,首先喷涂一层底浆层,后再胶层上喷涂粉层;其中,底浆层的原料为丙烯酸、水和PU的混合物;胶粉层通过水性PU、水性TPU和PA制备得到;2.在防绒层上涂布防绒胶层;3.进行热压,将面料层与防绒层通过热熔胶连接在一起,热熔胶连接部将面料和防绒层之间隔出若干个充绒通道;4.进行充绒,向充绒通道内充入羽绒,并将面料层和防绒层的最外沿缝合,完成制衣。实验例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中的羽绒服分别分发给100名志愿者,另将普通羽绒服分发给100名志愿者,让志愿者在整个冬天内按照正常穿衣习惯进行试穿,统计整个冬天内羽绒服是否有漏绒现象的发生,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漏绒件数实施例12实施例20普通羽绒服21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在防止漏绒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