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肤鞋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鞋一般都包括鞋帮和与鞋帮相连的鞋底,而鞋帮则包括鞋面和村里;制作工艺中,主要包括鞋底成型,斜面和衬里的复合,鞋帮和鞋底的连接,喷漆,打蜡等工艺。鞋的品种繁多,花样各式,而目前较为新颖的一种鞋是贴肤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207162u的《一种贴肤鞋》所披露的结构,它包括有弹性鞋面和鞋底,具有透气、轻盈、防滑的特点,并还具有很好的弹性,穿着在脚上,会舒适地、牢牢地贴附着在脚面上,犹如袜子似的鞋,因此适用在家、健身等场合使用,尤其适合在沙滩上穿着,甚至穿着可以游泳。
但目前的贴肤鞋,在制作工艺上首先鞋面和鞋底分别加工再粘合或缝合,鞋底一般采用薄的弹性较好的橡胶材料制成,鞋底与鞋面一般是通过胶进行粘合成一体,这种结合方式首先是粘合性能不好,若常用于海边或水里,会导致鞋面与鞋底开胶,缩短其使用寿命,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游玩心情,其次,鞋底与鞋面材料不同,想实现两者之间良好的粘接性能比较困难,工艺要求复杂,此外用胶水粘合生产时,胶水会污染工作环境,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贴肤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贴肤鞋鞋底与鞋面易开胶、鞋底结构不牢固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该工艺生产的贴肤鞋的鞋底与鞋面连接牢固,舒适柔软度高,可批量生产、生产步骤简单效率高。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肤鞋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鞋底和鞋底布的成型:在鞋底模具内对应鞋底上面的位置放置可覆盖整个鞋底且面积比鞋底面积大的布层,所述布层上对应鞋底面上的位置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然后向鞋底模具内注入180±10℃的熔融态的pvc,放置60±5s后将一体成型的鞋底与布层从鞋底模具中取出,在自然状态下冷却后即得到鞋底和与鞋底一体成型的鞋底布;
(2)鞋底布的裁剪:对步骤(1)得到的鞋底布做边角料修剪处理使其形成外露于鞋底且与鞋底和鞋面匹配的鞋底布;
(3)鞋帮的成型:将鞋面的边沿与步骤(2)中修剪后的鞋底布进行缝合形成鞋帮;
(4)鞋垫的粘合:采用热熔胶将布层和与鞋底适配的鞋垫粘合后即得到所述贴肤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向鞋底模具内注入180℃的熔融态的pvc。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放置60s后将一体成型的鞋底与布层从鞋底模具中取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模具内对应鞋底底面的位置上设有凹凸花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采用圈圈绒材料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垫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生产贴肤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贴肤鞋鞋底与鞋面易开胶、鞋底结构不牢固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过程简单,可进行批量的大规模生产,并且生产出的贴肤鞋穿着舒适、寿命长、轻盈、有弹性。
2、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将布层放置鞋底模具内使鞋底与布层一起一体成型,然后将该布层边角料进行剪裁修剪使其形成外露于鞋底且与鞋面匹配的鞋底布,再利用鞋底布作为连接部,使之与鞋面边沿相缝合,即鞋底是通过和鞋底一体的布层与鞋面的连接来实现一体,这种连接方式即使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也不会出现鞋底与鞋面脱胶的现象。
3、本技术方案中与鞋底一体成型的布层上开设有通孔,熔融的pvc与其接触后,会有部分pvc渗入到或穿过通孔,自然冷却后鞋底布与鞋底的结合不单单是面与面的贴合,更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进而使鞋底布的形成更加牢固;同时鞋底布上与其通过胶粘的鞋垫不仅与鞋底布相互接触粘合,而且与鞋底布上的通孔内的pvc鞋底粘合,即实现了鞋垫鞋底和鞋底布的同时粘合,进一步加强了整个鞋底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该制作工艺过程中不使用胶水,具有生产过程环保、加工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贴肤鞋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鞋底和鞋底布的成型:在鞋底模具内对应鞋底上面的位置放置可覆盖整个鞋底且面积比鞋底面积大的布层,所述布层上对应鞋底面上的位置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然后向鞋底模具内注入180±10℃的熔融态的pvc,pvc在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因此,最好采用180℃的pvc,放置60±5s后将一体成型的鞋底与布层从鞋底模具中取出,优取60s后取出,在自然状态下冷却后即得到鞋底和与鞋底一体成型的鞋底布;
进一步,所述鞋底模具内对应鞋底底面的位置上设有凹凸花纹,凹凸花纹可使加工出来的鞋底底面上带有凹凸花纹,可达到很好的防滑效果。
(2)鞋底布的裁剪:对步骤(1)中的布层做边角料修剪处理使其形成外露于鞋底且与鞋面匹配的鞋底布;修剪掉的边角布可回收利用,避免浪费。
(3)鞋面与鞋帮的成型:将鞋面的边沿与步骤(2)中修剪后的鞋底布进行缝合;
进一步,所述鞋面采用圈圈绒材料制成,圈圈绒弹力适中,可使贴肤鞋具有一定的良好弹性。
(4)鞋垫的粘合:采用热熔胶将布层和与鞋底适配的鞋垫粘合后即得所述贴肤鞋。进一步,所述鞋垫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本技术方案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贴肤鞋鞋底与鞋面易开胶、鞋底结构不牢固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过程简单,可进行批量的大规模生产,并且生产出的贴肤鞋穿着舒适、寿命长、轻盈、有弹性。采用将布层放置鞋底模具内使鞋底与布层一起一体成型,然后将该布层边角料进行剪裁修剪使其形成外露于鞋底且与鞋面匹配的鞋底布,再利用鞋底布作为连接部,使之与鞋面边沿相缝合,即鞋底是通过和鞋底一体的布层与鞋面的连接来实现一体,这种连接方式即使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也不会出现鞋底与鞋面脱胶的现象。
本技术方案中与鞋底一体成型的布层上开设有通孔,熔融的pvc与其接触后,会有部分pvc渗入到或穿过通孔,自然冷却后鞋底布与鞋底的结合不单单是面与面的贴合,更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进而使鞋底布的形成更加牢固;同时鞋底布上与其通过胶粘的鞋垫不仅与鞋底布相互接触粘合,而且与鞋底布上的通孔内的pvc鞋底粘合,即实现了鞋垫鞋底和鞋底布的同时粘合,进一步加强了整个鞋底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该制作工艺过程中不使用胶水,具有生产过程环保、加工方便的优点。
上述制作工艺可在圆盘形的可旋转的鞋模具上进行,鞋模具上的鞋底模具呈环形平均分布,生产鞋底时,鞋模具旋转,每个鞋底模具内事先放置可覆盖整个鞋底且面积比鞋底面积大的布层,然后注塑机依次向每个鞋底模具内注入熔融态的pvc材料,鞋模具上设有控制其旋转速度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鞋底模具的大小控制注塑机60s旋转一圈,即当最后一个注塑后,第一个刚好已注塑60s取出,这种生产方式可实现批量生产,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