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驼背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235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驼背背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背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驼背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是用来携带学习文具、生活用品的重要物件,在校学生每天都离不开背包,外出旅行者通常也采用背包来盛装在旅途中需要用到的物品。人们通过背包将需要携带的物品背负在后背,避免将物品直接提在手上,以便使双手得到解放。

现有的背包种类繁多,负重能力良好。然而,如今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书本越来越多,加重了背包的重量,也加大了学生背负背包时肩膀承受的压力;人们外出旅行时,背包里总是装满各种物品,加大了旅行者肩膀承受的压力。研究表明,人们长期背负过重的背包,是造成驼背、脊椎变形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书包,包括本体和与本体相连的肩带,肩带包括主带和连接两个所述主带的辅带,所述主带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肩带呈“X”型;通过此设计,不仅主带担负承重作用,而且辅带也可以减轻主带的负重,分散肩部所受的重量;本体的位置设置有背垫,通过多个背垫的组合形成多个凹陷部,以使背垫的热量通过凹陷部向外散发,改善了使用时的空气不流通的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承受重力的主体在主带与辅带上,无法使肩部与背部的受力均匀,在负重的情况下,极其容易造成肩部周围的肌肉收缩和疲劳,使用者在长时间的负重远行时,身体上部会不自觉的向前倾斜,而容易造成驼背。

使用者在使用背包进行负重时,为了省力,身体上部会不自觉的前倾,长此以往容易造成驼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驼背背包,其根据人体力学原理进行设计,使肩部和脊椎背部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驼背背包,其解决了长期负重背负背包造成驼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结构合理。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防驼背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包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背包本体连接,所述背包本体在靠近使用者脊椎背部一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背垫,所述背垫包括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的凹块,所述凹块设置在所述背垫中部位置并且沿着使用者脊椎背部延伸,所述凹块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翻盖,所述第一凸块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凹块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凹块的外部,并且所述凹块的下端以及两侧均与所述第二凸块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上端与所述翻盖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两侧与所述背包本体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凹块远离使用者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加强板,各所述加强板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以及所述凹块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垫采用橡塑发泡海绵背垫或高弹棉背垫,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的厚度为15-20mm,所述凹块的厚度为5-10mm。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0.5-5mm,所述加强板由发泡棉制成。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真皮或PU皮或布料,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背垫的一侧设置有夹层组件,所述夹层组件包括若干夹层。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带上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两条相互扣合的横带。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包本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报警电路,所述压力传感器报警电路由电源、开关、压力传感器以及报警器通过导线串联而成。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包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上端的提手以及设置在两侧的侧包,其中,所述提手内设置有用于缓冲压力的高弹棉,所述侧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侧包处于封闭状态或半封闭状态的第二连接件。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拉链、搭扣、摁扣、卡扣或魔术贴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拉链、搭扣、摁扣、卡扣或魔术贴结构。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带以及所述背包本体的远离使用者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夜视反光条。

作为所述的防驼背背包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包本体的底部及周部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件,使得所述背包本体的外形保持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背包本体靠近使用者脊椎背部一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背垫,背垫的位置和形状是按照人体力学设计的,背垫包括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以及凹块,凹块与人体的脊椎背部的相适应,避免了脊椎上部承受背包较大的压力;将第一凸块设置在凹块的内部,将第二凸块设置在凹块的外部,,由以往的两点受力变为四点受力,即双肩、脊椎背部以及脊椎周围的肌肉均受力,分散了肩膀所受到的重量,降低了肌肉的疲劳感,也改变了人体动态直立中心,使得使用者能够保持正确的背负背包的姿势,避免了脊椎的受力过度,从而达到了预防驼背的效果;凹块的下端以及两侧均与第二凸块连接,使得人体的热量能够通过凹块向周部散热,改善使用时背包散热差的特点,此外,背垫采用橡塑发泡海绵背垫或高弹棉背垫,能够较好的缓冲压力并且具有良好通气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防驼背背包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防驼背背包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

1、背包本体;11、侧包;12、背带;13、翻盖;14、提手;15、摁扣;2、防护层;3、背垫;31、凹块;32、第一凸块;33、第二凸块;4、加强板;5、夹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驼背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所述背包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背带12,所述背包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翻盖13,所述翻盖13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背包本体1连接,所述背包本体1在靠近使用者脊椎背部一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背垫3,所述背垫3包括第一凸块32、第二凸块3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32块与所述第二凸块33之间的凹块31,所述第一凸块32为圆柱结构并且其周部与所述凹块31连接,所述凹块31设置在所述背垫3中部位置并且沿着使用者脊椎背部延伸,所述凹块31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翻盖13,所述第一凸块32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凹块31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33设置于所述凹块31的外部,所述第一凸块32的下端以及两侧均与所述第二凸块33连接,所述第二凸块33的上端与所述翻盖13连接,所述第二凸块33的两侧与所述背包本体1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凸块32、所述第二凸块33和所述凹块31远离使用者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加强板4,各所述加强板4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块32、所述第二凸块33以及所述凹块31的形状相匹配。背包的背垫3的位置和形状均是按照人体力学设计的,由以往的双肩的两点受力变为四段受力,即双肩、脊椎背部以及脊椎背部周围肌肉均受力,通过西设计能够有效减轻肩膀的受力,使背包在肩部、脊椎背部以及脊椎背部周围肌肉之间的受力得到均匀。背垫3包括第一凸块32、第二凸块33以及凹块31,凹块31与人体的脊椎背部相适应,减轻了双肩在背负背包时所承受的压力;在脊椎背部以及在脊椎背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凸块32和第二凸块33,通过第一凸块32和第二凸块33,增大了背部肌肉的受力面积,增加了脊椎和脊椎周围肌肉的受力,减轻了两边肩膀的受力,使背包承受的重力在肩膀、脊椎背部以及脊椎周围肌肉之间受力均匀,符合人体的力学的原理,以便使用者能够站立笔直,保持正确的背负背包的姿势,避免了肩膀过度受力,从而达到了预防驼背的效果;凹块31的下端以及两侧均与第二凸块33连接,使得人体的热量能够通过凹块31向周部散热,改善使用时背包散热差的特点。

为了使背包背负起来更舒适,更有效了缓冲背包对人体的压力,所述背垫3采用橡塑发泡海绵背垫或高弹棉背垫,所述第一凸块32与所述第二凸块33的厚度为15-20mm,所述凹块31的厚度为5-10mm。橡塑发泡海绵和高弹棉均具有良好的缓冲、抗震的性能,能够有效的缓冲背包对使用者脊椎背部的压力,减缓脊椎背部的所承受到的压力。同时高弹棉还具有良好的通气散热的效果,改善背包使用时散热差,空气不流通等情况。所述加强板4的厚度为0.5-5mm,所述加强板4由发泡棉制成。采用发泡棉制成的加强板4能够更进一步增强背包在使用时的通气性,能防止装在背包内的物品磕碰到背垫3而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垫3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2,所述防护层2为真皮或PU皮或布料,所述加强板4远离所述背垫3的一侧设置有夹层组件5,所述夹层组件5包括若干夹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带12上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两条相互扣合的横带。所述背包本体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报警电路,所述压力传感器报警电路由电源、开关、压力传感器以及报警器通过导线串联而成。在使用背包时,当站立的姿势正确时,则两个肩带和背包背部受力,横带不受力,压力传感器报警装置的开关断开。当使用者的站立姿态错误时,即使用者的背部向前弯曲,横带受力,压力传感报警装置的开关闭合使电路导通,压力传感器工作,使得报警器发出报警,压力消失后,开关自动断开,即姿势纠正后报警消失,从而能够起到预防因长期负重导致的驼背、脊柱变形、塌肩等健康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包本体1还包括设置在上端的提手14以及设置在两侧的侧包11,其中,所述提手14设置有用于缓冲压力的高弹棉,所述侧包11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侧包11处于封闭状态或半封闭状态的第二连接件。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为拉链、搭扣、摁扣、卡扣或魔术贴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拉链、搭扣、摁扣、卡扣或魔术贴结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两连接件为摁扣15,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拉链。

为了确保使用者在夜间的出行安全,所述背带12以及所述背包本体1的远离使用者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夜视反光条。设置夜视反光条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确保了使用者夜间出行的安全性。

为了保持背包的外形,所述背包本体1的底部及周部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件,使得所述背包本体1的外形保持相对固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不具有特殊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