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35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助行工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登山手杖。



背景技术:

登山时,体能消耗较大,登山的路途也比较难以行走,因此登山者往往会携带登山手杖辅助行走,同时也能节省体力。现有的登山手杖与普通的手杖区别不大,但是登山时,行走的道路大多数为多级台阶或上下坡路。道路情况较平常路面更加复杂,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现有的登山手杖由于设计上的缺陷,登山时容易产生侧滑,失去平衡,容易造成登山者受伤。同时现有的登山手杖也不具备照明和定位装置,不能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不利于同伴间的相互照应,功能不够完善,安全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时底座具有一定吸力,平衡性能好,具备照明和定位功能的手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登山手杖,包括手柄、LED灯、按钮、电池、定位器、支撑杆、挡板和底座;所述的LED灯设置在所述手柄的顶端,所述的按钮、电池和定位器设置在所述的手柄上;所述的LED灯、按钮、定位器和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的支撑杆上端与所述的手柄相连,所述的挡板和底座设置在支撑杆的下端。

其中,所述的底座采用弹性材料,形状为漏斗状,内部中空。

其中,所述的支撑杆下端超出底座上端,伸进底座的内部中空处。

其中,所述的挡板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槽连接固定在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登山手杖底座具有一定的吸力,防止手杖发生侧滑失去平衡,安全性能好,具备照明和定位功能,能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也有利于登山同伴间相互照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1.手柄、2.LED灯2、3.按钮、4.电池、5.定位器、6.支撑杆、7.挡板、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登山手杖,包括手柄1、LED灯2、按钮3、电池4、定位器5、支撑杆6、挡板7和底座8。所述的LED灯2设置在所述手柄1的顶端,所述的按钮3、电池4和定位器5设置在所述的手柄1上。所述的LED灯2、按钮3、定位器5和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的支撑杆6上端与所述的手柄1相连,所述的挡板7和底座8设置在支撑杆6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按钮3控制LED灯2的开启和关闭,在光线不良的情况下,开启LED灯2照明。所述的电池4采用可拆卸的纽扣电池4,占用的安装空间小,方便更换。所述的电池4有点的情况下,所述的定位器5处于常开状态。定位器5与移动设备APP相连,能在移动设备的地图上定位到定位器5的位置信息,方便登山同伴之间相互照应,防止走丢,保障了登山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8采用弹性材料,形状为漏斗状,内部中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8采用弹性橡胶材料,支撑杆6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底座8受到挤压,产生形变。由于底座8为漏斗状,内部中空,底座8内的空气部分被挤出,压强变小,底座8与接触地面的地面会产生一定的吸力,从而手杖的抓地性能更好。上山或下山时,由于路面崎岖,尤其下山时,由于人体的重力作用,平衡性不好,登山者使用手杖时容易因手杖发生侧滑而摔倒。本实用新型的底座8设计,提高了手杖的抓地性能,能增加下山时的缓冲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手杖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6下端超出底座8上端,伸进底座8的内部中空处。使用时,底座8受力形变后,为防止形变过大,损坏底座8,也为了防止底座8与地面的吸力过大,浪费登山者的体力,设计时将所述的支撑杆6下端超出底座8上端,伸进底座8的内部中空处。底座8受到压力发生一定形变后,支撑杆6下端接触地面,防止底座8进一步产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7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槽连接固定在支撑杆6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挡板7采用螺纹连接,挡板7和支撑杆6上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内外螺纹,挡板7可以拆卸更换。所述的挡板7用于防止底座8受力时向上滑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