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省力登山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045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省力登山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省力登山鞋。



背景技术:

登山鞋是专门为爬山和旅行而设计制造的鞋子,非常适合户外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欢,其中登山也是大部分人首选的户外运动,目前很多厂家都在生产一些利于登山的登山鞋,为了提高鞋子行走或运动时的舒适性和避震性,在登山鞋底设置一些助力装置或具有缓冲功能的结构,从而减小地面给脚部的作用力,避免运动时受伤及降低长期行走时的疲劳感,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具有助力功能的鞋子的助力装置都设置在鞋跟部位,我们都知道在登山过程中,人们在走上坡时,对脚跟和脚踝的冲击比较大,通常一些鞋跟有点高度的鞋子缓冲力好的更加容易攀登,而当人们下山走下坡的时候,对脚掌和脚趾的冲击就比较大,然而目前市面上并不存在适用登山爱好者上山和下山同样省力的鞋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省力登山鞋,具有可前后切换的助力装置,并且方便切换,操作简单,缓冲效果佳,使得登山鞋在上坡和下坡时都能起到助力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省力登山鞋,包括鞋面和鞋底,该鞋底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安装有助力装置、切换装置和卡位装置,

所述支撑架为塑料支撑架或者金属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

所述助力装置固定连接于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固定于支撑架的侧板,该助力装置通过切换装置在鞋前掌位置和鞋后跟位置前后切换伸缩连接于鞋底底面,所述卡位装置固定于支撑架上,该卡位装置与切换装置相抵,所述卡位装置用于切换装置各个切换状态的固定保持,

所述卡位装置为弹簧插销,该弹簧插销包括拉杆、弹簧和插销座,该插销座设在支撑的侧板上,所述拉杆可伸缩串连在插销座内,所述插销座呈圆管状,该插销座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拉杆周向延伸有凸块,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块和凸块之间,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安装板,该安装板侧面下方开有轴孔,该安装板通过轴承连接轴孔转动连接于支撑架的侧板,该安装板为横剖面呈梯形的板状结构,该安装板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前斜面和后斜面,所述前斜面对应鞋底的鞋前掌位置,所述后斜面对应鞋底的鞋后跟位置,所述安装板上底面延伸有摇臂,该摇臂在与插销座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圆槽,所述摇臂两侧边设有前卡槽和后卡槽,当所述安装板保持平衡在容纳槽内时所述圆槽与插销座位置对齐,该圆槽套接拉杆,当安装板旋转向后下方倾斜使得后斜面在鞋底的鞋后跟位置伸出时所述前卡槽对齐插销座位置与拉杆相抵,当安装板旋转向前下方倾斜使得前斜面在鞋底的鞋前掌位置伸出时所述后卡槽对齐插销座位置与拉杆相抵,所述支撑架的底板设有向上的抵柱,该抵柱包括第一抵柱和第二抵柱,该第一抵柱对应设置在安装板前斜面下方,该第二抵柱设置在安装板后斜面下方,

所述助力装置包括第一助力装置和第二助力装置,该前斜面固定连接第一助力装置,该后斜面固定连接第二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弹力单元和承压板,该弹力单元分别连接安装板和承压板。

其有益效果为:相对现有具有助力效果的登山鞋,本发明公开的登山鞋在鞋底通过切换装置、助力装置和卡位装置的配合实现助力装置前后摆动切换,使得登山鞋的助力装置具有三种使用状态,在下坡时助力装置能够在鞋前掌位置突出,在上坡时助力装置能够在鞋后跟位置突出,在平地行走时助力装置能够收纳在鞋子内部,并且助力装置可随着脚部前后摇摆切换状态通过卡位装置固定,结构简单,使得以上三种状态切换操作方便,助力装置的弹力单元在行走踩踏的作用力下发生形变,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进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得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省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底由透气层、缓冲层和安装层组成,该透气层、缓冲层和安装层通过粘胶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设置在安装层,所述缓冲层为弹性橡胶材质闭合成的中空腔,该缓冲层下底面向内凹陷有若干个缓冲槽,该缓冲槽隆起部位在中空腔内形成若干个缓冲支撑条,该缓冲支撑条在对应在鞋前掌的位置呈圆盘辐射状排列,该缓冲支撑条在对应脚弓的位置呈向前折线状,该缓冲支撑条在对应在鞋后跟的位置呈圆盘辐射状排列,所述安装层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其有益效果为:透气层保证了鞋子的透气效果,鞋子内部与外部可进行气体交换,能够及时散热,防止脚臭脚气,其缓冲层的缓冲槽不仅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还能够引导鞋子在随着使用者脚形状变化发生形变,在鞋前掌和鞋后跟对应位置的缓冲支撑条呈圆盘状辐射,适应人们在行走过程中脚掌的受力分布,对脚掌集中受力点有效缓冲支撑,在对应脚弓位置缓冲支撑条呈向前折线状,保证在人们行走过程中脚部不同部位落地时,鞋子适应脚部动作做出形变,使得鞋子整体更加柔软舒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外侧端部设置有操作部,该操作部为拉环或者盖状把手或者杆状把手。

其有益效果为:其拉杆形状比较隐蔽,且方便使用者拉动卡位装置,容易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压板底面粘合有防滑垫,该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该防滑垫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或折线状防滑纹或防滑凸起。

其有益效果为:防滑垫增加了承压板底部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防止人们行走时滑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单元为伸缩弹簧,该伸缩弹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板和承压板上下对应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矩形排列。

其有益效果为:伸缩弹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更够提供较大的回弹力,在人们行走过程中通过踩踏以自身重力对承压板有一个压力后传递给伸缩弹簧,在抬腿时伸缩弹簧紧给脚底一个反弹力,起到助力作用,减少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所消耗的能力,伸缩弹簧固连接安装板和承压板的方式稳固,使得承压板受力均匀,并且方便维修更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单元为弧形的弹性板,该弹性板的弧面顶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弹性板下端四角安装有滑块,所述安装板在前斜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数量为四条,该滑道以承压板的中心对称呈十字排列,所述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

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弹性板自身的可形变特点,并结合弹性板四角的滑块在承压板上伸缩滑动引导弹性板发生形变,反弹力大,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1;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2;

图3为安装层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使用状态1下的安装层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固定卡位状态下的安装层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切换状态下的安装层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局部放大图a;

图8为本发明弹力单元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弹力单元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1、鞋面;2、安装层;3、缓冲层;4、透气层;5、鞋底;6、助力装置;7、切换装置;8、卡位装置;9、支撑架;10、承压板;11、弹力单元;12、摇臂;13、圆槽;14、前卡槽;15、后卡槽;16、第一抵柱;17、第二抵柱;18、拉杆;19、轴孔;20、插销座;21、凸块;22、限位块;23、弹簧;24、凹槽;25、防滑垫;26、伸缩弹簧;27、弹性板;28、滑道;29、滑块;30、连接块;31、第一助力装置;32、第二助力装置;33、安装板;34、顶板;35、侧板;36、底板;37、上底面;38、下底面;39、前斜面;40、后斜面;41、操作部;42、容纳槽;43、缓冲槽;44、缓冲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6所示,本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新型省力登山鞋,包括鞋面1和鞋底5,该鞋底5设置有容纳槽42,所述容纳槽42内设置有支撑架9,该支撑架9安装有助力装置6、切换装置7和卡位装置8,所述支撑架9为塑料支撑架9或者金属支撑架9,该支撑架9包括顶板34、侧板35和底板36,所述助力装置6固定连接于切换装置7,该切换装置7固定于支撑架9的侧板35,该助力装置6通过切换装置7在鞋前掌位置和鞋后跟位置前后切换伸缩连接于鞋底5底面,所述卡位装置8为弹簧23插销,该弹簧23插销包括拉杆18、弹簧23和插销座20,该插销座20设在支撑架9的侧板35上,所述拉杆18可伸缩串连在插销座20内,该插销座20呈圆管状,该插销座20内部设置有限位块22,所述拉杆18周向延伸有凸块21,所述弹簧23设置在限位块22和凸块21之间,该拉杆18与切换装置7相抵,所述卡位装置8用于切换装置7各个切换状态的固定保持,所述切换装置7包括安装板33,该安装板33侧面下方开有轴孔19,该安装板33通过轴承连接轴孔19转动连接于支撑架9的侧板35,使得安装板33可前后方向摆动,该安装板33为横剖面呈梯形的板状结构,该安装板33包括上底面37、下底面38、前斜面39和后斜面40,所述前斜面39对应鞋底5的鞋前掌位置,所述后斜面40对应鞋底5的鞋后跟位置,所述安装板33上底面37延伸有摇臂12,该摇臂12在与插销座20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圆槽13,所述摇臂12两侧边设有前卡槽14和后卡槽15,当所述安装板33保持平衡在容纳槽42内时所述圆槽13与插销座20位置对齐,该圆槽13套接拉杆18,当安装板33旋转向后下方倾斜使得后斜面40在鞋底5的鞋后跟位置伸出时所述前卡槽14对齐插销座20位置与拉杆18相抵,当安装板33旋转向前下方倾斜使得前斜面39在鞋底5的鞋前掌位置伸出时所述后卡槽15对齐插销座20位置与拉杆18相抵,所述支撑架9的底板36设有向上的抵柱,该抵柱包括第一抵柱16和第二抵柱17,该第一抵柱16对应设置在安装板33前斜面39下方,该第二抵柱17设置在安装板33后斜面40下方,在拉出拉杆18后安装板33随着鞋子向前倾斜或者向后倾斜,在安装板33向前倾斜一定角度安装板33前斜面39与第一抵柱16相抵时,后卡槽15的中心位置与拉杆18在同一轴心上,拉杆18回弹到初始状态与后卡槽15相抵,安装板33保持在鞋前掌位置突出的状态,在安装板33向后前倾斜一定角度安装板33后斜面40与第二抵柱17相抵时,前卡槽14的中心位置与拉杆18在同一轴心上,拉杆18回弹到初始状态与前卡槽14相抵,安装板33保持在鞋后跟位置突出的状态,所述助力装置6包括第一助力装置31和第二助力装置32,该前斜面39固定连接第一助力装置31,该后斜面40固定连接第二助力装置32,所述助力装置6包括弹力单元11和承压板10,该弹力单元11分别连接安装板33和承压板10,登山鞋在鞋底5通过切换装置7、助力装置6和卡位装置8的配合实现助力装置6前后摆动切换,使得登山鞋的助力装置6具有三种使用状态,在下坡时助力装置6能够在鞋前掌位置突出,在上坡时助力装置6能够在鞋后跟位置突出,在平地行走时助力装置6能够收纳在鞋子内部,并且助力装置6可随着脚部前后摇摆切换状态通过卡位装置8固定,结构简单,使得以上三种状态切换操作方便,助力装置6的弹力单元11在行走踩踏的作用力下发生形变,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进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得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省力。

在原始状态,登山鞋的助力装置6内藏于鞋底5容纳腔内,在人们行走在平缓的道路或者在登山状态下,使用者拉出拉杆18,勾脚使得安装板33根据重力作用向后下方倾斜,在安装板33后斜面40与第二抵柱17相抵时安装板33上的后卡槽15与插销座20相对齐,第二抵柱17对安装板33起限位固定作用,松开拉杆18,拉杆18通过弹簧23回弹到原位与后卡槽15相抵,保持固定安装板33向后下方的倾斜,安装板33后斜面40与安装在安装板33后斜面40上的第二助力装置32伸出鞋底5容纳腔位于鞋后跟位置,为使用者在行走状态为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脚后跟时提供助力,在人们走下坡或者下楼梯的状态下,使用者可以拉出拉杆18,脚尖向下倾斜使得安装板33根据重力作用向前下方倾斜,在安装板33后斜面40与第一抵柱16相抵时安装板33上的前卡槽14与插销座20相对齐,第一抵柱16对安装板33起限位固定作用,松开拉杆18,拉杆18通过弹簧23回弹到原位与前卡槽14相抵,保持固定安装板33向前下方的倾斜,安装板33前斜面39与安装在安装板33前斜面39上的第一助力装置31伸出鞋底5容纳腔位于鞋前掌位置,为使用者在行走状态为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脚前掌时提供助力,减缓行走过程中对脚掌和膝盖的冲力,

如图10所示,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鞋底5由透气层4、缓冲层3和安装层2组成,该透气层4、缓冲层3和安装层2通过粘胶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42设置在安装层2,所述缓冲层3为弹性橡胶材质闭合成的中空腔,该缓冲层3下底面38向内凹陷有若干个缓冲槽43,该缓冲槽43隆起部位在中空腔内形成若干个缓冲支撑条44,该缓冲支撑条44在对应在鞋前掌的位置呈圆盘辐射状排列,该缓冲支撑条44在对应脚弓的位置呈向前折线状,该缓冲支撑条44在对应在鞋后跟的位置呈圆盘辐射状排列,所述安装层2的材质为弹性材质,透气层4保证了鞋子的透气效果,鞋子内部与外部可进行气体交换,能够及时散热,防止脚臭脚气,其缓冲层3的缓冲槽43不仅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还能够引导鞋子在随着使用者脚形状变化发生形变,在鞋前掌和鞋后跟对应位置的缓冲支撑条44呈圆盘状辐射,适应人们在行走过程中脚掌的受力分布,对脚掌集中受力点有效缓冲支撑,在对应脚弓位置缓冲支撑条44呈向前折线状,保证在人们行走过程中脚部不同部位落地时,鞋子适应脚部动作做出形变,使得鞋子整体更加柔软舒适。

在行走时,缓冲支撑条44由于下端设置缓冲槽43为中空结构,能够在行走过程中随着脚部动作发生较大的形变使得鞋子更加贴合脚部,同时起到缓冲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拉杆18外侧端部设置有操作部41,该操作部41为拉环或者盖状把手或者杆状把手,方便使用者拉动卡位装置8。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承压板10底面粘合有防滑垫25,该防滑垫25为橡胶防滑垫25,该防滑垫25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或折线状防滑纹或防滑凸起,防滑垫25作为与地面的接触面,降低承压板10的磨损吗,增加承压板10底部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如图7所示,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力单元11为伸缩弹簧26,该伸缩弹簧2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板33和承压板10上下对应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环形孔道,所述伸缩弹簧26两端固定在环形孔道内,所述安装槽呈矩形排列,伸缩弹簧26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更够提供较大的回弹力,起到助力作用,减少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所消耗的能力,伸缩弹簧26固连接安装板33和承压板10的方式稳固,使得承压板10受力均匀,并且方便维修更换。

在人们行走过程中踩踏时以自身重力对承压板10有一个压力后传递给伸缩弹簧26,伸缩弹簧26发生压缩形变,在抬腿时伸缩弹簧26复位给脚底一个反弹力,起到助力效果。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新型省力登山鞋,其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所述弹力单元11为弧形的弹性板27,该弹性板27的弧面顶端设置有连接块30,所述弹性板27下端四角安装有滑块29,所述安装板33在前斜面39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块30与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板10上设置有滑道28,所述滑道28的数量为四条,该滑道28以承压板10的中心对称呈十字排列,所述滑块29与滑道28滑动连接,通过弹性板27自身的可形变特点,并结合弹性板27四角的滑块29在承压板10上伸缩滑动引导弹性板27发生形变,反弹力大,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

在人们行走过程中踩踏时对承压板10施压压力,承压板10将压力传递给弹性板27,呈隆起状态的弹力板被挤压后向发生形变其隆起程度变小,通过滑块29在滑道28内向承压板10四个顶角方向滑动,弹力板向四周伸展形变向脚底提供一个反弹力,起到助力效果。

综上所述,在鞋底5通过切换装置7、助力装置6和卡位装置8的配合实现助力装置6前后摆动切换,使得登山鞋的助力装置6具有三种使用状态,在下坡时助力装置6能够在鞋前掌位置突出,在上坡时助力装置6能够在鞋后跟位置突出,在平地行走时助力装置6能够收纳在鞋子内部,并且助力装置6可随着脚部前后摇摆切换状态通过卡位装置8固定,结构简单,使得以上三种状态切换操作方便,助力装置6的弹力单元11在行走踩踏的作用力下发生形变,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进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得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省力。

本发明的鞋底采用下述材料制成:

一种高弹性聚氨酯发泡材料,

异氰酸酯:100份

乙二醇:60份

丙三醇:10份

2.5-二甲基-2.5-己炔二醇:10份

烯丙胺基三甲基硅烷:5份

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2-甲基-2-丙烯酸酯:5份

甲基三(2-亚丁基氨氧基)硅烷:2份

双(n-甲基苯酰胺)乙氧基甲基硅烷2份。

制备方法如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50份异氰酸酯和30份乙二醇混合、10份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2-甲基-2-丙烯酸酯,在50℃条件下加热1小时,得到预聚体a;

步骤二:将30份异氰酸酯和20份乙二醇、10份丙三醇混合,在50℃条件下加热40分钟,得到预聚体b;

步骤三:将20份异氰酸酯、10份乙二醇、10份2.5-二甲基-2.5-己炔二醇,控制温度在40℃,保温2小时,得到预聚体c;

步骤四:将预聚体a、预聚体b、预聚体c进行混合,同时搅拌30分钟后升温至110℃,反应1~2小时,得到预聚体d;

步骤五:将预聚体d与催化剂、2.5-二甲基-2.5-己炔二醇、烯丙胺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三(2-亚丁基氨氧基)硅烷、双(n-甲基苯酰胺)乙氧基甲基硅烷、发泡剂混合填充至低压发泡机中,保持温度在80℃,熟化后得到聚氨酯发泡弹性体。

通过2.5-二甲基-2.5-己炔二醇、烯丙胺基三甲基硅烷、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2-甲基-2-丙烯酸酯、甲基三(2-亚丁基氨氧基)硅烷、双(n-甲基苯酰胺)乙氧基甲基硅烷的加入,能够使得整体材料在紫外线照射后仍然具有较好的回弹性能。

制成1m*1m*0.1m的弹性体块。

测试一:将整体材料进行回弹性测试。

测试实施例聚氨酯发泡弹性体,进行回弹性测试,同时测试经过紫外灯照射30分钟、2小时、48小时后的进行回弹性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