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口罩的滤芯和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3943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用于口罩的滤芯和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口罩的滤芯和口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排入空气中,使得空气的污染物越来越多,且对人体的危险性逐渐提高。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雾霾现象,PM2.5数值的不断增大,使得人们不得不随身携带防雾霾口罩。

现有技术中的防雾霾口罩包括过滤部和两个固定带。两个固定带分别设置在过滤部的两端。过滤部包括滤芯,滤芯主要起到过滤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滤芯包括熔喷层。众所周知,熔喷层对于传统采用静电原理过滤可吸入颗粒的口罩的滤芯起到了塑形、过滤较大颗粒、保护静电过滤滤芯以及增大呼吸阻力的作用。为了制作成本的绝对降低,就需要减少高效静电滤芯棉的使用,或使用中、低效静电滤芯棉。同时为了达到过滤的效果,就需要降低呼吸时气流的流速和流量,因此表面上,采用熔喷层的防霾口罩可以达到N95的水平,但是严重牺牲用户呼吸体验,增加因呼吸困难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率。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使得使用者呼吸困难,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口罩的滤芯和口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罩使得使用者呼吸困难,舒适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所述外过滤层和所述内过滤层由外至内依次叠放设置;所述外过滤层和所述内过滤层均用于过滤颗粒污物,且外过滤层过滤的颗粒大于内过滤层过滤的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还包括定型层;所述定型层设置在所述内过滤层远离所述外过滤层的一面上,用于将所述滤芯本体定型。

进一步地,滤芯本体的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用于固定在口罩上的固定卷边。

进一步地,所述内过滤层至少包括一层过滤棉层。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棉层为静电滤芯棉。

进一步地,所述外过滤层的材质为PP仿粘布。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层的材质为针刺棉。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本体的截面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本体为三角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口罩,包括支撑装置以及如本发明提供的滤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滤芯本体固定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所述外过滤层位于靠近所述上支架的一侧,所述定型层位于靠近所述下支架的一侧;所述下支架用于固定在人体脸部。

本发明提供的滤芯,滤芯本体包括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由外至内依次叠放设置;使用者将滤芯本体覆盖在人体脸部,并将内过滤层位于靠近人体脸部的一侧。外部空气依次通过外过滤层和内过滤层过滤后进入人体鼻腔。外过滤层可过滤较大的可吸入颗粒,同时保护内过滤层。

本发明提供的滤芯,与现有技术的口罩相比,由于无熔喷层,呼吸阻力小,无需配置出气阀,就能使使用者顺畅呼吸,同时过滤效率高,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减小了使用者因呼吸困难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率。同时,可以过滤PM2.5及更小的可吸入颗粒,过滤效果高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滤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滤芯本体; 11-外过滤层; 12-内过滤层;

13-定型层; 121-第一过滤层; 122-第二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滤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的滤芯,用于口罩的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滤芯本体1包括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由外至内依次叠放设置;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均用于过滤颗粒污物,且外过滤层11过滤的颗粒大于内过滤层12过滤的颗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滤芯本体1包括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由外至内依次叠放设置;使用者将滤芯本体1覆盖在人体脸部,并将内过滤层12位于靠近人体脸部的一侧。外部空气依次通过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过滤后进入人体鼻腔。外过滤层11可过滤较大的可吸入颗粒,同时保护内过滤层1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与现有技术的口罩相比,由于无熔喷层,呼吸阻力小,无需配置出气阀,就能使使用者顺畅呼吸,同时过滤效率高,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减小了使用者因呼吸困难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率。同时,可以过滤PM2.5及更小的可吸入颗粒,过滤效果高达95%以上。

其中,外过滤层的材质和内过滤层的材质均可以为多种,例如:纱布、棉布或者活性炭等。

较佳地,外过滤层采用PP仿粘布,其具有耐老化、抗紫外线、稳定性和透气性好、无毒等优点。。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定型层13;定型层13设置在内过滤层12远离外过滤层11的一面上,用于将滤芯本体1定型。

其中,定型层13的材质有多种,例如:棉布、卫生纱或者无纺布等。较佳地是采用针织棉,针织棉层具有较好的弹性,吸湿透气,可提高人们佩戴时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2以及定型层13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外过滤层11可过滤较大颗粒,内过滤层12可过滤较小的可吸入颗粒,定型层13则可起到支撑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的作用,同时可防止因为呼吸的气压变化导致滤芯变形,防止内过滤层12被人体呼出的水蒸气打湿,降低过滤效力,防止人体呼出的较大颗粒影响整个滤芯的过滤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内过滤层12至少包括一层过滤棉层。

其中,过滤棉层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合成纤维过滤棉、无纺布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活性炭过滤棉等。

优选地,过滤棉层采用高效静电滤芯棉,最外过滤棉层可过滤PM2.5级别的颗粒,位于内层的过滤棉层可以过滤更加细小的可吸入颗粒,高效静电滤芯棉空气阻力小,可过滤0.3微米颗粒,具有超高效率和超高的吸尘能力。

本实施例中,多个过滤棉层由外向内依次平行设置,最外过滤层过滤棉层与外过滤层紧贴,最内层过滤棉层与定型层紧贴。多个过滤棉层可同时起到过滤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滤芯本体1的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用于固定在口罩上的固定卷边。

本实施例中,将滤芯本体1的边沿向外弯折形成卷边,则方便将该滤芯固定在口罩上,便于加工操作。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滤芯本体1的截面呈弧形。

本实施例中,将滤芯本体1的截面呈弧形,也即,滤芯本体1呈穹顶形,滤芯本体1向设置定型层13的方向弯曲,其一面内凹,另一面外凸,这样不会形成死腔,不会影响使用者的呼吸,该稳固的形状也使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2和定型层13结构更加稳定,密封效果更加持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滤芯本体1由超声波塑形而成。

本实施例中,将滤芯本体1由超声波塑形而成,也即,外过滤层11、内过滤层12和定型层13构成的形状由超声波塑形而成,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滤芯本体1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滤芯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当好过滤棉层为两个时,一个为第一过滤层121,另一个为第二过滤层122。第一过滤层121的重量为150g。进一步地,第二过滤层122的重量为150g。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过滤层121和第二过滤层122均采用150g的过滤棉,优选地,第一过滤层121和第二过滤层122均采用150g的高效静电滤芯棉,第一过滤层121可过滤PM2.5级别的颗粒,第二过滤层122可以过滤更加细小的可吸入颗粒,从PM2.5低至PM0.3,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滤芯本体1为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将滤芯本体1设置为三角形,这样当使用者将滤芯本体1覆盖在人体脸部,并将鼻部和唇部包裹在滤芯本体1内后,滤芯本体1不会过多的包裹人体脸部,减少了滤芯本体1在人体脸部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舒适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口罩,口罩包括防护装置、支撑装置、固定装置以及如本发明的滤芯;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滤芯本体1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外过滤层11位于靠近上支架的一侧,定型层13位于靠近下支架的一侧;防护装置固定在上支架远离滤芯的一侧;固定装置与防护装置固定连接,用于将下支架固定在人体脸部。

本实施例中,将滤芯本体1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使用者通过固定装置将下支架固定在人体脸部,滤芯将使用者的鼻部和唇部包裹在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滤芯本体1包括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由外至内依次叠放设置;使用者将滤芯本体1覆盖在人体脸部,并将内过滤层12位于靠近人体脸部的一侧。外部空气依次通过外过滤层11和内过滤层12过滤后进入人体鼻腔。外过滤层11可过滤较大的可吸入颗粒,同时保护内过滤层1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与现有技术的口罩相比,由于无熔喷层,呼吸阻力小,无需配置出气阀,就能使使用者顺畅呼吸,同时过滤效率高,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减小了使用者因呼吸困难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率。同时,可以过滤PM2.5及更小的可吸入颗粒,过滤效果高达95%以上。

进一步地,防护装置为防护板,防护板为三角形,防护板的一面与上支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防护板设置为三角形,使得防护板的形状与滤芯的形状一致,从而可使得放防护板可将滤芯全部覆盖上,从而可使得滤芯受到全面保护。

本实施例中将防护板设置为三角形,可将三角形的三角处设置为过渡的圆弧形,这样可减少防护板的棱角,避免防护板刮伤使用者的皮肤。

进一步地,防护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本实施例中,将防护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也即,防护板的边沿朝向防护板的同一面弯曲,使得防护板的中部朝另一面突出。可将滤芯固定在防护板的凹面,这样可使得防护板与口罩之间的留存缝隙,外部空气可从防护板与滤芯之间的缝隙进入滤芯过滤,从而避免防护板阻碍人体呼吸,造成人体呼吸困难。

进一步地,防护板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本实施例中,将防护板的材质设置为透明塑料,质量轻,并且美观,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布;固定布呈带状;固定布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支架的固定结构;固定布的一端与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将下支架固定在人体脸部。使用者将下支架固定在人体脸部,使得滤芯将人体的鼻子和嘴唇包裹在里面,然后将固定布的两端分别绕在头的后部,将两端固定在一起,从而将下支架固定在人体脸部。由于固定布呈带状,从而增加了固定装置作用在人脸上的受力面积,减小了作用在人脸上的压强,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其中,固定结构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可在固定布的一面上设置粘贴部,使用者将口罩粘贴在粘贴部上从而将口罩与固定布固定。

进一步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腔和安装豁口;安装腔设置固定布内,固定布与安装腔对应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豁口,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本实施例中,使用者通过安装豁口将防护板安装在安装腔内,然后将固定布固定在人体脸部,结构形式简单,可方便使用者安装,同时,防护板也可在安装腔内铺展开,此时,固定布还起到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的作用,经过固定布过滤后的空气再经滤芯本体过滤进入人体鼻腔,提高了口罩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沿固定布的长度方向,安装腔设置在固定布的中部。本实施例中,将安装腔设置在固定布的中部,这样可使口罩固定在固定布的中部,固定布与口罩连接后,固定布的两端对称,方便使用者将固定布的两端固定。

进一步地,安装腔和安装豁口的形状均为三角形。本实施例中,将安装腔和安装豁口的形状均设置为三角形形,其与口罩的形状与滤芯本体的形状一致,使用者在将防护板放置在安装腔内后,防护板可在安装腔内充分展开,保证了口罩的过滤效果。同时方便使用者将防护板放置在安装腔内。

其中,安装腔和安装豁口所呈的三角形为弯折处为过渡弧形的三角形,也即,整体上呈三角形,但是三角的弯折处呈弧形的形状。

进一步地,固定布上设置有连接结;连接结用于将固定的一端与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固定布的一端;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固定布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将防护板固定在固定布上,然后将固定布的两端分别绕在人体头部的后侧,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从而将固定布的一端与另一端固定。在需要将口罩摘下时,使用者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离,使得固定布的一端与另一端脱离,从而将固定布从人体脸部摘下。

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一连接部可以为卡扣,第二连接部可以为与卡扣配合的卡槽。使用者将卡扣卡在卡槽内,从而将固定布的一端与另一端固定,将卡扣从卡槽内移出,从而将固定布的一端与另一端分离。

卡扣和卡槽可以均为一个,也可均为多个。较佳地,两者均为多个,多个卡扣和多个卡槽均沿固定布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卡扣和多个卡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毛面;第二连接部为勾面。本实施例中,使用者毛面粘在勾面上从而将固定布的一端与另一端固定,将毛面从勾面上分离,从而将固定布的一端与另一端分离。毛面和勾面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沿固定布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的中部的宽度至端部的宽度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将固定布的中部至端部的宽度逐渐较小,中部的宽度较大,可使固定布的中部完全覆盖在上支架上,两端的较小,可减少固定布在脸部上的覆盖面积,避免造成使用者的脸部紧绷,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