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移动电源的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49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移动电源的水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瓶,尤其涉及一种带移动电源的水瓶。



背景技术:

水瓶是一种用于装液体的容器,小型移动电源是指作为电子设备备用电源的包含控制电路及电池的设备。水瓶和小型移动电源都是当今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出行之必备。水瓶与小型移动电源的形状一般不同,体积更是有不小的差异,同时携带这两者将对携带者的背包或手提袋的形状提出要求,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前技术中水瓶和移动电源是两个在空间上相互独立的物品,人们出行时若要携带水瓶及小型移动电源(或备用电源),将携带两样物品。水瓶与小型移动电源的形状一般不同,体积往往有不小的差异,同时携带这两者将对携带者的背包或手提袋的形状提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有移动电源,可以对外部需要的设备进行充电,并且可以对水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带移动电源的水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移动电源的水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移动电源,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移动电源的电源输入端电路连通的电源输入口;所述上壳体内部的上部设有水瓶体,所述水瓶体的水瓶体的开口端向上延伸出所述上壳体,所述水瓶体的开口端设有瓶盖;所述下壳体的顶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底端通过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上壳体内设置水瓶体,在下壳体内设置移动电源,通过螺口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可拆洗固定,在下壳体上设置电源输入口,使得水瓶具有移动电源的作用,实现减少携带物体积及携带物数量的便携的特性,提高了水瓶的功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移动电源的电源输出端电路连接的电源输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源输出端的设置能方便使用移动电源进行外部充电,提高了水瓶的功能性。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电源输入口和/或所述电源输出口的电源口防水盖,所述电源口防水盖与所述下壳体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源口防水盖的设置能避免水进入到电源输入口和电源输出口而造成短路,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电源口防水盖与所述下壳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电源口防水盖上设有卡勾,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的卡扣,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卡扣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的开启按钮,所述电源口防水盖封堵所述电源输入口以及所述电源输出口时,所述卡扣锁住所述卡勾。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勾卡在卡扣上,电源口防水盖封堵所述电源输入口以及所述电源输出口,通过按动开启按钮,卡扣松开卡勾,然后即可打开电源口防水盖。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内的上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水瓶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移动电源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源线上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开关,所述加热开关设在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装置的设置对实现对水瓶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能保证水瓶体内的温度,增加整个装置的功能性。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向上凸起的柱状结构,所述水瓶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柱状的所述加热装置相匹配的加热槽,所述加热装置插在所述加热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装置采用凸起的柱状结构,插在水瓶体底部的加热槽内,增加加热装置与水瓶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移动电源之间设有防水隔温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水隔温层的设置能避免水瓶体内的水流到移动电源上,并且能避免加热装置对水瓶体进行加热时影响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附图中标注的5指示的是设置在上壳体内部的水瓶体,附图中未画出,标注2指示的是设置在下壳体内部的移动电源,附图中未画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1、上壳体,1-2、下壳体,2、移动电源,3、电源输入口,4、电源输出口,5、水瓶体,6、开口端,7、瓶盖,8、加热装置,9、加热开关,10、防水隔温层,11、电源口防水盖,12、铰链,13、卡勾,14、卡扣,15、开启按钮,16、螺口,17、加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下壳体1-2内设有移动电源2,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与所述移动电源2的电源输入端电路连通的电源输入口3;所述上壳体1-1内部的上部设有水瓶体5,所述水瓶体5的开口端6向上延伸出所述上壳体1-1,所述开口端6设有瓶盖7;所述下壳体1-2的顶端与所述上壳体1-1的底端通过螺口16连接。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与所述移动电源2的电源输出端电路连接的电源输出口4。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电源输入口3和所述电源输出口4的电源口防水盖11,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与所述下壳体1-2活动连接。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与所述下壳体1-2通过铰链12连接,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上设有卡勾13,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13的卡扣14,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卡扣14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13的开启按钮15,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封堵所述电源输入口3以及所述电源输出口4时,所述卡扣14锁住所述卡勾13。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包括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与所述下壳体1-2通过铰链12连接,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上设有卡勾13,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13的卡扣14,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卡扣14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13的开启按钮15,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封堵所述电源输入口3以及所述电源输出口4时,所述卡扣14锁住所述卡勾13。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电源输入口3的电源口防水盖11,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与所述下壳体1-2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2内的上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水瓶体5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8与所述移动电源2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源线上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装置8的加热开关9,所述加热开关9设在所述下壳体1-2的外壁上。所述加热装置8为向上凸起的柱状结构,所述水瓶体5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柱状的所述加热装置8相匹配的加热槽17,所述加热装置8插在所述加热槽17内。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移动电源2之间设有防水隔温层10。

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与所述下壳体1-2通过铰链12连接,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上设有卡勾13,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13的卡扣14,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卡扣14锁住或松开所述卡勾13的开启按钮15,所述电源口防水盖11封堵所述电源输入口3以及所述电源输出口4时,所述卡扣14锁住所述卡勾13。

除以上实施例外,还可以同时将电源输出口4和加热装置8以及加热开关9设置在下壳体1-2上,以实现多功能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体1-1内设置水瓶体5,在下壳体1-2内设置移动电源2,通过螺口16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进行可拆洗固定,在下壳体1-2上设置电源输入口3,使得水瓶具有移动电源2的作用,实现减少携带物体积及携带物数量的便携的特性,提高了水瓶的功能性。电源口防水盖11的设置能避免水进入到电源输入口3和电源输出口4而造成短路,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卡勾13卡在卡扣14上,电源口防水盖11封堵所述电源输入口3以及所述电源输出口4,通过按动开启按钮15,卡扣14松开卡勾13,然后即可打开电源口防水盖11。加热装置8的设置对实现对水瓶体5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能保证水瓶体5内的温度,增加整个装置的功能性。加热装置8采用凸起的柱状结构,插在水瓶体5底部的加热槽17内,增加加热装置8与水瓶体5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的效率。防水隔温层10的设置能避免水瓶体5内的水流到移动电源2上,并且能避免加热装置8对水瓶体5进行加热时影响移动电源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