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钻石的加工方法及其钻石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558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钻石的加工方法及其钻石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珠宝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钻石的加工方法及其钻石。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髙,珠宝首饰作为人们的饰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中以钻石饰品尤为突出。目前,对于钻石的加工,主要还是按照传统完全对称打磨法,例如,对于偶数箭偶数心钻石的底部(也称亭部,下同)的打磨方法,主要有下述几步,第一步是以钻石下腰圆为基础朝着远离冠部的方向,以第一夹角打磨出n/2个大扒尖面;第二步是在n/2个大扒尖面的基础上,还以第一夹角将n/2个大扒尖面打磨成n个扒尖面;第三步是以相邻两个扒尖面相交的棱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及预定长度向棱的两侧打磨出2n个底足面,其中n等于6、8、10、12或14。这样一颗偶数箭偶数心钻石的底部就打磨成功了。例如,如果要打磨一颗八心八箭钻石的钻石的底部,首先以第一夹角打磨出4个大扒尖面;再在4个大扒尖面的基础上,还以第一夹角将4个大扒尖面打磨成8个扒尖面;第三步以相邻两个扒尖面相交的棱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及预定长度向棱的两侧打磨出16个底足面。其它的偶数箭偶数心钻石的底部打磨方法类似,如六箭六心钻石、十箭十心钻石、以及十二箭十二心钻石的底部打磨方法,都是如此。一百多年来,行业内打磨偶数箭偶数心钻石的底部都是如此打磨方法。

偶数箭偶数心钻石的冠部的打磨也是完合对称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是以腰部的上腰圆为基础,向远离底部的方向以第三夹角打磨出n/2个过渡冠面;第二步还以第三夹角在n/2个过渡冠面的基础上打磨出n过渡冠面,同时在冠面中央形成多边形台面;第三步以第四夹角在相邻两个过渡冠面相交的棱的基础上,向多边形台面方向打磨出n个三角刻面;第四步在余下的相邻两个过渡冠面相交的棱基础上,以第五夹角向棱的两侧打磨也2n个上腰刻面。

用上述偶数箭偶数心钻石的底部的打磨方法加工出来的钻石,其成品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钻石成品率的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钻石的加工方法及其钻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向社会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1)、以腰部的下腰圆为基准,向远离冠部的方向,以第一夹角打磨出n/2个扒尖面;

(312)、以相邻两个扒尖面相交的第一棱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在第一棱的第一预定长度h1上,分别在第一棱的两侧打磨出n个底足面,所述扒尖面的剩余部分形成n/2个第一棱形扒尖面;

(313)、正对着每条第一棱,以第三夹角朝着第一棱与下腰圆交点的方向,在底足面上打磨出n/2个第二棱形扒尖面;

其中,n等于6、8、10、12或14。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第一夹角在40-42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二夹角在41-43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三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打磨台面;

(20)、打磨腰部;

(30)、打磨底部;

(40)、打磨冠部;

所述打磨底部包括,

(311)、以腰部的下腰圆为基准,向远离冠部的方向,以第一夹角打磨出n/2个扒尖面;

(312)、以相邻两个扒尖面相交的第一棱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在第一棱的第一预定长度h1上,分别在第一棱的两侧打磨出n个底足面,所述扒尖面的剩余部分形成n/2个第一棱形扒尖面;

(313)、正对着每条第一棱,以第三夹角朝着第一棱与下腰圆交点的方向,在底足面上打磨出n/2个第二棱形扒尖面;

其中,n等于6、8、10、12或14。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冠部打磨包括,

(411)、以腰部的上腰圆为基准,向远离底部的方向,以第四夹角订磨出n个过渡面,在n个所述过渡面的中央构成台面;

(412)、分别以相邻两个过渡面相交的第二棱为基础,以第五夹角在所述第二棱向上腰圆的方向,按第二预定长度h2打磨出n个三角刻面;

(413)、以余下的所述第二棱为基础,以第六夹角向第二棱两侧分别打磨出2n个上腰三角面,并形成n个主冠面;使n个主冠面分别与n/2个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和n/2个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上下对应。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第一预定长度h1是占第一棱391总长度的25%-10%。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第二预定长度h2是占第二棱42总长度的40%-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所述钻石的底部是用所述的加工方法打磨出来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包括冠部、腰部和底部,所述冠部包括一个台面、n个三角刻面、2n个上腰三角面和n个主冠面,所述底部包括n/2个第一棱形扒尖面、n/2个第二棱形扒尖面和n个底足面,n/2个第一棱形扒尖面和n/2个第二棱形扒尖面以扒尖点为圆心均匀相间布置,其中,n等于6、8、10、12或14;n/2个第一棱形扒尖面与下腰圆之间的夹角小于n/2个第二棱形扒尖面与下腰圆之间的夹角;所述冠部的刻面和底部的刻面被设置成,n个主冠面分别与n/2个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和n/2个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上下对应。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n/2个第一棱形扒尖面与下腰圆之间的夹角在在40-42度之间选择;n/2个第二棱形扒尖面与下腰圆之间的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

本发明采用了第一棱形扒尖面与下腰圆之间的夹角与第二棱形扒尖面与下腰圆之间的夹角不相等的打磨方法,且打磨第一棱形扒尖面的夹角小于打磨第二棱形扒尖面的夹角,这样,就保留了更多的第二棱形扒尖面体量,如此,可以提高钻石的成品率5%-8%。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打磨台面后钻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基础上打磨腰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打磨6个扒尖面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打磨2个底足面后的示意图。

图5是在图4的基础上打磨12个底足面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基础上打磨出1个第二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图。

图7是图6基础上的打磨出全部第二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打磨12个过渡冠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在图8的基础上打磨出12个三角刻面的示意图。

图10是在图9的打磨出24个上腰三角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打磨4个扒尖面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在图14的基础上打磨2个底足面后的示意图。

图16是在图15的基础上打磨8个底足面后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基础上打磨出1个第二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基础上的打磨出全部第二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打磨8个过渡冠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在图19的基础上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的示意图。

图21是在图20的打磨出16个上腰三角面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二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第一实施例的实际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13,图1至图13揭示的是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实施例以打磨十二箭的钻石底部为例加以说明,

(311)、以腰部2的下腰圆21为基准,向远离冠部1的方向,以第一夹角打磨出6个扒尖面39;

(312)、以相邻两个扒尖面39相交的第一棱391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在第一棱391的第一预定长度h1上,分别在第一棱391的两侧打磨出12个底足面32,所述扒尖面39的剩余部分形成6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

(313)、正对着每条第一棱391,以第三夹角朝着第一棱391与下腰圆21交点的方向,在底足面32上打磨出6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角在40-42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二夹角在41-43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三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的钻石,所述钻石的底部是用上述的加工方法打磨出来的。

同样地,请参见图1至图13,图1至图13揭示的是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打磨台面101(见图1);

(20)、打磨腰部2(见图2);

(30)、打磨底部3;

(40)、打磨冠部1;

所述打磨底部包括,

(311)、以腰部2的下腰圆21为基准,向远离冠部1的方向,以第一夹角打磨出6个扒尖面39(见图3);

(312)、以相邻两个扒尖面39相交的第一棱391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在第一棱391的第一预定长度h1上,分别在第一棱391的两侧打磨出12个底足面32,所述扒尖面39的剩余部分形成6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见图4和图5);

(313)、正对着每条第一棱391,以第三夹角朝着第一棱391与下腰圆21交点的方向,在底足面32上打磨出6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见图6和图7)。

本发明采用了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与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不相等的打磨方法,且打磨第一棱形扒尖面393的夹角小于打磨第二棱形扒尖面31的夹角,这样,就保留了更多的第二棱形扒尖面31体量,如此,可以提高钻石的成品率5%-8%。

优选的,所述冠部打磨1包括,

(411)、以腰部2的上腰圆22为基准,向远离底部3的方向,以第四夹角订磨出12个过渡面41,在12个所述过渡面41的中央构成台面101(见图8);

(412)、分别以相邻两个过渡面41相交的第二棱42为基础,以第五夹角在所述第二棱42向上腰圆22的方向,按第二预定长度h2打磨出12个三角刻面12(见图9);

(413)、以余下的所述第二棱42为基础,以第六夹角向第二棱(42)两侧分别打磨出24个上腰三角面13,并形成12个主冠面14;使12个主冠面14分别与6个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6个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上下对应(见图10)。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即图8与图7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功工镜里观察,能呈现出很好十二箭的效果。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即图10与图7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功工镜里观察,能呈现出更好十二箭的效果。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定长度h1是占第一棱391总长度的25%-10%。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定长度h2是占第二棱42总长度的40%-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所述钻石的底部是用所述的加工方法打磨出来的。

请参见图7、图10、图12和图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底部3,所述冠部1包括一个台面101、12个三角刻面12、24个上腰三角面13和12个主冠面14,所述底部3包括6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6个棱形扒尖面31和12个底足面32,6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6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以扒尖点34为圆心均匀相间布置;6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小于6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所述冠部1的刻面和底部3的刻面被设置成,12个主冠面14分别与6个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6个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上下对应。

优选的,6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在在40-42度之间选择;6个棱形扒尖面31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定长度h1是占第一棱391总长度的25%-10%。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定长度h2是占第二棱42总长度的40%-60%。

本发明中,钻石切割比例为台宽比:56-62%;冠高比:13-16%;腰厚比:2-4%;亭深比:39-47%;全深比:57-63%。

优先的,所述第一夹角在40-42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二夹角在41-43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三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所述第四夹角在30-37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五夹角在15-25度之间选择,所述第六夹角在35-42度之间选择。

请参见图14至图23,图14至图23揭示的是另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以打磨八箭八心的钻石底部为例加以说明,

(311)、以腰部2的下腰圆21为基准,向远离冠部1的方向,以第一夹角打磨出4个扒尖面39;

(312)、以相邻两个扒尖面39相交的第一棱391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在第一棱391的第一预定长度h1上,分别在第一棱391的两侧打磨出8个底足面32,所述扒尖面39的剩余部分形成4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

(313)、正对着每条第一棱391,以第三夹角朝着第一棱391与下腰圆21交点的方向,在底足面32上打磨出4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角在40-42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二夹角在41-43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三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的钻石,所述钻石的底部是用上述的加工方法打磨出来的。

同样地,请参见图14至图23,图14至图23揭示的是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打磨台面101(见图1);

(20)、打磨腰部2(见图2);

(30)、打磨底部3;

(40)、打磨冠部1;

所述打磨底部包括,

(311)、以腰部2的下腰圆21为基准,向远离冠部1的方向,以第一夹角打磨出4个扒尖面39(见图14);

(312)、以相邻两个扒尖面39相交的第一棱391为基础,以第二夹角在第一棱391的第一预定长度h1上,分别在第一棱391的两侧打磨出8个底足面32,所述扒尖面39的剩余部分形成4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见图15和图16);

(313)、正对着每条第一棱391,以第三夹角朝着第一棱391与下腰圆21交点的方向,在底足面32上打磨出4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见图17和图18)。

本发明采用了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与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不相等的打磨方法,且打磨第一棱形扒尖面393的夹角小于打磨第二棱形扒尖面31的夹角,这样,就保留了更多的第二棱形扒尖面31体量,如此,可以提高钻石的成品率5%-8%。

优选的,所述冠部打磨1包括,

(411)、以腰部2的上腰圆22为基准,向远离底部3的方向,以第四夹角订磨出8个过渡面41,在8个所述过渡面41的中央构成台面101(见图19);

(412)、分别以相邻两个过渡面41相交的第二棱42为基础,以第五夹角在所述第二棱42向上腰圆22的方向,按第二预定长度h2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12(见图20);

(413)、以余下的所述第二棱42为基础,以第六夹角向第二棱(42)两侧分别打磨出16个上腰三角面13,并形成8个主冠面14;使8个主冠面14分别与4个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4个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上下对应(见图21)。

图2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即图18与图19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功工镜里观察,能呈现出很好八箭的效果。

图2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种冠面与底面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即图18与图21叠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功工镜里观察,能呈现出更好八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定长度h1是占第一棱391总长度的25%-10%。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定长度h2是占第二棱42总长度的40%-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所述钻石的底部是用所述的加工方法打磨出来的。

请参见图18、图21、图22和图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底部3,所述冠部1包括一个台面101、8个三角刻面12、16个上腰三角面13和8个主冠面14,所述底部3包括4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4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和8个底足面32,4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4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以扒尖点34为圆心均匀相间布置;4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小于4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所述冠部1的刻面和底部3的刻面被设置成,8个主冠面14分别与4个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4个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上下对应。

优选的,4个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在在40-42度之间选择;4个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与下腰圆(21)之间的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定长度h1是占第一棱391总长度的25%-10%。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定长度h2是占第二棱42总长度的40%-60%。

本发明中,钻石切割比例为台宽比:56-62%;冠高比:13-16%;腰厚比:2-4%;亭深比:39-47%;全深比:57-63%。

优先的,所述第一夹角在40-42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二夹角在41-43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三夹角在40.5-42.5度之间选择,所述第四夹角在30-37度之间选择,所述第五夹角在15-25度之间选择,所述第六夹角在35-42度之间选择。

对于六箭钻石及其加工方法,十箭钻石及其加工法,以及十四箭钻石及其加工法,读者不难从上面的记载中得出,所以本说明书中不再重复叙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