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铸造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495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铸造手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制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铸造手柄。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携带方便,通常会在物体的一侧中部设置手柄,并且为了使用安全通常使用金属的手柄,比如说在水壶的一侧安装手柄。

但是传统的水壶上的手柄主体的上下端都是通过螺栓与水壶进行固定,在长时间的使用后,连接处出现不牢固,存在晃动的现象,使用的寿命短,并且传统的水壶的手柄只是在表面简单设置有一圈塑料层进行隔热,在使用时,需要将手进行握住手柄,但是经常会不小心用手指触碰到水壶的一侧,出现烫伤,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铸造手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铸造手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块,所述上接头在加强块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主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下端通过设置通孔安装有插板,所述下接头的内部在插板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插板连接,所述下接头的外侧通过螺纹孔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处与插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接头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下端与下接头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玻璃纤维。

优选的,所述上接头、下接头在与主体连接的一端均设置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插板设置为凹状,所述下接头的下端放置在凹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通过在主体的上端设置上接头,在上接头的一侧设置加强板,增加上接头与连接物的稳定性,通过在上接头的一侧设置凹槽,同时在凹槽内部设置螺纹孔,有效的防止与连接物固定的螺栓掉落,通过在主体的下端设置下接头,在下接头的内部设置插板,有效的增加装置与被连接物的连接面积,增加受力面积,在相同的作用力下,减小压强,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通过调节下接头一侧的螺栓,进而调节插板,增加与被连接物之间的牢固性,使用安全,同时在主体的一侧设置防滑纹,提高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设置隔热板,能有效的防止在使用时,手被烫伤,使用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视图。

图中:1-主体;2-上接头;3-加强块;4-凹槽;5-螺纹孔;6-防滑纹;7-下接头;8-插板;9-弹簧;10-螺栓;11-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铸造手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接头2,所述上接头2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块3,所述上接头2在加强块3的内部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设置有螺纹孔5,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6,所述主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接头7,所述下接头7的下端通过设置通孔安装有插板8,所述下接头7的内部在插板8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安装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插板8连接,所述下接头7的外侧通过螺纹孔设置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的端处与插板8连接。

所述上接头2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11,所述隔热板1的下端与下接头7的内侧固定连接,能有效的防止在使用时,手被烫伤,使用时更安全;所述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玻璃纤维,起到隔热作用;所述上接头2、下接头7在与主体1连接的一端均设置为圆弧状;所述插板8设置为凹状,所述下接头7的下端放置在凹槽内部。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主体1下端的下接头7内部安装的插板8与被连接物的一侧连接,然后将上接头2的一侧与被连接物连接,并通过在上接头2凹槽4内部的螺纹孔5中设置螺栓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上接头2一侧的加强块3能有效的提高与被连接物之间的稳定性,使用时,将手握住主体1,防滑纹6能有效的增大手掌与主体1表面的摩擦力,有效的减少了物体掉落的现象,同时上接头2和下接头7之间的隔热板11能有效的防止热量的传递,有效的对手进行保护,防止出现烫伤,主体1表面设置的隔热玻璃纤维有效的对主体1进行隔热,不会出现温度升高,不便于手握的现象,在上接头2与被连接物之间的螺栓出现松动时,并且通过螺栓不能起到紧固作用时,调节下接头7一侧的螺栓10,进而调节插板8在下接头7上的位置,对着装置进行紧固,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使用更安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