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43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底按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保健。为了适应当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的特点,现有技术中不断的涌现出各式各样便捷的保健按摩产品,多种获得国家专利的足诊疗按摩产品与电子脉冲治疗仪相继投放市场,起到了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根据杨茗茗主編,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若石健康法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实用手册》;陈意麟編著,內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足反射学》;李莱田等主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息医学大全》等著作中关于足部反射区定位、按摩方法、刺激力度、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的不同要求和足部反射区的处方原则,业内设计出了很多足底按摩鞋(垫),这些足底按摩鞋(垫)在实践使用过程中,都对使用者千万了较好的影响,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按摩保健器械。

目前,有一些足底按摩鞋(垫)的设计了符合组成基本反射区、症状反射区、相关反射区、补位反射区的泻法、补法、平补平泻法诊疗板的按摩块及可装配按摩块的底板、紧固栓和调节足弓高度的调节垫。按摩块要基本符合足底按摩向心为补,离心为泻,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的要求。按摩块可组成基本反射区、症状反射区、相关反射区的不同硬度和方向,泻法按摩块為中硬度重刺激前高后低向足跟方向傾斜,补法按摩块为低硬度中刺激前低后高向足尖方向倾斜,平补平泻法按摩块为柔软性轻刺激垂直向上。配伍时要根据病因症状相关,解剖部位相关,阴阳五行相关,表时性质相关的关系,组合方法的原则,选择不同功能的补法按摩块、泻法按摩块、平补平泻法按摩块,辩证配伍组成基本反射区、症状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后,诊疗板上的空余的反射区空位用平补平泻法按摩块填满。共同用紧固栓与底板连接固定,根据保健康复的不同需求,对症病理症状组成足底仿手法按摩的诊疗板,为适应不同足弓高度的人群需求,本发明还在底板的底面设置了三种不同高度的调节垫,使之能够符合不同的足弓曲线,对足底反射区有效按摩。根据《全息医学大全》的要求进行对症配伍組合。

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的实践,设计出了一种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该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根据李莱田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息医学大全》的第二十四章足全息诊疗;周建伟、张凡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息诊疗法》第十七章足部全息诊疗法;陈意麟主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足反射学》;程爵棠、程功文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足底疗法治百病》等著作关于足部全息穴位和足部反射区的定位、按摩方法、刺激力度、穴位选择,反射区处方和适用范围的论述,并参照中国足部健康法研究会出版的百余期《双足与保健》杂志的上千篇足部按摩的学术论文,数万例足部按摩的临床案例报导,调研了已经上市的部分足诊疗产品的用户反馈,同时结合多年来研发的足底按摩产品的实践和临床试验论证,设计了本发明。根据胎儿在母体屈曲倒置在宫腔,头部位于足跟,会阴在前脚掌的人体全息投影的足象原理,在双脚足诊疗鞋垫的底板上设置了由插轴插装的头穴9、耳穴10、目穴、鼻穴12、口穴13、喉穴14、再生15、三叉神经16、心穴17、脑穴18、癌根(3)19、安眠穴20、坐阑胸穴21、癌根(1)22、十二痢穴23、哮脑穴24、神颠穴25、涌泉穴26、泻痢宫27、前隐珠(与肾上腺反射区同位)28、肩荨29、胃痉炎穴30、癌根(2)31、膀胱32、内临泣33、生殖器34、牙点35、里陷谷36、内侠溪37、肛门38、内太冲39、里内庭40、独阴41、拇趾纹42等全息穴按摩点。根据双脚合起来为一个坐着的人,脚背为胸,脚掌为背,脚趾为头,脚跟为臀的人体全息投影反射区原理,在双脚足诊疗鞋垫底板上设置了:由活动的插轴插装的水泻点43、坐骨神经44、臀45、生殖腺46、头顶痛47、膀胱48、膝49、输尿管50、直肠肛门(左脚)51、乙状结肠(左脚)52、降结肠(左脚)53,小肠54、横结肠55。盲肠(右脚)56、回盲瓣(右脚)57、升结肠(右脚)58、背腰经腺59、脾(左脚)60,十二指肠61、肾62、胰67、胃68、腹腔神经丛63,心脏(左脚)64,胆(右脚)65,肝(右脚)66、肾上腺(与前隐珠穴位同位)69、甲状腺70、肺支气管71、甲状旁腺72、食道气管73、降压点74、肩75、耳76、斜方肌77、颈椎78、颈项79、近视点80、眼81、小脑82、脑干83、大脑84、脑垂体85、额窦86等全息反射区的按摩块。如图1和图2所示,为足诊疗鞋垫全息穴位按摩点平面布置图和足诊疗鞋垫全息反射区按摩块平面布置图,本申请人的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就是根据足诊疗法处方所指定的穴位选择合适的按摩块组合的。关于全息穴位的有关信息,请参考国际刊号issn1672-3783的<<健康必读>>杂志2016年版第8期上的有关文章。

该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一面市就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板的消费者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走路或者其它形式的运动方式,让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对足部进行按摩才能达到较好的保健效果,而这种治疗板不能主动对足底穴位进行按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目前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不能主动对足底穴位进行按摩的不足,提供一种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包括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所述的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包括设置在鞋垫底板上的全息反射区按摩块,所的全息反射区按摩块上设置有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和足诊疗法处方所指定的穴位对应的全息穴位按摩定位孔,还包括按摩头,所述的按摩头采用连接轴插入全息穴位按摩定位孔中;在所述的鞋垫底板下还设置有驱动按摩头做按摩的驱动机构。

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一个受控的电机驱动按摩头主动对穴位进行按摩,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一种应用更加广泛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

本发明将人类普通的走路这一生活功能,赋予了医疗功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疑难的慢性病治疗,花最少的钱解决人类最重重的负担。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控制电路板,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凸轮,所述的凸轮与所述的连接轴相抵。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控制电路板、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将电机的输出力矩转换成带动所述的连接轴上下运动的动力。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在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脉冲发生器,所述的脉冲发生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作为导体的连接轴和按摩头电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还包括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在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为可操作的智能控制装置,在智能控制装置中设置有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在移动终端的app上实现对智能控制装置操作。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测量身体健康指标的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计、电子体重计;所述的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计、电子体重计分别与所述的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的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计、电子体重计输出的检测结果由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app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所述的足诊疗法处方是针对高血压的,在所述的移动终端上设置有血压指标与给药量参考数据库,还包括与移动终端通信的电子血压计,所述的移动终端上的app根据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对血压指标与给药量参考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给出用药建议。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所述的足诊疗法处方是针对糖尿病的,在所述的移动终端上设置有血糖指标与给药量参考数据库,还包括与移动终端通信的电子血糖计,所述的移动终端上的app根据电子血糖计的测量结果对血压指标与给药量参考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给出用药建议。

进一步的,上述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中:还包括后台管理系统和医生终端app,所述的移动终端上的app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后台管理系统调度所述的移动终端上的app与选定的医生终端app通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足诊疗鞋垫全息穴位按摩点平面布置图。

图2为足诊疗鞋垫全息反射区按摩块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中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机驱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康复管理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该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包括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如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鞋垫底板1上的全息反射区按摩块3,根据高血压足诊疗法处方,在全息反射区按摩块3上,涌泉穴26、神癫穴25、足心穴、心穴17、头顶痛点所的全息穴位按摩定位孔7内分别设置连接轴4,在连接轴4顶端安装按摩头2,连接轴4的下顶紧顶一个凸轮5,凸轮5由电机带动旋转,由于凸轮5的作用使连接轴4在全息穴位按摩定位孔7中上下运动,带动按摩头2上下运动对紧帖足底的相应穴位进行按摩,这样不需要患者自己走路就可以实现对足底按摩。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连接轴4下设置一台电机6,如图4所示,电机6带动凸轮5使按摩头2上下运动,这里有5个按摩的穴位,需要五台这样的电机,直接由每输出轴上设置一个凸轮5。也可以采用一个传动机构8,在传动机构8中设置一组齿轮,通过齿轮的作用,传动机构8从电机6输出轴上获得能量,然后分别从传动机构8上分出的5根输出轴上设置凸轮5带动各自的连接轴4上下运动,实现对涌泉穴26、神癫穴25、足心穴、心穴17、头顶痛点所的全息穴位按摩。

本实施例中,电机的工作由一台智能的控制装置控制,智能的控制装置设置在鞋垫底板1下面的控制电路板上,与电机6一样,在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无线通信装置,如蓝牙等,与一台安装有相发明的app的手机进行通信,在手机上app可以实现对智能控制装置的操作。

在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由智能控制装置控制的脉冲信号发射装置,在智能控制装置控制下,产生合适的脉冲电信号,分别通过连接轴4和按摩头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轴4和按摩头2本身可以采用导体制作,也可以通过在上面设置导体,实现将脉冲电信号与穴位的连接,实现脉冲电信号对穴位的刺激,增加保健效果。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电子血压计,在康复活动进行中,每天或者每一段时间测量一下血压,并将每次测量的血压情况输入到手机中,在手机中本系统的app保存每次测量血压的结果和时间,经过较长时间以后,对数据进行处理,确认血压降低的情况,根据手机上或者其它也方的血压测量情况与给药推荐情况减少用药,直到血压恢复正常后。

另外,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后台管理系统,app利用通信网络实现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与后管理系统相连的还有各医生终端app,后端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手机app上交的数据如康复阶段血压测量记录、用药情况等,将数据分配给合适的医生,如有时间的内科医生等,医生可以根据记录的情况给用户提供专家意见。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一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康复管理的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只是采用足诊疗法处方是糖尿病足诊疗法处方,在全息反射区按摩块3上,内太冲穴39、涌泉穴26、心穴17、再生穴所在全息穴位按摩定位孔7内分别设置连接轴4,在连接轴4顶端安装按摩头2,连接轴4的下顶紧顶一个凸轮5,凸轮5由电机带动旋转,由于凸轮5的作用使连接轴4在全息穴位按摩定位孔7中上下运动,带动按摩头2上下运动对紧帖足底的相应穴位进行按摩,这样不需要患者自己走路就可以实现对足底按摩。

然后使用血糖电子测量仪在一定的周期对血糖进行检测,同样在手机app上记录这些测量结果,由后台管理系统分别合适的内科医生对患者提供专家意见。

实施例3,本实施例根据不同的足诊疗法处方采用相同的一套手机app、后台管理系统等实现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它是一种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该设置在足底的智能穿戴慢性病康复管理系统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就是利用不同的足全息反射组合治疗板,对患者进行康复按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