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纤维造人工假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183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发替代品假发领域,具体涉及供一种苎麻纤维造人工假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更多个性化与时尚化的追求,对人发的外观视觉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发属于轻工业制造业中属于发制品行业,佩戴假发不仅可以作为稀疏毛发的替代,近年来也作为各种流行发式美容美发的装饰物,假发的材质有从人头上剪下来的真发、植物纤维或化纤等材料。真人发做的假发是选用经过处理的纯真人头发制作而成的,其逼真度高、不易打结、可以局、染、烫,方便变换发型,但价格较高;化纤丝的假发是用化纤制成,虽然价格低廉但逼真度差,佩戴后有痒的感觉,容易与头皮起反应,同样植物纤维假发虽然成本也低,但佩戴透气性不好,且稍微用力容易出现断丝情况。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苎麻纤维造人工假发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苎麻纤维造人工假发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增韧处理:将苎麻纤维浸入负离子水中,同时向负离子水中缓慢通入氯化氢气体,每升水中通入10-15mg氯化氢气体,通气结束后,用波长为150-160nm的紫外线照射水体,照射时间为13-15分钟;去糙处理:将增韧处理后的苎麻纤维沥干表面水分后,置于真空度为0.3mpa的真空室内,同时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60-65℃下保持5-8分钟,调节真空室内的真空度至0.5mpa,再次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105-110℃下保持2-4分钟,调节真空室内的真空度至0.1mpa,再次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130-150℃下保持20-30秒;软化处理:将苎麻纤维浸渍于质量浓度为1.5-1.7%的β-葡聚糖溶液中,于温度26℃、湿度80-85%条件下,浸渍处理12小时,采用热风进行初次干燥,初次干燥温度35-38℃,热风风速1.2-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40-50%,干燥时长45-50分钟,将初次干燥后的苎麻纤维再次浸渍于质量浓度为2-3%的β-葡聚糖溶液中,于温度30℃、湿度60-70%条件下,浸渍处理6小时,采用热风进行二次干燥,二次干燥温度26-28℃,热风风速1.6-2m/s,空气相对湿度为55-60%,干燥至芝麻纤维含水量在12-15%;染色处理:将苎麻纤维置于染色液中,在超声波频率,超声功率580-600w,脉冲模式开启比10s:2s处理30-35分钟,常温下晾干表面水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预冻温度为-10~-18℃,真空度控制在30-35pa,预冻时间为16-20分钟,预冻结束后,在30-35℃下真空干燥,使最终得到的苎麻纤维含水量在10-12%。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作假发原材为苎麻纤维,成本极低,发明人根据苎麻纤维自身特性和反复试验,最终确定苎麻纤维依次经增韧处理、去糙处理、软化处理、染色处理这四道工序处理后更适合制作假发,苎麻纤维的断裂载荷、断裂伸长、柔韧性也达到最高,如果先进行去糙或软化处理则不利于增韧;苎麻纤维经增韧处理后断裂载荷得到明显提高;经去糙处理后,提高了触摸舒适性;经软化处理后显著提高了苎麻纤维的柔顺性和断裂伸长值;染色过程中间歇超声处理更利于浸色,预冷冻真空干燥可有效避免水洗掉色;苎麻纤维经增韧处理、去糙处理、软化处理、染色处理后最终得到的苎麻纤维用于制作假发,具有较好的逼真度,柔顺性好不易打结,质量轻,透气性好,佩戴舒适性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苎麻纤维造人工假发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增韧处理:将苎麻纤维浸入负离子水中,同时向负离子水中缓慢通入氯化氢气体,每升水中通入10mg氯化氢气体,通气结束后,用波长为150nm的紫外线照射水体,照射时间为13分钟;去糙处理:将增韧处理后的苎麻纤维沥干表面水分后,置于真空度为0.3mpa的真空室内,同时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60℃下保持5分钟,调节真空室内的真空度至0.5mpa,再次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105℃下保持2分钟,调节真空室内的真空度至0.1mpa,再次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130℃下保持20秒;软化处理:将苎麻纤维浸渍于质量浓度为1.5%的β-葡聚糖溶液中,于温度26℃、湿度80%条件下,浸渍处理12小时,采用热风进行初次干燥,初次干燥温度35℃,热风风速1.2m/s,空气相对湿度为40%,干燥时长45分钟,将初次干燥后的苎麻纤维再次浸渍于质量浓度为2%的β-葡聚糖溶液中,于温度30℃、湿度60%条件下,浸渍处理6小时,采用热风进行二次干燥,二次干燥温度26℃,热风风速1.6m/s,空气相对湿度为55%,干燥至芝麻纤维含水量在12%;染色处理:将苎麻纤维置于染色液中,在超声波频率,超声功率580w,脉冲模式开启比10s:2s处理30分钟,常温下晾干表面水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预冻温度为-10℃,真空度控制在30pa,预冻时间为16分钟,预冻结束后,在30℃下真空干燥,使最终得到的苎麻纤维含水量在10%。实施例2:一种苎麻纤维造人工假发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增韧处理:将苎麻纤维浸入负离子水中,同时向负离子水中缓慢通入氯化氢气体,每升水中通入15mg氯化氢气体,通气结束后,用波长为160nm的紫外线照射水体,照射时间为15分钟;去糙处理:将增韧处理后的苎麻纤维沥干表面水分后,置于真空度为0.3mpa的真空室内,同时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65℃下保持8分钟,调节真空室内的真空度至0.5mpa,再次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110℃下保持4分钟,调节真空室内的真空度至0.1mpa,再次向真空室内通入蒸汽使真空室内温度在150℃下保持30秒;软化处理:将苎麻纤维浸渍于质量浓度为1.7%的β-葡聚糖溶液中,于温度26℃、湿度85%条件下,浸渍处理12小时,采用热风进行初次干燥,初次干燥温度38℃,热风风速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50%,干燥时长50分钟,将初次干燥后的苎麻纤维再次浸渍于质量浓度为3%的β-葡聚糖溶液中,于温度30℃、湿度70%条件下,浸渍处理6小时,采用热风进行二次干燥,二次干燥温度28℃,热风风速2m/s,空气相对湿度为60%,干燥至芝麻纤维含水量在15%;染色处理:将苎麻纤维置于染色液中,在超声波频率,超声功率600w,脉冲模式开启比10s:2s处理35分钟,常温下晾干表面水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预冻温度为-18℃,真空度控制在35pa,预冻时间为20分钟,预冻结束后,在35℃下真空干燥,使最终得到的苎麻纤维含水量在12%。以下结合具体试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试验原材:从同一商场采购的同一产地、同一批次所产的苎麻纤维;试验方法,将苎麻纤维随机分成等量a、b、c三份,a份采用实施例1方法进行处理,b份采用实施例2方法进行处理,c份不进行处理;检测最终处理所得苎麻纤维直径、断裂载荷、断裂伸长,并感官测评等量苎麻纤维质量、柔顺性能、梳理性能;苎麻纤维质量分为较轻、轻、重、偏重四个等级;苎麻纤维柔顺性分为柔软性较高、柔软性高、柔软性低、柔软性差四个等级;苎麻纤维梳理性能分为极易梳理、易梳理、难梳理三个等级;以真人直发(亚洲发)为对比例,并检测真人直发(亚洲发)上述各性能,结果见表1:组别直径/μm断裂载荷/cn断裂伸长/mm质量柔顺性梳理性能真人直发(亚洲发)73.03122.2360.00较轻柔软性较高极易梳理分别并检测a、b、c三组苎麻纤维各性能,结果见表2:组别直径/μm断裂载荷/cn断裂伸长/mm苎麻纤维质量苎麻纤维柔顺性苎麻纤维梳理性能a73.15122.0855.00较轻柔软性较高极易梳理b73.12122.0158.00较轻柔软性较高极易梳理c95.4753.610.8偏重柔软性难梳理由上表处理结果可知,苎麻纤维经实施例1或实施例2工序处理后,品质与真人直发无明显差异,断裂载荷、断裂伸长、柔顺性、梳理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极其适合制作假发。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